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商议 作者:砌墙的鱼 于是王青辰将事情前前后后地解释了一遍,王友富和杨氏对于儿子与夏家定下亲事的事情也算是了解清楚了。其实,王友富和杨氏也不见得是对于夏家小姐有什么不满,主要是他们对于事情的前后经過不仅沒有参与,就是之后知道的也不多,仅仅是从儿子的心裡知道了一下大概而已,所以心裡难免会着急担心,這会儿亲自听儿子解释了一番,他们也沒有要反对什么的,相反還松了一口气。 了解了事情经過的王友富和杨氏也就安心在儿子這裡住了下来。那边夏府的人在知道了王青辰的父母過来京城這边的消息之后,就赶紧约了王青辰父母過府商量两家的亲事事宜。 对于要去夏府商量亲事這件事情,王友富和杨氏還是做了些准备的,毕竟他们总不能丢了儿子的脸面不是?更何况這夏府的小姐以后可是要嫁到他们王家的,他们总不能让夏府的人看轻不是?而王青辰一开始還有些疑惑呢,在知道了王友富和杨氏的想法之后,劝說了两句,不過王友富和杨氏显然沒有听进去,王青辰见此也就沒有多劝說了。 于是,在考虑了方方面面之后,终于准备好了的王友富和杨氏总算是跟着儿子出发了。不過,尽管王家這边做了准备,但在真正来到夏府之后,心裡的震撼還是很大的,依着夏府這样的门第,就算是他们做再多的准备也是徒然啊!甚至就连之前备好的礼什么的都觉得有些舀不出手了。王友富和杨氏两口子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了,好在王青辰還是很镇定的,两口子一看儿子镇定的样子,倒是淡定了不少。 对于夏府這边来說,自家的女儿以后可是要嫁到王家的,所以他们对王家人自然是极热络的,断不会让王家人不自在的。 王友富和杨氏除了在一开始时显得有些拘束外,之后倒是不那么紧张了,对于两家的亲事也发表了一些看法。 由于两家的孩子都不小了,所以两家都有意今年就成婚,這一点上是沒有异议的。只是两家相距甚远,這成婚的地点倒是有些纠结了。夏家這边是希望女儿能够在京裡完婚,而王家却是觉得自家儿子娶媳妇,自然是要在他们王家村不是?两家似乎都有理,一时沒個定论了。 最后還是王青辰、夏文涛参与了进来,两家才最终把成婚的地点定在县城,正好夏文涛的舅舅家是在县城,到时候新娘子可以从县城发嫁。而王家這边则是觉得,人夏家都這样让步了,县城裡家裡可是比离京城近太多了,于是也就同意了。甚至王友富還考虑着可以在县城买栋宅子,给儿子成婚用。 成婚地点也是决定下来了,至于成婚的日子,虽然两家都同意今年成婚,但是這成婚還是要挑個好日子的,這個一时半会儿還决定不了。至于其他的一些方面問題倒不是太大,毕竟王家的家世摆在那儿呢,夏家总不会提出让王家为难的事的。于是,這场商讨两家都是很满意的。 商讨完了成亲的事宜,最后,夏夫人拉着杨氏去了内院,還喊来了女儿夏晚莛,也让她過来见见未来的婆婆,顺便也是安杨氏的心。 說到要见未来的儿媳妇了,杨氏倒是显得比夏晚莛還要紧张。当然了,夏晚莛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就是了,夏晚莛在之前知道了家裡把她许给王青辰的时候,心裡如翻倒的五味瓶,真是什么滋味都有,想着自己在那個人面前出的丑,顿时恨不得以后不见那人了才好。夏夫人害怕女儿不满意王青辰,私下裡還跟女儿好好谈了谈,同时又给王青辰說了很多好话,倒不是夏夫人本身很认同王青辰,而是既然夏家都已经决定要把女儿嫁给王青辰了,自然要让女儿心底也是愿意的才好。 夏晚莛听了夏夫人的话后,也是很满意的,虽然心底還是有些羞于面见那個人,但是嫁给他好像也還不错。夏晚莛沒有不愿意的意思,夏夫人也就放下了心来。 這会儿要面见未来婆婆了,夏晚莛自然也是跟每一個待嫁女子一样,紧张的不行,就怕自己一個不注意的地方,让未来婆婆不喜。 当然了,這些害怕担心在见到了杨氏之后,就沒剩多少了,娘亲說的不错,王家人是好相处的。于是,夏晚莛不也不拘束了,很是落落大方了起来。而杨氏在看到了夏晚莛之后,心裡之前的担心就沒有了,她对這個儿媳妇還是很满意的,看来儿子的决定還是很不错的。 杨氏满意地点点头,那边夏夫人心裡很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說自家的家世可是比王家好太多了,可是女儿以后嫁到婆家会不会過得好可是跟這個一点关系都不会有的,女儿能够讨婆婆和丈夫的欢心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女儿以后在婆家立身的根本,如今女儿已经是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了。 待王友富和杨氏跟着儿子从夏府回来后,两口子的心裡已经沒有什么担心的了,亲事已经谈妥了,而且這儿媳妇他们也是满意的。不過,两口子也沒有急着回去,這会试的榜单眼看着也快要出来了,两口子想要第一時間知晓儿子会试的结果。 王青辰对于王友富和杨氏的决定自然是乐意的,他想着乘着這個机会,可以带爹娘在京裡好好玩几天,毕竟平常在家裡他们可是很忙的,很难抽出時間轻松轻松的。 在王青辰带着王友富和杨氏在京城這边游玩了两天之后,会试的榜单就出来了,遗憾的是,王青辰并沒有高中,不過,赵诚和夏文涛两人的名字到是在榜单上的,赵诚的名字排在第八十二個,而夏文涛的名字赫然排在了第三位。 王青辰对于這样的结果倒是沒有什么难過的,之前他就有料到過這样的情况,而且他本身也不是非要考過会试不可的,所以他還是一派淡然的样子,倒是王友富和杨氏有些失落了。 至于夏府那边在知道了這個结果之后,除了夏夫人有些遗憾外,夏老爷和夏文涛倒是沒有多少遗憾什么的,毕竟王青辰的年纪摆在那儿呢,這次不行,還有下次不是? 会试之后,赵诚肯定是要留在京裡等着殿试的,至于落榜的王青辰倒是沒有什么必要再留在京裡了。 王友富和杨氏两口子在失落之后,倒是也想好了,既然儿子落榜了,那底下就全心给儿子准备成亲的事宜吧!当然了,在离开京城前,王友富和杨氏两人忙着請了媒婆去夏家换了庚帖,在請人合過并无不妥之后,两口子给夏家送去了定礼。之后两口子又去了京城城外的一家寺庙裡請了大师帮着挑了几個好日子,然后請了媒婆一起,去夏府商量起了婚期。 夏夫人和夏老爷看着大师给挑的几個好日子,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要挑哪一個了。倒是夏老爷想到了儿子的殿试,于是提议道,把婚期定在殿试之后。殿试之后也只有两個好日子,倒是好選擇多了。 婚期订好了之后,王家人也就不在京裡多留了,收拾着准备回去王家村了,回去不仅是要准备儿子的成婚事宜,還要在县城买栋宅子,時間也是很紧的。 离开之前,王青辰在京城這边交到的好友都纷纷邀請了他出去聚会什么的,在连续了几次之后,才放王青辰回去。 待王家人离开京城這边之后,夏家這边也忙活了起来。夏老爷和夏文涛忙着要参加殿试的事情,夏夫人忙着给女儿备嫁妆,而夏晚莛则是忙着绣嫁衣什么的。 夏晚莛要绣的东西還是很多的,夏夫人自然舍不得女儿辛苦,因此除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之外,其余的都是找的绣娘完成的。 当然了,夏晚莛除了要忙活這些东西之外,她還要跟着夏夫人学习如何操持一個家,如何做人家的儿媳妇,如何和妯娌相处等等。夏夫人以前总觉得女儿還小,等到女儿大了再教女儿這些的,拖着拖着就拖到了女儿這般大的时候了,這会儿女儿都要成亲了,夏夫人真真是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塞进女儿的脑子裡。好在王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倒是沒有什么内宅方面的东西需要教导女儿的。 那边,王青辰和爹娘一起回去之后,就赶紧去跟老爷子和老太太說了這门亲事。老爷子在听二房說了這亲事之后,高兴地赶紧给祖宗烧了香,告诉他们這個好消息。至于老太太,她之前也就知道了有這么個事,這下子得到连婚期都定下来的消息之后,那脸上真是笑开了花。沒想到自己這一辈子都是庄户人家,临了却是能够有個高门大户人家女儿做孙媳妇,這估计在整個青山镇上都是头一份的,這下子可是扬眉吐气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