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栽赃人
梅老太眼睛瞪着。
刘贞芳心底委屈,却是连连摇头。
“妈,怎么会是我?我结婚這么多年,可从沒偷吃過,你心底应该有数的……”
刘贞芳說這的时候,不由看了一眼桌子上。
這让她想起去年過年用萝卜煮肉的时候,梅老太也說她偷吃,可是最后查了一圈,却是不了了之。
但是刘贞芳,却看到家裡少了一個碗,而那個碗筷最后从大伯正屋端出来的。
她当时多了一句嘴,却被梅老太和大嫂骂的不轻。
而今天,其实她是看到大嫂从厨房裡出来的背影,手裡好像也端了东西,只是她走的太快了,自己也沒正面瞧個清楚。
“你在厨房做饭,不是你還有谁?有沒有偷吃你自己心裡有数!”
梅老太黑着脸,反正她对這個媳妇一直横鼻子顺眼的,从来就不喜歡。
“說什么了,为什么每次的买点好东西回来,你总是冤枉我娘?都說了,不想過就分家,别指桑骂槐的……”
赵国庆眼睛一瞪,非常不爽的来了一句。
一边的刘贞芳却是来拉扯他的衣袖,让他少說两句。
那边的赵贵嗡嗡的骂:“咋的,吃饱撑着了?那是你奶,怎么跟长辈說话的?”
“都别說了,赶紧,都坐下来吃饭,今天有干饭吃……”
赵全是個老实的,赶紧和稀泥,那边老大赵富两口子手快眼疾,已经把干饭装到碗裡,狠狠的压了又压。
差点把那瓷碗都压垮了。
然后就站起来挑挑拣拣的,往自己碗裡装心肺汤,却见上座的赵老头突然咳嗽一声,喊那老大两口子住手。
“老大,等一下,今天吃荤菜,让你妈给你们分菜,一人一勺子,不准抢……”
赵家的规矩,家裡有荤菜的时候,都是梅老太给众人分菜,至于谁分多一点谁分少一点,勺子抖不抖,那就看梅老太心情了!
這個习惯,一直都在,這会赵老头說出来,赵富两口子,也只能停下动作,不過那带肉的汤汁已经浇上去了。
梅老太被赵国庆怼。
心底不舒服,赵富两口子碗裡都有心肺,赵贵和赵顺也有,轮到赵国庆就都沒了,只剩下一些萝卜。
刘贞芳更惨,连点萝卜都沒,只剩下一点汤水泡了一下饭。
赵国庆一看這模样气不行,刚要发火,就看到母亲刘贞芳焦急的冲着他摇头。
“国庆,吃饭,别說了,算妈求你了,快吃饭……”
赵国庆一扭头,看到三叔赵顺悄悄的把碗裡一些心肺,都放到媳妇碗裡,三婶子又偷偷把碗裡的心肺,都给了闺女赵冬梅。
自己父亲赵贵,却是低头吃肉,根本就沒看到忙碌给一家人做饭的母亲,碗裡连萝卜都沒。
“妈,你吃……”
赵国庆把碗裡的萝卜都给了母亲,心底要分家的想法越发强烈了。
母亲刘贞芳,每次都是干着最辛苦的活,吃的却是最差,每次也是最受气,可她都是忍下来。
实在是因为,她总是担心,自己孩子多。
男人靠不住,光靠她一個女人,家裡還有三個小的,工分挣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何况,弟弟還在读书,虽然每年家裡都不让读了,可每次都是刘贞芳坚持着,赵友庆下半年就要初三了。
只是這每年的学费,难呀!
为這個钱,每次家裡都要炒无数次,刘贞芳都要哭无数次。
可即便如此,刘贞芳還是坚持要儿子多读点书。
等到一家人吃完饭,三婶洗碗,刘贞芳才能喘口气,回到自己房间裡,就拉着赵国庆說话。
劝他少争一口闲气,少吃一口也沒啥,梅老太虽然唠叨,但是弟弟读书,每次也是家裡拿钱出来。
大家省着点,這不,孩子们就能读书了。
“妈,要开源,不是节流,吃都保证不了,活着都沒意思,家裡,其实正常沒顿吃干饭還是可以保证的,可奶奶就是不肯,那是抠门……”
前世的时候,赵国庆总以为家裡真的穷的揭不开锅。
但是看到大哥赵大庆回来的时候,奶奶给他三百块,還有一堆粮票什么的,才知道,都是自己想错了。
一家人省衣节食,都补贴了大哥赵国庆。
其实朝阳大队還是比较富裕的生产队,赵家壮劳力也多,关键是赵家人除掉大伯還是很勤快的。
他们家裡還养了一些鸡,攒下的鸡蛋从来就沒吃,都卖了。
家裡還养了两头猪,這打猪草全靠三婶子和妹子,每年家裡省下来粮食在加上一些猪草,其实也能换不少钱。
关键是,赵全和赵贵兄弟都会木匠。
是方圆几十裡内有名的木匠,两人有时候散工后会去别人家裡打家具,然后都是好菜好饭招待着,事后人家是要给钱或者给粮票的。
如果沒活,就在集体出工挣工分。
当然這些钱和物都是给梅老太攒着。
這样算下来,他们家其实比村裡一般人家能過得更好。
但是因为梅老太会勤俭持家,個個媳妇在家累的要死,儿子也累,但是几乎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难得吃個饱饭。
前世赵国庆结婚后,都是一起過日子,一直到几年后才分开。
即便這样,母亲也是在家裡当牛做马。
分家,只有早点分家,母亲才能解脱,這日子才能好過,才能顿顿吃点白米饭,时不时的還能吃顿肉。
分家的念头越来越足,不過在這之前,得先攒钱才行,不然分家后沒钱一切白搭。
赵国庆想着母亲肯定沒吃饱,赶紧给送了两根油條,拿到油條的时候,刘贞芳的手都在发抖,眼睛都湿润了。
自己的儿子脾气是倔强,但是对她也是真心好!
這孩子善良倔强,可就是为啥不肯娶陈芙蓉?
刘贞芳长叹了一口气,谁知道下午晚一点的时候,家裡又出了一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