413. 第四百十三章紅樓潛龍在淵27 張李兩……
要不說商人是天生的演員呢,只要利益足夠,他們就能演得天衣無縫,合作無間門,騙盡天下人。
兩人一臉沉痛回到岸上,那表情讓等候多時的糧商們,心不由往下沉。
“張老闆,李老闆,你們追上了嗎商談的如何,他們願不願意停下賣糧”衆人迫不及待詢問。
兩人對視一眼,由張老闆率先開口,“追倒是追上了,人家也答應了。”
他半句沒提辛苦,可那一臉的疲憊,處處彰顯自己等候一整晚的艱苦。
“真的嗎”可糧商們壓根沒注意,聞言皆鬆了口氣,大喜道,“張老闆,李老闆,你們實在太厲害了。”
“是啊是啊,還好有你們,不像陳大同,成事有餘,敗事不足,差點害得我們損失慘重。他死了不要緊,留下我們收拾他弄出來的爛攤子。”
“誒,話不要這麼說,死者爲大,死者爲大。當然了,要說厲害,還是我們張老闆和李老闆有本事,一出馬就解決了大家的爲難”
各種恭維話不要錢地往上堆,順便拉一踩一,完全忘了他們之前是怎麼吹捧陳大同的。
張李二人一時間門有點飄飄然,差點忘了正事,好在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想到即將成爲姑蘇城唯二的糧商,他們收斂表情,開始盡職盡責演戲。
兩人神情逐漸嚴肅,面帶憂慮,“哎,我們實在不如陳老爺,窮盡我們所能,還把金陵那邊的靠山擡出來了,才讓他們答應賣糧,但價格嘛”
衆糧商的心陡然一緊,幾個意思,價格很高嗎
那他們可不能買,這絕對是賠本的買賣
“他們直接要價七貫一石,”李老闆補上他的話。
“什麼這不可能”當即有人跳起來。
“我絕不會買這麼貴的糧食,當我們是傻子不成”
“就是就是,”衆糧商一陣口誅筆伐,甚至懷疑兩人是不是拿了對方的好處。
“我自然不肯答應這樣荒唐的價格,”張老闆義正辭嚴,表示自己堅決反對。
李老闆也出聲解釋,“他們低價賣糧的目的,就是爲了逼我們高價買走,不然就還要一直低價傾銷,讓我們的糧食賣不出去。”
“那就讓他們傾銷好了,我就不信了,他們願意一直做虧本生意”有糧商冷笑,覺得那些金陵商人實在可笑,且貪得無厭
“就是,囂張狂妄,真以爲我們姑蘇的商人是好欺負的且看他還能賣多久,別到時候直接虧破產了。”
“不會虧本的,”張老闆幽幽地道,面色很沉重,“他們是算準了纔會出手的,三百文一貫購入的糧食,賣一貫已經是大賺了,扣除運輸和成本,還能賺四五百文呢。畢竟金陵離姑蘇不遠,走水運也不過兩日功夫。且他們似乎是一個聯盟,當中就有人做貨運生意,能免費船隻,成本不過人工罷了。”
“什麼竟如此便宜”衆人大驚,他們收購糧食的價格,至少在四百五十文,何以金陵的價格這麼低
“今年江南糧食大豐收啊,不僅江南,老天爺賞飯喫,全國各地收成都不錯,眼見是不缺糧的,因此他們把收購價格壓得極低,自然可以賣低價。”李老闆嘆息,滿臉的愁容,“我們當初想了多少法子,耗費了十幾年時間門,才一點點把價格拉到兩貫一石,被他們這麼一搞,又要回到原點了,真是豈有此理”
衆人忍不住到抽一口氣,“他們是想要逼死我們嗎不行,我要告官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衆人忍不住到抽一口氣,“他們是想要逼死我們嗎不行,我要告官去”
“對方是金陵商會,幕後主子是金陵新來的按察使大人,也是當今義忠郡王的親舅舅,據說他已經上了摺子,請求把糧商會變爲皇商,”張老闆唉聲嘆息,“要是所料不差,他應是兩位聖人放在江南的眼睛,他的提議必定會被通過。到時,那商會成了糧商,我們哪裏是對手。想想金陵薛家,行事那般肆無忌憚,誰又能奈何他們不成”
李老闆補充,“而且他和江知府的關係似乎很好,聽說是一起長大的,江知府不可能幫我們不幫他。”
“嘶”衆糧商齊齊變色,“那我們也找人”他們也都是有靠山的。
“你們找的人,能有皇帝厲害”張老闆嘲笑。
那可是上達天聽的人物,不要說江南了,就是在京城,也是最頂尖那一批權貴。
“陳大人是當初先太子身邊伴讀,太上皇信任有加,更是和當今一起在上書房長大的,打小的情分,”李老闆插刀。
“那怎麼辦難道就在這裏等死”衆人只覺一陣不甘,明明是他們的地盤,金陵人憑什麼插一腳
“死倒不至於,”張老闆嘆氣,“我和李老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勸說他們同意,把價格降低到四貫,不能更低了,抱歉,我們盡力了,實在壓不下來。”
“其實也不能怪我和張老闆,人家擺明了就是想坑咱們一筆,”李老闆嘆息,“但也不是沒好處,他們承諾,只要我們買走他們手裏的六十萬石糧食,就不會運糧過來,也會攔着別人把糧食運到姑蘇來賣。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好歹不是源源不斷,非要逼死我們。”
衆人再次齊齊倒抽一口氣,“六十萬石”
這誰買得起啊,四貫一石,總價值就有二百四十萬兩
他們全部身家也沒有這麼多啊
“我知道大夥爲難,這樣,我願意搭上全部身家,總共六十萬兩上下,剩下的你們自己決定,”張老闆說着,滿身疲憊站起來,慢悠悠往外走,一副無可奈何只能如此模樣。
李老闆頓了頓,“我身家沒有那麼豐厚,只能拿出四十萬兩,這還是賣掉房產和土地的結果。其實要我說,沒必要和他們硬剛,大不了今年糧食不賣了,等明年再說。他們總不至於年年狙擊我們吧。”
說完他也走了,頭也不回。
衆人看到兩人這樣子,不由面面相覷。
仔細思量一下,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張李兩位老闆已經承諾出一百萬兩了,那他們剩下七人,每人至多不過二十萬兩,倒也不會傷筋動骨。
最重要的是,如果對方說的是真的,能幫他們攔住外來糧食,他們倒也不會虧。
反正四貫買來,可以五貫六貫賣出去,反倒能賺更多。
就是要怎麼確保對方說話算話呢
衆人商量來商量去,還是覺得應該讓張李兩人出面,給他們要一個保證書來。
畢竟他們在金陵都有靠山,想來那什麼商會願意顧及一二。
張李二人當然不會拒絕,親自乘船前往金陵,表示一定辦成此事。
幾天後,他們帶着糧商會的保證書回來,上面竟還有姑蘇知府的蓋章。
有了這印,就能確保除他們外,沒有商人能在姑蘇賣糧。
衆糧商頓時放下心來,開始積極變賣家產,籌集銀錢,以便買下金陵運來的六十萬石糧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衆糧商頓時放下心來,開始積極變賣家產,籌集銀錢,以便買下金陵運來的六十萬石糧食。
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幾天後的晚上,姑蘇碼頭悄無聲息停靠了一艘艘運糧船,他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給甄管事,糧食被拉回去,直到宵禁方纔結束。
張李二人留到最後,和甄管事祕密會面,“甄爺您看,我們的貢獻是否夠了”
他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恨不得下一秒就讓其他七家破產。
“不錯不錯,”甄管事滿意頷首,“你們的錢之後會全部退回,我們還是一手交錢一手退糧,不過在這之前,你們可得小心了,別讓他們覺察到蛛絲馬跡。”
“爲什麼交易不是完成了嗎”李老闆眼饞的看着他手裏的銀票,恨不得現在就搶回去。
“他們的家產可都光了”甄管事挑眉。
“這倒是沒有,”兩人搖頭,“只是家裏存的現銀,和賣了一些不重要的產業,並不是全部”
“這就對了,他們的根基還在,消息散出去,我們倒是無所謂,你們豈不是慘了,他們要是聯合起來,夠你們喝一壺的,”甄管事道。
兩人這才冷靜下來,好像真是這麼回事,臨死前的反撲才最恐怖,可不能陰溝裏翻船。
“那接下來我們要如何做”兩人連忙詢問。
“很簡單,你們之前不是簽署了,糧食價格提高到六貫一石的祕密協議拿着它,去找江知府,那些人就倒黴了。”
兩人齊齊到抽一口冷氣,“那他們”豈不是死定了
大楚律法,囤積居奇,肆意哄擡物價,聚衆鬧事都是重罰,輕者抄家滅祖,重則全家腰斬
甄管事冷眼看他們,“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他們在姑蘇經營了這麼久,要是人還活着,你們確定自己能完全掌握姑蘇的糧食買賣既然已經做了,就要斬草除根,猶猶豫豫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當中,他們背後可也不是沒靠山,等人反應過來,你們想過後果嗎”
說着,他把銀票放進自己懷裏,轉身離開,竟是多餘一句都不肯勸。
張李二人對視一眼,眼中都閃出兇光。
甄管事說的對,他們想要掌握整個姑蘇的糧食渠道,就要把其他七家連根拔起
商場如戰場,不狠怎麼行
他們下定決心,第二天就帶着那份衆人簽署的協議去了知府衙門。
江知府一早就得到甄管事傳來的消息,只等着二人上門,見到那協議,心裏的石頭落了地,對二人面露滿意,“很好,你們能加入商會,爲朝廷分憂,本官該予以嘉獎”
“不敢當,不敢當,知府大人客氣了,”兩人聞言心裏一喜,忙客氣道。
“本該如此,有功之人本官都會記得,等事情結束後,就爲你們劃分以後收糧食賣糧食的範圍,免得你們二人傷了和氣,以後姑蘇城的糧食安全問題,就靠你們,可要好好合作啊”江知府許下大餅。
兩人越發高興,頗有塵埃落定之感,“感謝大人垂青,我們一定好好做,爲姑蘇發光發熱,愛護本地百姓”
江知府眼底閃過一抹嘲諷,還真當自己是父母官了,想得可真美。
“我知你們的忠心,現下正需要你們二人配合,”他笑道,一副好脾氣徵求意見,絕不勉強的姿態。
“大人請說,我們一定配合”兩人當即許下承諾。
“再好不過,”江知府道,“唯恐消息泄露,讓那些人背後的主子得知是你們檢舉揭發的,我先安排你們住進大牢,等事情結束後,我會以審問過後,你們清白無辜爲由,放了你們。”……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再好不過,”江知府道,“唯恐消息泄露,讓那些人背後的主子得知是你們檢舉揭發的,我先安排你們住進大牢,等事情結束後,我會以審問過後,你們清白無辜爲由,放了你們。”
張李二人面露遲疑,坐牢啊,這
“放心,”江知府笑着安撫他們,“坐牢和坐牢也是不一樣的,監獄裏有乾淨的單間門,還有人伺候,只是暫時迷惑外人罷了,你們在牢裏一切照舊,還可以讓家人日日來探望。只是千萬不能把消息透露出去,這也是爲了你們家人着想。”
他一番殷殷叮囑,好似真的擔憂他們會受到報復。
兩人聞言,頓時放下心,跟着衙役下去了。
到大牢一看,果然很優待。
這哪裏是大牢啊,分明是一個有着鐵柵欄的房間門而已,裏面收拾的很乾淨,桌椅牀榻一應俱全,牀鋪被褥都拿了新的來,送上的喫食也是外面知名酒樓的招牌菜。
好喫好喝伺候着,除了沒有自由,一切都很好,兩人於是安心住下了,家人來看,也說一切都好,什麼都沒透露
他們在牢裏歲月靜好,因爲沒事幹,竟然還胖了。
而外面則是翻了天,那份祕密契約就是最好的證據,江知府毫不客氣,把七家糧商全部下獄。
爲了叫他們供出更多罪證,分開審理,並透露是其他人揭發了他,只爲了吞下他的家產。
在衙役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下,沒幾個人能承受住,很快所有人都招了,不僅招認了自己的罪行,還把背後的靠山也給賣了,順便拉其他人下水。
就這樣,江知府得到了一系列確實的證據,包括他們想要通過蟲蛀毀壞太平倉的糧食,然後囤聚居奇地謀劃,也包括他們背地裏強買強賣,欺壓百姓,更包括他們幕後的靠山都有誰。
翻着那一份份證詞,江知府氣得面色發青,這背後牽扯出十幾位官員,當然,也有甄家。
每一個人都和甄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偏聯繫又不深,要麼是和甄家管事交好,要麼是結交了甄家的旁支。
江知府咬牙切齒,“甄家倒是藏得好,要不是我老早就盯着,還真要被他們逃過去了。”
此刻,他徹底相信了是甄家想要對付自己,這些糧商每一家都和甄家有關係,又各個聯繫薄弱,好似只是意外。
江知府會相信纔是傻子,聯繫不深才正常,他畢竟是長公主的兒子,要是聯繫深了,被查出來,甄家也要倒黴。
他自信甄家想要算計他,一定要藏得很深,以及長達數年的謀劃。
目前審問出來的結果,和他想的一模一樣,所以他深信不疑。
想到自己掌握的甄家那些罪證,在江南作威作福,陷害忠良,結黨營私,身爲文官,竟然結交當地駐軍。還和京城中不少官員保持私下交易往來。
且貪污受賄,僭越妄上,不僅侵吞織造府鉅額銀兩,還敢私自住在行宮
那行宮雖之前是甄家的園子,但甄家奉旨接駕,太上皇五下江南,有四次都住在甄家那個園子,因此修建成行宮的規格。
按照行宮的標準建造,當然只有皇帝能住進去,就連皇子都不行
可偏偏甄家住進去了,雖則當年太上皇下令,讓奉聖夫人住進行宮,有爲其養老的意思,其他人可沒有這個殊榮。
當初是爲了侍奉孝順奉聖夫人,甄家纔跟着搬進去的,可這麼多年,甄家也沒有搬出來,竟還一直住着,不是僭越是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當初是爲了侍奉孝順奉聖夫人,甄家纔跟着搬進去的,可這麼多年,甄家也沒有搬出來,竟還一直住着,不是僭越是什麼
想到這些,江知府把這一樁樁一件件寫進摺子裏,連同這些年收集到的證據,放進一個密封的盒子裏,派心腹送往京城,打算送到新帝手上。
太上皇對甄家的寵幸他看在眼裏,有甄貴妃在,江知府也不確定太上皇會不會依舊保甄家。
但新帝可不會,他巴不得甄家倒黴,六皇子再無威脅。
做完這事,他直接下令,把所有糧商統統判死刑,包括張李兩家。
在知道是張李二人背叛自己後,其餘糧商出離憤怒,進而瘋狂報復,揭發了他們諸多罪行。
最後的結果,所有參與此事的糧商,家產抄沒,田產鋪子房產充公,家中成年男丁被砍頭,未成年和女眷流放三千里。
至於糧食,取出足額充入新建的太平倉,剩餘拿出來低價售賣
而負責售賣的,自然是糧商會的人,他們以商會的名義,把那些鋪子低價買入,換了商會的招牌,先幫府衙售賣糧食,且價格都是一貫一石,比陳糧還便宜。
抄沒的九家,加上原本的陳家和馬家糧食,再加上金陵運來的六十萬石糧食,姑蘇是真的不缺糧了。
以極低的價格賣出去一部分,剩下的甄管事都包圓了,打算運到北方去賣。
在離開前,他處理好了那二百四十萬兩的利益分配問題。
他對那些糧商可沒有說實話,並且還把蘇葉的原計劃改了改,抽走了一半利潤。
他沒有暴出四貫的價格,而是說售價兩貫三百文,其中三百文是運輸成本,兩貫是實際的收益。
糧商們按照自己拿出糧食的比例,分了一百二十萬兩。
這已經叫他們足夠震驚了,畢竟那些糧食放在金陵賣,價格在一貫五百文上下波動,達不到兩貫,運出去需要運輸費用,且運輸費很高。
因此能多出五百文,還不需要自己付運輸費,更不用操心運到外地賣的各項打點,相當於是純賺啊,他們當然高興
這就等於人在家中坐,穩定的收益就源源不斷來,還不用承擔風險,如何能不高興
當然了,這是在他們不知道具體售價的前提下,而甄管事也不會讓他們知道。
參與了此事的糧商們都死光了,他們也不可能會知道。
因爲這一出,甄管事徹底在商會站穩了腳跟,成了領頭羊一般的人物,可謂春風得意。
可面對陳景軒,他又重新變回之前那個忠誠可靠的樣子,“大人,這是此次賺到的一百萬兩,另外我提前預支了二十萬兩,購買姑蘇城內空出的店鋪,您看”
陳景軒挑眉,驚訝看他,竟然一分都沒拿
“你想要什麼”他開門見山道。
這麼有眼力見,又能辦事的人着實不多,如果對方要求合理的話,他可以適當答應下來。
畢竟他現在實在太缺人手了,這甄士韜他已經讓人調查清楚了,人品還過得去,能力也有。
甄管事眼前一亮,當即毫不避諱道,“大人,我想當官”
見陳景軒微微皺眉,他連忙道,“我本也是書香門第,奈何讀書資質有限,家族也沒有關係能助我一臂之力,只能走上經商一途。但我實在不甘心,這輩子只能當低賤的商人。小人家中有一幼兒,聰明機靈,先生說有讀書天賦,奈何我從商後,就落入賤籍,我兒子也不允許科舉。因此我就想投靠明主,靠功勞博取一個機會。不需要多大的官職,只要能讓我改換門庭即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見陳景軒微微皺眉,他連忙道,“我本也是書香門第,奈何讀書資質有限,家族也沒有關係能助我一臂之力,只能走上經商一途。但我實在不甘心,這輩子只能當低賤的商人。小人家中有一幼兒,聰明機靈,先生說有讀書天賦,奈何我從商後,就落入賤籍,我兒子也不允許科舉。因此我就想投靠明主,靠功勞博取一個機會。不需要多大的官職,只要能讓我改換門庭即可”
這要求倒也無可厚非,陳景軒也不是辦不到。
他想了想,“這樣,你幫我經商十年,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商會發展壯大,把全國糧商都容納進來,統一管理。事成之後,我爲你謀一個戶部的筆帖式,雖然是從八品的微末小官,但也進入了官員階級。倒時你攢一攢功勞和經驗,我想辦法提拔你。只要你不犯錯,兢兢業業,多得不敢想,做到從五品的位置還是有可能的。”
陳景軒從他眼裏看到了名爲野心的東西,那並不是爲兒子未來考慮,而是想自己成就一番事業。
他並不討厭有野心的人,或許以前覺得這樣的人不夠純粹,可經歷東宮一系列變故後,他就覺得有野心纔是好事
先太子就是公心太多,野心不足,纔會在有希望的情況下放棄謀反,結果整個東宮都沒了
“謝大人”甄士韜雙眼灼灼,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必不負大人栽培”
那一百萬兩被陳景軒交給他作爲活動經費,有錢有人有靠山,甄士韜自認爲有能力,很快就能掌握全國糧食買賣。
陳景軒鄭重警告,“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總之,不能出事。”
“是,我明白”讀過書的他當然明白糧食的重要性,雖不知道這位陳大人是爲誰做事,太上皇還是新帝,但這件事都關係重大,不容一絲一毫的疏忽。
兩人又商量了一番細節,直到夕陽西下,甄士韜才告辭離開。
陳景軒看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輕聲吩咐一句,“把他給我看緊了,做過什麼,和誰接觸,一言一行都要記錄下來,然後向我彙報”
他決不允許這人有背叛的可能,糧食太重要了,掌握了全國糧食買賣,手裏又有軍隊,將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