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朕很缺人才
朱厚照可不想在這事上浪費時間,也就直接喝道:“宋素卿,用皮鞭抽着他們問,如果半刻鐘內還做不出選擇來,就先斷一隻腳,如果下一個半刻鐘內選擇不出來,就再斷一隻手。“
宋素卿忙照辦起來。
“啊!”
“啊!”
“啊!”
然後,這兩倭奴不停地慘叫了起來。
最終。
這兩倭奴選擇了做朱厚照的一條被閹了的狗。
因爲這兩倭奴還是想活的。
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而朱厚照利用的就是這一點人之常情。
“很好!蘇縉,你派人帶着兩倭奴先去淨事,其他隨同倭奴也如此做,另外,他們養傷之時,把朕讓你從雲南採辦的罌粟煙給他們吸上,還要大內氏的謙道宗設也是如此,記住,這煙只能由他們吸,不得不傳出去,否則朕必治你死罪!”
朱厚照說了一句。
御馬監掌印太監蘇縉忙回了一句:“遵旨!”
於是,蘇縉將這兩倭奴帶了下去。
王守仁看過北宋印行的《開寶本草》,自然也知道罌粟煙,他知道,這種煙是可以控制人的。
但王守仁倒也沒想到自己的皇帝陛下對待自己這些外夷會如此毒辣,而且還不擇手段。
至此。
細川氏和大內氏貢使團的衝突事件到此結束。
細川氏和大內氏帶來的進貢貨物自然也就被朱厚照讓御馬監給沒收進了自己的內庫。
而這兩貢使團所帶來的戰船也被他撥給了朱紈。
朱厚照也在此之前正式下旨將朱紈所練的水軍賜名爲大明水師東海艦隊,專門負責東海海域。
不過,現在的東海艦隊還在初創期,朱厚照知道他即便要想征伐大內氏也得再等一些時間。
接下來,朱厚照在潘克敬宅中只住了一宿。
不過,他雖然在潘宅中只住了一夜,但他還是因爲男人的生理需求難以遏制而臨幸了一名潘克敬宅中的美豔且中他意的丫鬟,且帶在了身邊。
當然。
作爲大明皇帝的朱厚照現在做這樣的事也沒什麼過分之處,也沒人敢說什麼。
而且對於潘克敬而言,這是他們潘家的榮幸。
不過,接下來,朱厚照依舊選擇駐蹕在蘇州,他沒有打算立即回京。
文徵明已經開始組織失業的織工在蘇州府大規模的修路,不過,此時的修路模式還很原始,朱厚照回蘇州時就看見四五個民夫正用繩索拉着木樁不停地一邊喊着口號一邊錘着地面,乾的是熱火朝天的。
看到這些民夫臉上洋溢出的積極性,朱厚照能看得出來,文徵明沒有剋扣這些人的工錢,甚至喫食上也沒有剋扣,這讓朱厚照暗自覺得文徵明以後還可以繼續用下去。
朱厚照一回到蘇州城就開始詢問蘇州知府丘養浩關於自己在蘇州的新皇莊的情況。
丘養浩也忙對朱厚照做了詳細彙報。
朱厚照自來蘇州後所抄沒的不僅僅是之前那些蘇州士紳在城內的店鋪宅邸與錢糧,還有這些蘇州士紳在城外的莊園田地。
而朱厚照則把這些莊園全部改成了皇莊,而且要求繼續種植農業,而不是按照丘養浩的建議種植棉花和桑樹等經濟作物。
“啊!”
“雅蠛蝶!”
蘇州,臨時設置的淨身房內,從京師調來的內廷淨身房宦官正在給謙道宗設做着手術。
而這大內氏首領謙道宗設因此哭的是肝腸寸斷。
在一旁的鸞岡和端佐也因爲看見這一幕渾身哆嗦起來。
正巧從外面路過的朱厚照聽到這聲音後也因此微微一笑,對同行的丘養浩說道:“這些倭奴但凡老老實實地呆在他自己的地方,也不至於有如此下場。”
“陛下說的是,這也是他們的榮幸,雖然去了子孫根,但以後是要爲陛下做事的,這可不是誰都有這機會的。”
丘養浩笑着回道。
“要不你也去淨個身?朕給你個機會,朕的內廷其實挺缺人的。”
朱厚照說了一句。
丘養浩聽朱厚照這麼說,只覺下身一陣冰涼,忙訕笑道:“陛下恕罪,臣雖然恨不能現在就斷了子孫根,爲陛下盡忠,但臣覺得臣還是在外朝更合適,因爲陛下其實更缺聽話的文官,內廷的公公們的忠心,臣是比不了的,但臣的忠心在外朝,臣還是敢與其他人爭一爭的,嘿嘿。”
朱厚照莞爾一笑:“你這話在理,不過朕的內臣也不一定非得斷子孫根,如錦衣衛也是朕的人,他們便不需要斷子孫根,朕將來會重設少府,專司朕之私庫錢糧,還有統籌各項稅收的國稅之衙門,但這些都還需要慢慢來,你先好好替朕把蘇州治好,朕或許將來會讓你擔此重任。”
丘養浩聽朱厚照這麼說頗爲興奮,忙行了大禮:“臣定不負陛下期望!”
朱厚照“嗯”了一聲就繼續對丘養浩說道:“現在蘇州府內的皇莊已經設立起來,蘇州府城內的民衆生活也已日漸富足,但這還不夠,你需的把蘇州府城內的學校也得興辦起來,大明最缺的還是人才,如今蘇州府衙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這方面得抓緊。”
“臣明白!但這辦學不但要有錢,還得有先生纔可,如今蘇州雖然不缺錢,但比較缺先生。”
丘養浩沒敢直說因爲朱厚照把蘇州府城的士紳剷除了個乾乾淨淨,導致蘇州府城缺少很多讀書人。
“朕懂你的意思,不但蘇州府缺先生,整個大明也缺先生,蘇州府以前的士紳雖然都是讀書人,但這不代表讀書人就能抗旨!你是文官,你父親還是大儒,所以,雖然蘇州府缺先生,但你丘家是不缺交好的讀書人的,所以,朕相信你能做好這事。”
說着,朱厚照又道:“但朕得給你說清楚,蘇州府城的學校不能像其他州府一樣,蘇州城的新辦學校所傳授的得是經世致用之學,不能是袖手談心性的空虛之心,所以,算術是要學的,文史是要學的,還有就是常識,沒錯就是常識,我們得讓受學者知道何爲國家,何爲華夏,何爲大同。”
丘養浩很驚訝,他沒想到皇帝陛下要創建的學校是這麼個模式,這跟他所知道的學校是大相徑庭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