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蓋新房
初八一大早,王皓讓王明義跟他老子王建國先去找了社區的負責人,也就是以前王泥灣的村長,現在前灘街道的王泥灣社區主任王根生,自己則去了祖屋那邊。
祖屋裏,王永平跟王永強等幾人一早就在堂屋裏守着,見王皓進來,王永強只是點頭打了聲招呼,說皓皓來了,你爸他們人呢?
“去根生那邊了,估摸着一會兒就來,再等等吧。”衆人聞言點了點頭也不急着。
倒是邊上王永平有點耐不住性子,臉上滿是興奮地拉着屁股底下的長條凳湊到王皓身側,說咱們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動工搬遷了?
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底,新區徐克平那邊公佈了5各街道的規劃方案,以及整體平移搬遷的計劃之後,王泥灣這邊就一直鬧得很厲害。
要說新區裏面哪個村搬遷的條件最成熟,那肯定是王泥灣這邊無疑,一個方面是距離近,按照新的規劃方案,淺灘街道這一片,環繞前灘最近的宅基地,基本上都是王泥灣村的,也就是現在的王泥灣社區。
另一個方面,因爲王泥灣這邊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戶均一畝大棚的推進工作,而且還有一小撮人在前年,也就是98年下半年的時候就已經喫到了蔬菜大棚的紅利。
所以在去年年底蔬菜大棚的分紅結束之後,整個王泥灣社區這邊,超過一半的人家基本上都達到了年均收入接近2萬的水準。像王永平跟王永強他們這樣的少數一部分人,連續兩年的蔬菜大棚分紅,甚至已經超出了3萬。
老話說得好,馬瘦毛長,錢多嗓門大,眼瞅着搬遷的方案已經下來了,衆人自然都在叫囂着趕緊搬遷蓋新房子。
但是去年年底因爲東洪集團這邊一直在忙着搞工程建設和擴大旗下各大公司的規模,所以王皓一直主張壓着這個事情,等條件更成熟了一些再說。
結果等到下半年12月份,跟王泥灣社區緊鄰的李灣社區那邊,有不少家底厚實的住戶竟然已經提前動工,在新的宅基地上開始蓋樓以後,這個情緒頓時就一下子壓不住了。
最後還是老村長王明義放了狠話,誰要是不講組織性,先拆屋蓋房子,那到時候就別怪大傢伙不講仁義,把你自個兒丟一邊去,這才平息下來。
不過正月初七一過,王皓也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是再不能繼續壓着了,想了想,還是讓王明義他們今天把衆人召集起來開個會,商量社區怎麼規劃,宅基地怎麼分配,以及新房子怎麼蓋的問題。
所以祖屋裏,王皓瞅了瞅王永平臉上一臉急切的樣子,立馬就笑着說:“永平叔,這就耐不住了?我可是記得前段時間,你還跟我們說先不急着,等再攢一年錢,後面蓋別墅來的。”
聞言,王永強嘿嘿笑了笑。
“還不都是李灣那夥子人給鬧的,你說他們吧也就去年上半年開始種大棚,加上下半年那一茬,手裏撐死了也就有個萬把兩萬塊錢,嘚瑟得跟個什麼東西似的。”
“聽說家家戶戶都想蓋樓房,門前屋後圍院子,整的人這心裏癢癢的,前幾天,就正月初二那會兒,我不是去他外婆家,人問我們王泥灣這邊的房子到底什麼時候動工。”
“我琢磨着,要是再等上一年,怕不是得給人笑話死。好賴咱們這個蔬菜大棚也是第一個乾的,難不成還比不上他們那幾個丘八,再說了,這手裏有錢了,誰還不想住樓房麼是吧。”
說完,王永平從口袋裏掏了包煙出來,還是10塊錢一包的紅雙喜,好煙呢!
見他給四周的衆人都散了煙,不一會兒就見了底,王皓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確實不一樣了。
以前別說10塊錢一包的紅雙喜,就是2塊錢一包的估計王永平都沒這麼大方,現在散煙的時候,那可是眉頭都不帶眨一下的。
不過這傢伙也確實有這個底氣,畢竟兜裏有了閒錢,做人做事說話,那精神氣都不一樣,聽說正月初一出天方那會兒,這傢伙一口氣就在家門口點了五六個煙花筒,這陣仗,比往常人家新媳婦進門也不差了,甚至猶有過之。
一個煙花筒,隨隨便便小二十塊錢,一口氣放了5個,就一根菸的功夫,擱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過話說回來,像王永平這樣的,王泥灣這邊還有不少人,至少第一批38個蓋蔬菜大棚的人都差不多,甚至有不少人原本家底就厚實的,條件甚至比他還要好。
一方面,一年半多的蔬菜大棚,純分紅收入,不敢多說,三茬菜賣出去,拿到手小3萬塊錢是有了,即使沒有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在2000年這會兒,3萬塊錢如果不考慮精緻的裝修,一棟兩間兩層的土二樓就算是到手了。
另一方面,雖然是農村裏的房子,但是按照東洪新區的拆遷方案,也是要按照房屋情況折價做補償的。
因爲王泥灣這邊本身就是東洪集團的總部所在地,所以當初王皓跟徐克平商量完之後,直接就把王泥灣這邊的補貼份額給攬了下來。按照平均的房屋價格,折價後幾乎各家各戶都能得個萬兒八千塊錢的搬遷費。
而像王永平那樣的情況,家裏本身就蓋了樓房,雖然沒有裝修,但是好賴也是兩層樓的規格,所以在補償款上也要多一些,具體的會按照房屋的情況進行折算,但是不管怎麼說,小兩萬肯定是跑不了的。
這麼一來,兜裏差不多就有了四五萬的存款。而王永強跟王永平本身還是王泥灣農貿公司那邊的正式職工,雖然乾的是最基礎的值日工作,但是一個月下來少說也有個幾百塊錢,這一年半下來,怎麼也攢個幾大千了。
另外就是家裏沒蓋上大棚的其餘的田地,去年因爲王皓讓王明義在村裏動員過,種不了糧食就種菜,種出來的菜只要符合要求,公司裏都統一收購。
一年下來雖然不多,但是幾畝地下來,萬兒八千斤的菜還是有的,這一來二去又是幾大千。
就這麼林林總總,雜七雜八地加起來,誰兜裏沒個五六萬的都不好意思開口。兜裏既然有了錢,那蓋房子當然就成了頭等大事。
祖屋裏。
衆人坐了約莫十來分鐘,中途還有人不斷過來,很快堂屋裏就滿滿地擠了百十來號人,外面的打穀場上也站了百多個,黑壓壓的一大片,各家各戶當家的算是全都到齊了。
等王建國他們三個人過來的時候,衆人不約而同地就齊刷刷站起來。
“喲,這麼多人!”
“都等你們,趕緊的,咱王泥灣今天商量的可是頭等大事。”
“我看要不就在打穀場吧,敞亮,裏面地方小,也擺不開這麼多人。”
祖屋裏,王明義跟王根生王建國三個人對視了一眼,又低頭商量了一陣,隨即就決定把開會的地方改到了打穀場上。
很快,衆人搬凳子的搬凳子,挪位置的挪位置,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在打穀場上以祖屋的大門爲中心,裏三層外三層地圍坐成一個扇形。
站在祖屋差不多都有膝蓋那麼高的厚木門檻上,王根生手裏拿着一個擴音的喇叭說了好一通,衆人在下面起鬨,整個打穀場嘈雜得不行。
王明義一看這個情形,要是就這麼個搞法,今天怕是開一天會也解決不了問題,立即就一巴掌把王根生給呼到了一邊,從他手裏接過喇叭喊了一嗓子。
“行了,都別吵了!”
“誰再嘰嘰喳喳個不停,回頭抽籤把你放最後一個。”
一下子,打穀場立馬就安靜了下來。
邊上王根生也是一臉的哭笑不得,他倒是對王明義沒什麼意見,能有意見麼,借給他倆膽子都不夠。
從輩分上講,他比王明義晚了整整一輩,從關係上來講,王明義是他親大伯,王明義一不高興,自個兒腦殼上就要長包了。
打穀場上,見衆人終於安靜下來,王明義這才把手裏的喇叭還給侄子,王根生接手裏趕緊的就直奔主題,也不廢話了生怕邊上王明義又給他來這麼一下子。
實際上,關於王泥灣社區整體搬遷平移的方案是早就已經定下來的,社區裏也沒什麼意見,現在要決定的是搬遷的方式問題,以及宅基地的分配問題,另外就是什麼時候開始動手。
作爲蔬菜大棚項目裏邊第一個喫螃蟹的,王明義心裏多少還是有些驕傲的,知道將來前灘那邊開發起來,王泥灣這邊無論是地價還是條件都會成爲整個東洪最好的地方,所以搞新社區建設,他也不敢掉了王泥灣的面子。
所以當初方案出來之後,他跟王建國還有王皓他們就商量了很多次,一共形成了兩個方案,今天開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確定方案。
很快,王根生立即把兩個方案的情況都介紹了一遍,接下來就是投票了。
兩個方案裏面,第一個方案是集體搬遷,房型採用東洪房地產開發公司那邊提供的公寓樓型,也就是住宅樓的方式,全部蓋成大套房,當然,有地也不可能讓你隨便想蓋多少就該多少,一個是得有錢,另外一個就是要符合東洪新區制定的人均住宅面積標準。
如果超標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自己掏錢出來,通過商品房的交易方式買。
這種方式對於東洪集團來說當然是有力的,既然是蓋住宅樓,那肯定有盈利的空間,多餘的房子完全可以攥到手裏放出去交易。
不過王皓也不敢自己拍板,畢竟涉及到全村的意見,再說了,他心裏其實是更傾向於第二個方案的。
而第二個方案,同樣是集體搬遷,不過房型全部要蓋成獨棟的,不是農村裏那種土二樓,而是小洋樓。
無盡的昏迷過後,時宇猛地從牀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
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後,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後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纔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麼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着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牀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
,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麼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牀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後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鑑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後一本你是怎麼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
爲您提供大神大胖墩墩的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
御獸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