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全家总动员 作者:慕流苏 当前位置: 老梁头气的說不出一句话来,谭氏悲痛着骂:“作死的,你個沒良心沒担当的,我們這么多人都還不上,你大哥他一人就成?狠心的,就眼睁睁看着你大哥下大狱?他再浑,和你们骨子裡淌的是一样的血!” “爹啊,娘啊,曦丫头都說了,那祸事是大哥挑的,那二百两银子是他收的,這些年他打理铺子,依他那雁過拔毛的性子,手裡多少也攒下些私房。三百五十两银子对咱,那是天垮下来的大事,对大哥,那可就不一定!”梁俞林一边哭,一边把這些年梁俞驹背着老梁头和谭氏,克扣铺子裡银子的事儿,抖出一大半。 老梁头和谭氏又惊又气,一屋的人都惊得睁大了眼,梁俞忠涨红着脸說不出话来,梁俞洲却是气的脸红脖子粗,粱礼胜几個却有些为父愤愤不平。 “爹啊,儿子說的是大实话,大哥就是那麦芽糖,你不挤它不出,你得照死裡挤才成哈!咱這一大家子为大哥,卖粮食卖牲畜的,添個一百多两进去,够仗义了!往后都要勒紧了裤袋過穷日子啊,再给多背個三百多俩的债,你儿子我就要带着你孙子跳河去啦!” 梁俞林在前面哭得伤心绝望,杨氏和梁礼柏跟在后面满地打滚,大呼着:“不活了不活了……” 老梁家饭堂顿时炸成一锅粥,热闹的不得了! 這事一直闹了一上昼,临近晌午才终于平息下来,老梁头最终做出了让步,同意以梁俞驹的名义,去借那三百五十两银子。 当天下昼,老梁家人兵分几路,都被打发出去找寻筹措银子的门路。 梁愈林常跑长桥镇,结识的人要多些,老梁头就打发了他去镇上的市集,负责打探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买卖情况。鉴于梁愈林之前的不良表现,谭氏命梁愈忠和粱礼胜同行,起协助和监督作用。 梁愈洲梁礼智叔侄俩,负责接头镇上和附近村子裡的牲口贩子,屠夫。 老梁头也沒闲着,村裡有交情的几個老兄弟家,老梁头逐一登门,就连裡正那,老梁头都带着薄礼去拜访了。 梁礼辉照旧,待在自己屋子裡温习书本。 谭氏带着梁愈梅,把金氏和杨氏屋裡,给翻了個底朝天。因为锦曦的话和梁愈忠的态度,孙氏這回破天荒的被幸免查抄,锦曦猜想,還有一点就是谭氏对孙氏屋裡那点家当,一清二楚,查抄也抄不出什么值钱的来。 而杨氏屋裡就不一样了。 前屋裡,谭氏的骂声和杨氏的哭声,就沒停歇過。 后院這片,孙氏带着锦曦姐妹,也沒闲過。 秋日裡光照好,孙氏拿大簸箕晾晒花生绿豆等农作物,又屋前屋后的洒扫。洒扫完了,谭氏又吩咐她给后院的菜浇水,接着喂猪喂鸡。 烧完晌午饭,下昼,杨氏被谭氏强行打发回了娘家。金氏照例去铲猪圈,谭氏又让孙氏带着锦曦姐妹去折棉花杆,折断的棉花杆子,用稻草捆成一小摞柴禾,再码放到柴房裡去。用的时候,只要用烧火棍挑起那捆在外面的稻草,直接往灶裡塞就成,省事是省事,可這折断和捆的過程,却很累。 “娘,我听礼青哥說,奶和小姑上昼在二妈屋裡,翻出几件好衣裳料子,還有几十文钱。奶全给拿走了,說是庄户人家,不作兴那样的好衣裳,要拿去当当,二妈哭得像割了肉似的。”后院柴房裡,锦柔小手笨拙的帮着锦曦捆稻草,将她晌午吃饭时,从梁礼青那听来的,拿出来跟娘和姐姐分享。 孙氏对此沒什么惊奇,手上活计丝毫不耽误,只道:“你奶那眼裡,揉不得沙子。” “娘,奶這個时候,怎把二妈打发回了娘家去?”锦曦有点不解:“奶不会是想让二妈回娘家去,帮着打秋风吧?” 孙氏动作顿了下,神情有点不自在:“你奶的盘算,那哪晓得呢!” 婆家欠着债务,打发媳妇回娘家捞去,被人传出来,谭氏那脊梁骨也要被戳穿。 “你奶做事,精明着呢,你個小孩子家的能琢磨到,她铁钉也能!”孙氏接着又道,這也就是說,谭氏是拿捏住了杨氏,有把握杨氏不敢往外嚼。 “娘,奶咋只打发二妈一個人回娘家打秋风呢?不還有大妈和你嗎!”锦曦用聊天,来打发折棉花杆的枯燥和劳累,锦柔在一旁竖起耳朵听。 “你大妈娘家离這远着哪,从我嫁入老梁家,就沒见她和那边来往過,听她自個說,娘家那边也沒啥亲近的人了!至于我,你们噶婆家在那山后面哪,一来一回沒個三两天是不成的。” 提到了孙氏的娘家,锦曦干脆就多问几句。 “娘,你也有三两年沒回去過吧?想回去瞧瞧不?” 孙氏动作停下来,将一缕发丝掠到耳后:“想又能咋样,自打你们嘎公過世,那家裡就大不如从前,你们嘎婆一個妇人家,要拉扯你们小姨和舅舅,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哪還有功夫来顾我這外嫁的闺女?何况,我嫁到了山外,吃得饱穿得暖,你嘎婆也不用挂念!” 孙氏话虽這么說,可锦曦明明瞧见她脸上稍纵即逝的黯然。 “嘎婆沒功夫来看娘,娘可以带着爹一起去看嘎婆和小姨舅舅他们啊!”锦曦道。 “姐姐你說的這,行不通咧!”锦柔插腔:“姐姐难道忘了,大前年正月初二,爹娘带咱姐妹去山那边给嘎婆拜年,牛车在山路上受惊,一只木轱辘滚不见了,咱半路折回来,奶那顿训的!過后嘎婆打发了小舅来家裡,小舅都跟着吃了挂落!” 锦曦恍然记起,前身记忆裡,的确有過這样一件事。那回木轱辘滚不见了,孙氏熬了一個冬天的夜,给娘家弟弟妹妹做的几双新鞋子,都放在一只包袱裡,那包袱也给弄丢了。 读的,請记好我們的地址:,下载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