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7章 一顾茅庐

作者:黑风洞
第37章一顾茅庐

  這不对.這剧本超级不对哈。

  在前往卧龙岗的路上,张溪一路上心裡嘀咕着。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传說中的三顾茅庐,为啥刘备带的不是关张二将,而是徐庶和自己?!

  现在的张溪,正是骑着马,跟在主公刘备和徐庶的身后,前往卧龙岗的路上。

  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拜访卧龙先生居然不带上自己的二弟三弟?!

  其实刘备本来也沒打算带什么人,只打算跟徐庶两個人一起前来。

  卧龙岗在襄阳西北,這裡已经算是刘表的实际控制范围内了,又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带上徐庶,纯粹是因为徐庶和卧龙先生是朋友,双方见面了,好互为引荐。

  而张溪,纯粹是徐庶自作主张带上的。

  一来呢,徐庶也想让张溪见见诸葛亮,他是认为,张溪的各方面能力都還不错,就是整体的大局观差了点,见见孔明,多聊聊,对张溪有好处。

  這二来嘛张溪那一肚子奇奇怪怪的知识,有时候徐庶都不太能全部理解,這要是让孔明這個腹黑给帮着套套话,解析解析,說不得還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呢,今天徐庶带着主公,是来让主公求取贤才的,而带着张溪,是本着介绍给自己朋友认识的。

  两不耽误。

  三人一路上花了几天的時間,一边闲聊一边赶路,倒是很顺利的就到了卧龙岗。

  前面的剧情张溪很熟悉,又是百姓唱歌,又是童子开门刘备自我介绍的,一切都跟演义线上描述的一模一样。

  但紧接着的转折,就有点让张溪猝不及防了。

  刘备自报家门,說了一长串自己的官名,那個开门的童子一脸为难的說什么记不清,刘备只好說“你只說刘备来访。”

  然后张溪就等着了,等着那個童子說什么“今早我家先生外出了”,“不计时日,短则两三日,长则半個月”之类的台词。

  一顾茅庐嘛,歷史上有沒有见到诸葛亮不好說,但演义上刘备就是连個影子都沒摸着。

  “既如此,待我入内禀报,請将军暂且稍歇。”

  嗯.嗯?!

  啥情况?!這剧本不对吧,喂!

  诸葛亮你怎么能在家呢你怎么可以在家呢?!

  第一次拜访伱就在的话,這多掉分啊?!

  那童子进门沒多久,就看见他领着一個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的青年出现了。

  好吧,到了這個时候,张溪心裡一紧,瞬间沒有吐槽的欲望了,因为他见到了诸葛亮本人了。

  不得不說,咱们的丞相是真的帅啊.要是再头戴通天冠,手裡拿個鹅毛扇,那就更完美了。

  刘备一见来人,顿时下拜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孔明也是一礼,說道:“南阳野人,疏懒性成,竟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說完,两個人互相谦让着,一起进了正厅。

  徐庶笑了一下,看看张溪,张溪也是笑笑,看看徐庶,两個人随即跟上。

  徐庶是担心刚刚诸葛亮沒理张溪,张溪会有意见。

  可徐庶是真心想多了。

  任何一個现代人,要是真见到了诸葛孔明本尊,哪会在意這些小事儿。

  拜托,這位可是诸葛孔明啊,流芳千古第一相啊,他的《出师表》,可是当初张溪唯一的全文背诵时心裡沒有抵触的文章。

  光孔明看张溪一眼,张溪都能傻乐半天呢。

  反正徐庶是不可能理解张溪现在激动的心情的,但看到张溪沒有啥不满的意思,也就放心了。

  正厅裡,刘备和诸葛亮分宾主落座,然后童子献茶,一番礼仪過后,诸葛亮便主动问起了刘备的来意。

  刘备也是直言,說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而诸葛亮也是诧异刘备一上来就這么直接,只好笑着,推辞一下,說道,“将军有元直之助,何愁大事不成?!且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

  這么說着,对着徐庶一点头,表示打了招呼。

  再一偏头,看到了张溪,也是笑着致意。

  当下把张溪乐的,都快找不到北了.丞相对我笑了嘿。

  刘备却不管,当下把徐庶对诸葛亮的描述转述了一遍,然后說道,“此乃元直所荐,备信任元直,元直亦不会以大言诳备。請先生念在天下苍生,念在汉室恩情,出山相助。”

  诸葛亮闻言,赶紧下拜。

  刘备這個帽子扣的有点大,诸葛亮不拜不行。

  毕竟诸葛亮這個人就是心念百姓,心系汉室之人,刘备說出這样的话,他沒法反驳。

  当然,心裡還是有点不爽的,因此偷偷幽怨的看了徐庶一眼——你见不得我逍遥,非要把我拖下水么?!

  闹得徐庶挺不好意思,转头装看不见。

  “将军既志在匡扶汉室,心念百姓,亮岂可不助!”诸葛亮拜完起身,說道。

  這话一出,刘备心裡一喜,而张溪也是一愣。

  不对啊,丞相,咱得三顾啊一請就出山,你以后《出师表》咋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一顾臣于草庐之中.”說出去不好听啊。

  诸葛亮看了下三個人的表情,却继续說道,“只是亮确实才疏学浅,当不得元直谬赞,亦不敢误了将军大事,還請将军恕罪,恕罪。”

  刘备立刻脸色一灰,如丧考妣。

  這时候的张溪,看看刘备的状态,心裡默念:快哭,快哭,哭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但刘备根本沒哭,却是收拾一下心态,起身微笑的对着诸葛亮說道,“既如此,备亦不强求,只是先生若是改变主意,备自当扫榻相迎,绝不负先生。”

  這下张溪就有点看不懂了。

  這到底是演义刘备,還是史实刘备啊。

  你要是演义刘备,這会儿哭一场,說不得诸葛亮就心软跟你走了。

  可你要是史实刘备,也不可能說出這等话来.說好的喜怒不形于色呢?!

  事情到了這裡,那么這次拜访应该就算结束了毕竟诸葛亮拒绝了刘备,而刘备也表达了不强求的态度。

  至于之后還会不会有二請三請的,张溪也不知道。

  可這时候,徐庶却說话了。

  “孔明也莫要自谦,君之才,福知之!”徐庶笑着,对诸葛亮說道,“当今汉室倾颓,国贼当道,天下诸侯不以汉室百姓为念,却彼此纷争不断。今刘使君以仁义传于天下,为当世明主,百姓所望,却因一时蹉跎,困于新野,孔明安能不助?!”

  “元直莫要取笑于我。”诸葛亮依然笑着摇头,說道。

  徐庶却不放過這個家伙,继续說道,“孔明,你既不愿出山劳心劳力,福也不能强求。然刘使君心念百姓,立志匡扶汉室,以仁义布于天下,难道孔明也无有片言相告么?!”

  诸葛亮一听,沉默了良久,這才說道,“既如此,亮便试言之。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好家伙,张溪直呼好家伙。

  一顾茅庐,徐庶随便两句话一激,诸葛亮就直接把《隆中对》给亮出来了么?!

  這剧本走向偏的有些离谱。

  到底是因为徐庶的一番话语相激,還是诸葛亮确实心软了,直接拿出了《隆中对》,给刘备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备听后大惊,一股豁然开朗的感觉涌现,顿时对自己的将来,有了明确的认知。

  但对于《隆中对》的细节方面,刘备依然有很多不解,不得不当场請教起诸葛亮来。

  接下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环节了。

  张溪和徐庶也是安静的坐在一边倾听,听诸葛亮给刘备讲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确实如张溪所想的那样,诸葛亮的《隆中对》只是一個战略大方向,而真正要实现這個战略大方向的方法,依然還是在诸葛亮的心裡。

  诸葛亮的方案,包括如何跟世家打好关系,如果获取他们的信任,又该如何在荆州站稳脚跟,又该怎么什么情况下对抗曹操的威胁,缓和和孙权的矛盾,同时還能图谋西川。

  這些事儿,沒個几天的功夫根本谈不完,而诸葛亮呢,显然也沒有要留刘备三人過夜的打算。

  才到下午,诸葛亮就借口有事,把三個人請出了茅庐這让三個听了一点点毛皮的人,心裡痒痒的要死。

  但三人也都知道,今天是极限了。

  诸葛亮连《隆中对》都拿出来了,本身就說明了他对刘备的认可。

  《隆中对》這個东西吧,理论上来說是最合适现在的荆州之主刘表的。

  不论是“北据汉沔”,還是“进取西蜀”,前提條件是你得占据着荆州最不济也得是占据南郡和襄阳两個荆州重郡才行。

  而现在能做到這点的,只有荆州牧刘表。

  可诸葛亮却沒有把《隆中对》献给刘表,而是交给刘备,本身就說明,诸葛亮觉得比起刘表,刘备更适合做荆州之主。

  至于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這事儿徐庶压根不着急。

  徐庶当然了解诸葛亮,知道這家伙的脾气性格。

  一個“自比管乐”的人,心裡還能沒点傲气不成?!

  而且今天你连《隆中对》都拿出来了,以后打着“不解其意”的名头多来几次,還不怕這家伙不出山?!

  而《隆中对》嘛這個东西好是好,比张溪和徐庶的袭取江夏要靠谱的多,但对刘备来說,同样面临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

  怎么取荆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