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未被抓捕
小王更加认真的样子。
在基层警界有句话,叫做警察不做刑警,做刑警不做技术刑警,而技术刑警指的就是刑科中队裡的痕检,现勘,毒检等等。
其原因,就是因为做技术刑警的,许多时候其实還要充当普通刑警来使用。该出现场的时候要出现场,该跑腿的时候要跑腿,到抓捕罪犯不够人手的时候,首先被抓捕的就是技术民警。
小王以前也挺喜歡念叨這句话的,但在江远来了以后,小王同志就意外的发现了一個现象。
江远自从开始做指纹以来,就再沒有被“抓捕”過。
刑警队的活是忙不完的,尤其是有命案的时候,大队长都能跟着大家三天三夜的不睡觉,普通民警能抽空打個盹,梦裡都能笑出来。
但是,江远是雷打不动的坐着办公室。甚至连带着小王,只要跟着江远的时候,都沒有被抽调過。
更令小王意外的是,并沒有哪一级的领导为此下令過,但不管是刑科中队内部,還是其他几個刑警中队,哪怕是平时很喜歡顺手牵羊的几位,都像是有什么默契似的,从未就普通工作调用過江远。
其实不用谁去說,小王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因为江远能用指纹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
有這份本事,哪個中队的中队长,不說以后免不了要求到人家這裡,就是不在乎人情世故的,也不好意思顺手牵走江远。
在警队裡,级别有体现级别的地方,年龄资历有体现年龄资历的地方,但根子裡,大家最看不起的业务,又是大家最无法摆脱的道理。
一句话概括,你也破案,我也破案,谁又能比谁高贵呢。
自然是能破案的比不能破案的高贵。
小王是想做一個高贵的人的。
小王正襟危坐,死盯着江远的操作。
他看着江远画特征点,自己就在腿上画,试图搞明白江远的思维逻辑。指纹比对,很多时候,比的就是思维逻辑。
一個断点,可能是特征点,也可能是图像裡的噪点,或者是捺印时的不完整处,最终如何判断,是非常考验思维的。
简单的指纹,怎么做都沒关系,但遇到疑难的指纹了,首先就要在脑海中构建出足够多的內容来。
“跑一下看看。”就在小王思维澎湃之际,江远结束了标注,将之丢给软件匹配去了。他也是看小王在看,所以才特别說一声。
小王不由一愣,道:“标完了嗎?”
“恩,标了十几個,应该够用了。”
“這可比纵火案那次的轻松了。”小王随口来了一句。从他的角度来看,今天的指纹和纵火案的指纹都是超级难度的。单从学习的角度来說,小王還准备跟着江远再学一個星期呢。
然而,江远只是不到半個小时的時間,就将第一轮的标记完成了。
這时候,也听江远笑了一声,道:“那肯定,纵火案的指纹可能因为烧過的原因,很多细节都看不清了。提取的也不太好。”
后一句才是他真实的吐槽。县局的條件不好,不是哪一块的條件不太好,而是哪哪的條件都不太好。
单位的电脑,发出吱吱嘎嘎的叫声,
小王的关注点就不在這裡了,他回忆了一下刚刚看過的江远标注特征点时的细节,只觉得自己满脑子浆糊,像是刚刚参加了一次数学考试,明明選擇题都写完了,但跟同学对题的时候,却又回忆不起自己的答案了。
江远顺着软件给出的列表,一個個的核对着指纹。
小王整理了一下心情,跟着江远的步伐,慢慢的看下去。
他還沒看到一半,江远刷的一下,又换了一個指纹。
显然是刚才的指纹已被排除了。
小王皱了一下眉,再跟着江远看下第二個指纹。
未半,中道即止。续,又止。
小王揉揉眼睛,只觉得两眼困酸,内心疲惫。
這种感觉,就像是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卷子,很认真很认真的状态,听到一半,就听老师說“下面的很简单,就不讲了”……
小王重新抬起头来,目光坚定,神情坚强——身为一名成年人,而且是光荣的人民警察,小王自问已变的无比强大!
“比中了。”江远将第六個指纹重新核对了一遍,不由拍了下桌子,起身伸了個懒腰。
小王的嘴角不由绽放出笑容来,一点点的绽放着:“這就比中了……可太好了。”
江远则是松了口气。
還好留下指纹的這位是個惯犯,否则,只有這一條线索的情况下,還真的很难锁定对方。
“蔡斌……這人因为偷电动车,被刑拘過三次了。”江远扫了一眼记录,颇为惊讶:“都被抓了三次,偷电动车的手法,依然是暴力开锁,一点进步都沒有啊。”
“进步了以后升级偷摩托车嗎?”吴军听到指纹比中了,也過来看了一眼,道:“這种人犯罪升级,更倾向于团伙犯。尤其是坐過牢以后,更容易這样。”
江远回忆了一下看過的视频,道:“他這個不像是团伙犯,每次都是偷一辆车就走,偷走的车的价值也不一定高,也沒有同伙接应……”
“可能沒有哪個团伙要他吧。”吴军淡定的打断江远的话。
小王莫名同情的看了一眼电脑屏幕,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缓缓道:“如果不是江远的话,应该也沒人抓他。案值太低了,线索也少。”
江远只当他是夸奖,甩手打电话给魏振国和牧志洋。烟头要做dna,不知道要排队多久,先抓一個是一個。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国民法医更新,第三十八章未被抓捕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