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榜题名 作者:真任泉泉 (第1/2页) 殿试顺利的结束之后,首先传出去的便是天启皇帝身体恢复健康,被群臣簇拥着在奉天殿环绕文道礼器的金圈,足足步行“监考”了近三個多小时的消息。 很显然,一個身患重病的天子,是不可能有這份体力漫步几個小时的。 京师的内部,除了阉党之外其他派系的官员们,因为科举前某個谣言而产生的小心思,在這天夜裡,就如同冰雪遇见阳光一般急速的融化。 可以說,现在的大明帝国,除了因为有着来自后世的记忆,知道明年六月便是天启皇帝驾崩之日的林平之外,很可能就只有阉党最核心,知道“灵露饮”相关内情的那一小簇人,才了解天子身体的真相。 但当前的林平之,自然是不能随意的对外泄露這個情报,他本身也沒有抓着這方面搞事情的想法,只是在殿试结束之后,施施然的返回自家镖局位于京师的小院,安静的等待着自己殿试的最终结果。 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时空的大明朝,虽然在后人看来,或许有许多這样那样的不足。 但它至少科举殿试流程的速度上,還是挺有效率的。 朝堂上的高层大员们几乎個個都有一身高深的养生内力,别看那些阅卷大臣们的年龄都在百岁以上,但其思维运转速度,并不弱于那些几十岁的刚刚踏进官场的年轻官员。 在殿试当天,大概是中午时分彻底结束考试之后,只是一個下午,阅卷大臣们就能将這些卷子全部批阅,然后选出前十名,呈递给天子查阅,由天启皇帝立刻定下本次殿试的最终名次。 因此,到了第二天的凌晨时分,這座庞大而古老的城市彻底活跃起来时,紫禁皇城外张贴皇榜的区域前,已经有着成千上万的人在那裡汇聚一堂,等待本次科举金榜的颁布。 這個时候的皇榜区,最靠前的,自然是参加這次殿试的举子们,他们相对轻松的站立在由守卫士兵围成的大圈子内。 這些大明帝国的年轻人按照各自的派系,聚集成一個個小团体相互低声交流着。 而在守卫士兵们的圈子之外,则是人山人海的,前来围观殿试名次的“闲杂人等”,這些“闲杂人等”中,有高门大户的管事,有茶楼酒馆的伙计,也有喜好热闹的闲人······总之成分混杂、目的不一,什么人都有。 林平之和几個东林举子也在当场,他们并沒有說话,只是站立在皇榜区的一角,沉默的等待着殿试金榜的到来。 光阴转瞬而逝。 很快,在上午的阳光照遍整個皇城之时。 三個身穿锦服的宣旨太监带领着一行上百人的队伍,牵着三匹佩戴着红花的高头大马,向着皇榜区走了過来。 顿时,這片地域内外数以万计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起来,现场鸦雀无声,一片沉寂。 在数万人的注视下,三個宣旨太监也不敢怠慢,他们放下手中的马匹,小跑着来到粘贴皇榜的地方。 其中的两人,将密封的,由工部中大匠师连夜制作好的殿试金榜取出、打开,小心的粘贴好,而另一個太监则在站立在粘贴好的金榜前,深吸了一口气,大声的从三甲名次起,开始报着殿试举子的大名。 這名太监一看就是练過类似狮吼功之类的声波类武学,以一人之力,将声音洪亮的传到周围数万人的耳中。 几乎是每报一個名字,都让皇榜区的举子们面色一变。 林平之周围的几個东林举子的名字,也正如他们之前猜想中的那样,一個接着一個出现在了三甲区域。 這些东林举子大概是在场举子中面色最平静的存在了,他们的心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如今阉党高高在上、大权在握,他们能上榜,就已经算得上是万幸之事,根本 (第1/2页),請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