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对劲
虽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這么写的,桃园结义也算流芳后世。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嘛。
但,這事儿真的是罗贯中虚构的啊。
歷史上的刘关张虽然“恩若兄弟”,但实际上他们的关系還是君臣,并沒有结义。
一直以来,张溪以为自己是穿越到了汉末三国......现在看来,难道是穿越到了《三国演义》裡?!
如果是這样的话......嗯,有些麻烦。
不過好在《三国演义》這书是尊刘的,对刘备一方的人物多有美化,就算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也更多的是美化刘备帐下将领。
只要注意,别在二爷面前說什么“华雄是孙坚斩的,与你无瓜”就行。
嗯,嗯,就是這样。
“那华雄确实为孙太守所斩,当时二爷随主公远在虎牢关处,怎么可能分身到汜水关阵斩华雄?!”
隔天,张溪询问身边老吏时,老吏给出了一個让张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
這個世界的华雄,還真的是孙坚杀的。
而且吧,這位据說从起兵就跟随刘备的老吏,对华雄的评价相当的低。
“那华雄又非吕布,不過是一无脑匹夫尔,孙长沙斩之足以,何须劳动二爷亲自出手!”
嗯,你這么說,考虑過江东紫髯小儿的感受沒?!
嘛,紫髯小儿怎么想暂时搁一边,這裡面好像又有問題了。
“你是說,当时主公在虎牢关前?!”张溪试探性的问着老吏。
一說起這個,老吏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天下谁人不知,那吕布在虎牢关前连斩诸侯数员勇将,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還是二爷三爷挺身而出,与主公奋力杀败那吕布.......”
得,居然真有三英战吕布。
按理說,三英战吕布這事儿還是罗贯中虚构的,按照歷史,刘备当时在公孙瓒处,而公孙瓒嘛......呵呵,這家伙确实参加了讨董联盟,但却是在虎牢关之战后口头表达了结盟的意向,连一個兵都沒出。
可现在這位老吏說的這么眉飞色舞,简直把這场三打一吹成了刘关张的成名战......那在吕布出场之前打垫场赛的华雄,怎么就在汜水关被孙坚给斩了呢?!
话說,联军不会真的让一個步弓手出马单挑吕布吧?!
“什么步弓手?!”老吏斜眼看了张溪一眼,相当不满的說道,“也不知张主簿到底是从哪裡听来的這种传闻?!三将军当初可是主公帐下校尉......虽不是将军,但比那些诸侯帐下的那些自封的将军,不知强多少倍!”
嘛......你们开心就好,反正都已经彻底乱套了。
感觉這個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不对劲。
张溪继续耐着性子,跟老吏交谈,终于从老吏的口中探听出了刘备的“真实”发家史。
前期基本符合歷史,刘备先是随着邹靖讨黄巾起家,因功获得了安喜县蔚的官职,后来朝廷派人监察黄巾之乱中的冒领战功现象,咱们的主公刘备无钱行贿,因此怒鞭督邮,挂印逃亡。
嗯,這事儿在這個世界也是刘备干的,沒那贪酒的黑厮什么事儿。
中间又经历了几次不太成功的创业后,刘备无路可去,只能带着关张投靠好大哥公孙瓒,无官无职的当一個客卿。
接着歷史就在這边突然拐弯了。
公孙瓒突然的就参加了讨董联军,而且是正式出兵参加了酸枣会盟,成为了传說中的“十八路诸侯”,而刘备也跟着一起来到了虎牢关前。
因为“三英战吕布”的英勇行为,再加上战前董卓为了分化关东联军,借天子之手发出的大赦天下令,刘备名扬天下不說,還重新获得了做官的资格。
接下来刘备就在公孙瓒的手下,从平原令开始做到了平原相。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平原相就相当于是一郡长官,刘备也因此有了跟其他诸侯平起平坐的身份,正式成为了汉末诸侯之一。
之后的事情嘛,就又回到了歷史的轨道上。
刘备先是救援北海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公孙瓒兵败后,刘备被陶谦引入徐州对抗曹操,曹操退兵后被陶谦留住,并在陶谦死后领徐州牧.....一路按照歷史走向下来,到了曹操破吕布,刘备投靠曹操回到许都,演义路线又开始抽风了。
刘备居然真的被大汉天子认为了皇叔。
刘备确实是汉室宗亲,這点上沒人怀疑什么,当世人也是公认的。
但刘备真不是皇叔,因为族谱上的辈分对不上。
如果按照演义裡的族谱来排辈分的话,刘备应该管刘协叫皇叔才对。
但偏偏這时候演义路线发威,刘协居然在大朝会上当堂检查族谱,并且当堂认刘备为皇叔,并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刘协是不是有什么小心思咱们先不管,刘备這個皇叔的称号却是坐实了。
在之后嘛,就又回到了歷史的路线,刘备在许都低调做人数年,之后袁术称帝,刘备向曹操請命,借口截杀袁术离开曹操,夺了朱灵兵权杀回徐州,杀了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徐州,后因为“衣带诏”事件爆发,刘备再次被曹操所破,不得不往北投奔袁绍,袁绍遣刘备到汝南接应刘辟起兵,失败后离开袁绍投奔刘表,最后被刘表安扎在新野县抵抗北面曹操的威胁。
张溪一路听下来,再跟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对比,发现......好像這是一個歷史和小說事迹兼有的世界。
基本上還是以史实为主,但演义线路也会时不时的抽风一下,关键你還不知道演义路线到底什么时候会抽风。
刘备的演义抽风還算好,基本都是往好的地方发展,不管是三英战吕布扬威,還是被认作皇叔得名。
但咱们的关二爷,那就有点惨了。
最让张溪印象深刻的,就是二爷的“土山约三事”。
這事儿演义线压根沒抽抽,它就是按照史实来的。
而且吧,徐州兵败這事儿還被二爷视为一生的黑歷史。
提都不能提的那种。
因为当时的二爷,不是因为挂念嫂嫂安危,這才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的。
這事儿演义线压根沒抽抽,所以二爷老老实实的按照歷史线的走线,在下邳城兵败被擒,不得不降曹。
虽然后面确实挂印封金,舍弃荣华富贵,千裡走单骑投奔落魄大哥刘备,但一路上并沒有過五关斩六将那么决绝,所以嘛.......嗯,现在谁提這事儿二爷可是要跟谁瞪眼的。
老吏为此专门提点了张溪,而张溪嘛,自然也沒這么不开眼。
因为上辈子沒少看些杂书逛些论坛啥的,二爷的這事儿张溪早就知道了......只是放在现在這個环境下,多少有点不适应。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怪,你压根不知道他什么是按照歷史走向走,什么时候抽抽一下按照演义线路走......就很随缘。
张溪因此不得不考虑,自己将来考虑事情,到底应该以歷史为线索,還是以演义为线索。
比如說——三年后的长坂坡。
有一說一,现在的张溪对刘备,可沒有多少忠诚度可言,而歷史上,刘备也沒有火烧新野县城。
当时刘备是在樊城驻兵,并不在新野。
因此呢,张溪原来的想法是,实在不行咱留在新野县,最后等曹操大军来了,随大流的跟着荆州士族一起投降曹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三国演义》虽然尊刘贬曹,但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一個英雄人物.....如果不站在汉室的立场上考虑的话。
但现在不行了,這個世界,天知道会不会突然抽风一下。
那個演义裡超级喜歡放火的卧龙先生一出山,真的按照演义裡那样,特地跑回新野来放一把火,那张溪不就必须跟着刘备走了么。
而這一走,长坂坡那一战根本逃不掉。
不管是演义裡還是歷史上,长坂坡這一战,可以說是尸横遍野,而且死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歷史上刘备的女儿都被曹军给俘虏了,刘备更是抛妻弃子的带着十几骑逃跑.....要不是赵子龙开了无双,哪有两位夫人和阿斗什么事儿。
真要到了那种情况下,张溪就算想投降,估计也是被俘后投降......甚至都不一定能撑到被俘,搞不好直接就挂在通往长坂坡的路上了。
這事儿......得仔细考虑一下才行。
跟老吏聊完之后,张溪整個人都变得心事重重,但好在,已经临近年底,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過年上,也沒人注意到张溪的不寻常。
而张溪回到客栈后,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自己的出路問題。
本来去招贤馆面试找工作的时候,张溪其实并沒有想那么多,只是为了解一下燃眉之急,将来到底怎么做,是降曹還是跟刘,张溪并沒有想的那么远。
但现在,必须开始提前规划了。
毕竟這個世界不对劲,那就不能只考虑眼前,必须想的多一点,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活的更久一点。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张溪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其实并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余地。
对于一個现代人来說,知晓后期的发展,摆在自己面前的選擇只有三條——曹,刘,孙。
总不能现在還缺心眼的去投刘表吧,不說刘表還剩下几年可活,有這個功夫直接北上投曹操不行么,也省的当個降臣啊。
可問題是,三家到底选谁好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