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長生
這一年的除夕,因爲一家人的團聚,變得格外溫暖和難忘,也讓大家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
煙花燃盡,孩子們玩累了,紛紛回到屋裏。
周子文看着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心中滿是幸福,但同時,一個念頭在他心底悄然升起——長生。
他想到家中的長輩,看着父母逐漸增多的白髮,還有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他越發渴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守護這份幸福。
而且,他在學術和事業上不斷進取,還有許多未完成的目標和夢想,要是能擁有更長久的時間,他相信自己能爲家庭、爲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回到客廳,大家還在興高采烈地討論着新年的計劃。
周子文找了個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陳巧依。
當然,他肯定不會一上來就說想要研究長生,只是說想要往醫療方面發展。
陳巧依眼睛一亮,好奇地看着他,說道:“醫療方面?這挺好的呀,以你的能力,肯定能在這個領域做出一番成績。是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
周子文看着陳巧依,認真地說:“我這些年在醫學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在想更深入地研究,比如一些疑難病症的治療方法,說不定能幫助更多的人。”
陳巧依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說道:“這確實是件好事,不過醫療研究可不是輕鬆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工廠和學校的事情那麼多,能兼顧得來嗎?”
周子文輕輕握住陳巧依的手,說道:“我會合理安排時間的,你也知道,我一直都想爲大家做更多的事。而且,咱們這個家也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讓我有勇氣去嘗試新的領域。”
陳巧依看着他堅定的眼神,心中滿是感動,她點了點頭,說:“既然你考慮好了,我肯定支持你。要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說。”
得到陳巧依的支持,周子文心裏塌實了許多。
之後,他開始不動聲色地爲自己真正的研究方向做準備。
他利用在學校的資源,借閱了大量關於人體生理、病理、藥理以及各類前沿醫學研究的書籍和文獻。
在閒暇時間裏,他便一頭扎進學校的圖書室。
學校的圖書室雖稱不上龐大,但醫學類藏書還算豐富,從基礎的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到複雜的病理學、藥理學著作,應有盡有。
周子文像一個在知識寶庫中尋寶的人,每天穿梭在書架之間,仔細篩選着每一本可能對他研究有用的書籍。
每次找到一本相關的書,他就迫不及待地翻開,快速瀏覽目錄和關鍵章節,判斷其價值。
遇到重點內容,他會逐字逐句研讀,還會用不同顏色的筆在書上標記出重要知識點,在書頁邊緣寫下自己的思考和疑問。
遇到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理論,他就查閱隨身攜帶的專業詞典,或是向圖書室的管理員請教。
管理員被他的勤奮所打動,常常主動幫他留意新到的醫學書籍,並提醒他借閱。
除了閱讀紙質書籍,周子文還積極關注學校訂閱的各類醫學期刊。
這些期刊上刊載着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論,是他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他定期去期刊區翻閱,一旦發現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章,便會認真閱讀,分析其中的實驗方法、研究結論以及存在的不足。
他把有價值的文章複印下來,整理成冊,以便後續反覆研究。
隨着研究的深入,周子文意識到,僅靠學校的資源遠遠不夠。他開始利用週末和節假日,前往市內的大型圖書館和醫學專業圖書館查閱資料。
這些圖書館的藏書更加豐富多樣,能接觸到更多國外的醫學研究資料。
每次去,他都要揹着一個裝滿筆記本和文具的大書包,早早出發,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
在那些大型圖書館裏,周子文常常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忘記時間。
中午,他就簡單喫點自帶的乾糧,稍作休息後又繼續查閱資料。
他不僅閱讀中文資料,還憑藉自己紮實的英語基礎,閱讀大量英文文獻。
遇到英文專業詞彙,他就藉助詞典和之前積累的知識去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英語醫學詞彙量不斷增加,閱讀英文文獻也越來越順暢。
除了閱讀資料,周子文還積極參加各種醫學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只要得知有相關活動,他就想盡辦法報名參加。
在講座現場,他全神貫注地聆聽專家們的講解,認真記錄下每一個關鍵信息。
講座結束後,他總會抓住機會向專家提問,與他們交流自己的研究想法。
這些交流讓他受益匪淺,專家們的見解和建議爲他的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
在與一位研究衰老機制的專家交流後,周子文受到啓發,開始關注細胞自噬與長壽之間的關係。
他發現細胞自噬是細胞內的一種自我清理機制,對於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關重要。
如果能夠調控細胞自噬的過程,或許就能延緩細胞衰老,進而實現長壽的目標。
爲了深入研究細胞自噬,周子文決定在學校的實驗室裏開展一些初步的實驗。
他嚮導師和實驗室申請使用相關設備,並得到了支持。
雖然實驗室的設備有限,但他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方案。
實驗過程充滿了挑戰。細胞自噬的研究需要精確的實驗條件和複雜的操作技術,周子文在實驗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
實驗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數據波動較大,難以得出準確的結論。
但他沒有氣餒,他仔細分析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查找可能存在的問題。
他不斷調整實驗條件,改進實驗方法,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終於逐漸掌握了實驗技巧,實驗數據也開始變得穩定可靠。
在研究細胞自噬的同時,周子文也沒有忘記家庭。
他會在忙碌的間隙,陪孩子們玩耍,給他們講有趣的故事,教他們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
他還會和陳巧依、陳詩英、沈招娣一起做家務,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快樂。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前進的動力,每當他在研究中遇到挫折時,家人的鼓勵總能讓他重新振作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