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朝廷又出幺蛾子

作者:寒江蓑笠翁
“明年秋收之前應該能通車,從松江到薊縣大概四天左右吧。到時候東北大米就能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裏。哪裏的大米可是比江南的還要好啊。到了今年底薊縣到鄴城的火車也要通車了。如今鐵路局的人正在研究在黃河上架設鐵路橋,到時候到兗州、青州都能一兩天實現來回。”

  杜如:“……”

  郭奎:“……”

  兩人感覺和蘇晨和幽州不是一個世界,難怪蘇晨對於南方的戰事毫無興趣,要不是突厥人長期在南陽劫掠他怕是也懶得管吧。

  人家燕王有幾十萬的騎兵,又有一兩天能夠抵達的火車,想出兵作戰也就是幾天完成集結,三兩天完成投送,今日還在薊縣吹牛,三五天就陳兵黃河邊,他確實不需要着急!

  然後杜如突然想起了蘇晨運兵到孟津和襄平的大船,只要有足夠的人口和錢糧,一聲令下,戰馬到黃河邊,戰船從長江進入,天下哪裏是燕王的對手,或許真的只有巴蜀之地可以勉強負隅頑抗一陣。

  接下來朝廷的兩位說客就真的按照蘇晨的安排乘火車從薊縣出發到襄平,隨後從襄平乘船返回塘沽,真是感受了一番幽州的繁華和蘇晨兵力投送能力。

  蘇晨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是在彰顯自己的實力,杜如作爲一個沒有提前站隊的門下省主官,他的態度將會影響一大羣官員和一批世家。

  蘇晨想要告訴杜如的還是那句話本王有足夠的實力爭霸天下,因爲父皇在所以本皇沒有動。但大楚如果換了皇帝那就怪不到本王頭上來。

  杜如顯然也感受到了,尤其是幽州百姓對燕王的愛戴以及對朝廷的冷漠,蘇晨想要在幽州等地登高一呼基本上沒有障礙的。

  最後杜如無奈只是問蘇晨:“殿下,能夠與朝廷一起出力招降太行山的黑山賊嗎?朝廷的意思是青壯加入中央軍,其餘的遷徙到遼東或者東北墾荒。”

  蘇晨沒有猶豫說道:“朝廷早就該招安了,郭業領兵兩萬囤居在鄴城也是挺浪費的,本王修書一封讓他配合朝廷的招安早日將事情解決了吧。”

  聞言杜如和郭奎大喜,如今的太行山南部的黑山賊號稱二十多萬,估計青壯能夠有七八萬,這些人若是能夠全部下山,不但朝廷的力量猛增,而且駐紮在河內的軍隊也可以抽走。

  而蘇晨派遣郭業出面也就代表燕王蘇晨與朝廷是一體的,黑山賊如今的日子其實也很難過,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敢下山,燕王太狠了,去年五萬烏桓騎兵進入冀州都沒撈到好處不說還被全殲,他們這種純粹靠兩條腿走路,兵器都不全的賊兵如何是燕軍的對手。

  杜如和郭奎馬不停蹄地趕往鄴城,他要將招安的事情先落實了。郭業對郭奎是非常熟悉的,再加上有蘇晨的命令,他自然遵照執行,兩萬重騎兵呼啦啦地朝着太行山開進。只一日功夫太行山的賊兵就得到了消息,因爲郭業在鄴城屯兵已經三四個月,如今突然出現在山腳下,賊兵首領們也十分緊張。

  隨後他們的崗哨在進山的路上遇到了杜如和郭奎,一聽說兩位國公前來,山賊首領們自然就知道朝廷的想法。

  當杜如將朝廷的詔安條件說出來的時候,山賊們猶豫了,換個方式如果讓青壯加入燕軍他們根本就用考慮立即答應。因爲燕王蘇晨這兩年來的戰績太耀眼了,關鍵是在燕王麾下當兵的待遇好,撫卹金高還能名列英烈祠,當然最終陣亡的相當少,北方突厥、烏桓和黑水都被滅了,說到底現在參加燕軍根本就沒什麼風險。

  但杜如堅持要將青壯編入大楚中央軍,這是他們猶豫的原因。不過其餘人能夠遷徙到遼東墾荒他們心動了。不管做了多少年的山賊,只要有地方種地他們其實大部分還是不願意做賊的。而且東北和遼東現在是三年免稅付,提供耕牛和農具借貸,他們只要抵達哪裏就不會餓死,只要肯勞動就會有收成。

  最後經過商量他們提出其中四萬人加入中央軍,其餘的全部遷徙到遼東。

  杜如雖然有點可惜,但還是答應了,因爲這是個一進一出雙向增加的效果。四萬青壯雖然暫時形成不了戰力,但河內可以交給郡兵駐紮的將近兩萬人可以渡河抵達豫州前線。

  杜如和郭奎兩人帶着四萬多青壯回到皇城自然極大地鼓舞了司隸、豫州百姓和將士。

  只是細心的官員發現杜如和郭奎的隊伍中並沒有蕭妃的車駕,這就意味着蕭妃或者蘇晨再次拒絕了朝廷跑出的橄欖枝。

  武帝在小朝會上召見了杜如和郭奎,杜如於是地講述了他拜見燕王和蕭妃的過程。聽完了杜如的講述房玄等人皺眉,因爲字裏行間杜如和郭奎沒去薊縣之前的語氣差不多,那就是燕王殿下已經超然於大楚之外,不屑於爭奪大楚皇位。

  武帝很不甘心,但他也知道自己在老六出宮前的二十年幾乎沒有關心過蘇晨母子,被冊封爲燕王之後也只是非常普通,壓根沒有對蘇瑞等人那種偏愛。上一次蘇晨臨危受命,結果是朝廷提前回遷蘇瑞成爲太子,蘇晨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因爲他的幾個兄弟很多次要他的命,當今太子從頭到尾堵想要他的命,他怎麼會信任大楚朝廷。

  嘆了一口氣武帝看着衆人說道:“太子蘇瑞位秦王時不體恤百姓大幅增加賦稅導致涼州、雍州發生民變被司馬春所乘。在擔任太子期間與叛軍作戰接連失利,所以朕將他召回。另外他在過去兩年曾經多次針對老六,以至於老六和朝廷離心離德。基於以上多種原因,朕認爲老二已經不適合做儲君,諸位怎麼看?”

  一半的人都在心裏狂喊我站着看。只是武帝的目光一一掃過他們,這裏人又不是很多他們想躲也歐布過去,最後只能看向百官之首的周長發,

  周長發似乎很是維納地佔了出來:“聖上,九皇子現已十六歲,從小聰慧過人、乖巧懂事,與諸位兄長也不曾有過節,臣以爲九殿下是儲君合適的人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