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腊八社戏 作者:沐双 苏青黛有個毛病,对于不上心的事情总是容易忘记。 所以,一转身,答应给刘月萍画画的事情,她就忘了個干净。 這日午饭的时候,刘月萍果然就随着阿英到了六年三班的教室。刘月萍在窗户外张望,就有一些男孩子开始看她。 在清河小学,刘月萍长得還算漂亮,加上家裡在当时算是富有,穿衣打扮就讲究些。比起苏青黛姜晓她们這些假小子,梳着公主头的刘月萍算是個扎眼的。這样一来,学校那些男孩子自然注意她要多一些。 那刘月萍见三班的男生都看她,眼睛裡露出一丝得意来。不過在看到苏青黛仍在吃饭,就有些不高兴了。她大剌剌地走进了教室,径直走到了苏青黛的面前,在苏青黛的座位旁边敲了敲她的桌子。 苏青黛原本吃得好好的午饭被人打搅了,心中很是不爽,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而那刘月萍却是装作沒有看见一般,笑着开口:“听阿英說你准备给我画像?那好,今天中午我沒有事情要忙,你可以给我画。不過要快点,一会儿就要上课了。”那声音娇娇俏俏,不大,却也让整個教室安静就餐的同学都听到了。 苏青黛本就不待见她,听到刘月萍這话,顿时就火了。 敢情你還是個蹬鼻子上脸的啊?谁乐意给你画了不成?真以为自己是千金大小姐?! “有劳刘大小姐得空来我這裡溜达,不過很可惜,本人正在用饭,暂时沒有空。至于画像的事情,若不是阿英求到我這裡来,我是不会画的。我卖的不是你的面子,是阿英的面子。” 声音清脆,那些竖着的耳朵都听到了。一旁的李皖如更是很不客气地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這话显然是甩了刘月萍的脸子,她顿时面色通红,站在教室過道裡手足无措起来。 苏青黛在心中嗤笑:就這点本事也敢来朝我叫嚣,真是不自量力。可再转念一想,自己堂堂一公司经理,年近三十,居然会和一個十二岁的小女孩子较真,也真是出息了。可惜她不是圣母,本就不乐意和刘月萍這种爱算计的女生牵扯,若不是阿英,她哪裡会理会? 這個时候姜晓悄悄拉了拉苏青黛的衣衫,有些担忧地悄声說道:“青黛,她哥哥是刘龙……” 刘龙?苏青黛的眉头皱了皱,并不太明白姜晓這個时候提刘月萍的哥哥是为什么。她对于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似乎沒有听過。 “就是那個‘霸王龙’啊,现在在清河中学上初二的,原来還欺负過你和你哥哥的那個,你怎么就忘记了?我听我姐姐說,那個刘龙现在是個混混,不念书,专门逃课和人打架,還是拿着家伙的,好像和县城裡一個什么帮派扯上关系了,你還是别惹恼刘月萍,不然当心她哥哥来找你麻烦啊。”姜晓见苏青黛一脸迷惑,急了,悄声解释道。 過了一二十年的事情,苏青黛哪裡還记得這么個人?但是听着“霸王龙”這样的名字就知不是個好人,既然是個混混,自然是不怎么讲道理的。苏青黛倒不是怕他,只是听姜晓這么一說,想起自己有哥哥妹妹,若是惹下了麻烦,有可能会让哥哥妹妹受欺负。 苏青黛自重生之后就异常地护短,也许是那一世因为亲情的缺失,让她在這一世有些患得患失。生怕再来一次失去亲人的痛苦,宁可她受些委屈,也绝不能让人欺负了自己的家人去。 只說现在苏青黛听說刘月萍的哥哥是個混混,她就考虑着服软了。 再一侧头,看到刘月萍的眼睛裡含着泪光,果然是泫然欲泣,我见犹怜。而三班的男生集体注视着苏青黛,仿佛她欺负了小女孩一般。 苏青黛自然是不敢惹众怒,心中却已经恼了。那刘月萍也有些手段,居然知道装可怜来博取同情心。看周围的人看向自己时一脸不善的眼神,苏青黛冷淡地笑了笑,瞥了刘月萍一眼,叹了口气,快速地拿出速写本,示意刘月萍坐下来。 画完了之后,苏青黛撕下画就递给刘月萍,随即低下头继续吃饭,不再理会刘月萍。 刘月萍拿過画一看,满眼的惊讶,随即是无法掩饰的嫉妒。拿着画的手捏得死紧,回過头看了苏青黛一眼,她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就這么走了?真不懂礼貌,连声谢谢都不說。”李皖茹小声嘀咕了一句,她和刘月萍是一個村的,经常听村裡的妇人嚼舌根,所以对于她家的事情也是听說了一些,知道她妈妈在外面干的什么,自然对這個人就有些反感。 况且她就是见不得刘月萍做作的样子,总是說她爱装。苏青黛自然是知道的,所以除了劝两人不与刘月萍来往之外,也就沒怎么在意。 转眼,十一月就见底了,很快就是腊八。 其实還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苏青黛就躲在家裡不出门玩了,甚至拉着哥哥妹妹在家裡做起了小玩意儿。收集了几日的原材料,她开始带着苏青城和苏青叶diy。 用彩带扎小巧可爱的倒挂风铃,還有拿小竹棍和皮筋做的不用线的风筝,又教苏青叶用彩绳编织手链,加上用山裡采来的黑色野珠做坠子,做出来也是非常好看。 那些东西,在前世的各种精品店随处可见,式样新奇,价钱也贵的离谱。现在虽然材料不全,苏青黛做起来也像模像样。等到东西做出来,连苏青城都說漂亮,直嚷着一定能卖個好价钱。 听哥哥這一說,苏青黛更加卖力,一忙起来就到大半夜,连续半個多月,她们也忙活了不少东西。 紧接着就到腊八社戏了。所谓社戏,就是指腊八节乱弹戏班所演的戏。 腊八是邵乡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每年邵乡各村的人集资,請戏班来演戏。到了腊八,邵乡就成了热闹的场所,不仅仅有祭祀活动,還有社戏可看。腊八开始,在邵乡大镇上,会有庙会,迎神会,马戏,皮影等活动,還可以看到露天电影。 這样的集会,一年只有一次,算是邵乡为数不多的娱乐了。 通常社戏会延续三天,绵延数裡。這种时候,贸易集市也是不会错過的。在社戏期间,各种小贩货郎从各地奔赴過来,百货骈集。村民们会遍邀外乡亲戚,欣喜招待看戏。于是,那三日,整個邵乡的孩子们放假三日,疯玩三天,阖家欢喜。 腊八那日天气還不错,虽然稍微有些冷,但是這并不影响大家兴奋的心情。一大早,苏青黛就让哥哥提着装货的竹篮子,带着妹妹去集市看戏。 三兄妹提着一堆东西到了邵乡镇,虽然才早上七点,各处已经堆满了人。摆戏台的,开货摊的,占地盘的,看戏买货的,四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在走动。 兄妹仨在人群中张望,却找不到一处可以摆摊的空地。苏青黛不由得有些着急起来,眼看着人越来越多,他们要再摆摊已经是艰难。他们是小孩,又拿着易破的风筝,真是寸步难行。 好不容易,苏青城眼尖,找到了一处空地,急忙拿小马扎霸占了去。匆忙赶上来的苏青黛做的底布铺开,将他们带来的那些小玩意摆上。 东西一摆出,一旁有几個小贩就频频瞥眼,虽然沒有說什么,但那热切的眼神,苏青黛看得出来,那几個人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 這個时候,已经快九点了。苏青黛刚刚歇了口气,就听到几声擂鼓的声音,然后是鞭炮声,从镇的尽头走出来一個個穿着特色服装踩着高跷板的人,关帝,包公,龙王,城隍,土地公……各路“神仙”相继走了出来,伴随着孩子们欢呼的声音,鞭炮声不止,一群人朝着神庙走去。 苏青黛知道,已经开始迎神了,看来庙会要开始了。這下,马扎上的苏青城坐不住了,他侧头眼巴巴看着苏青黛。 苏青黛觉得好笑,点了点头,苏青城大喜,扔了马扎就一溜烟小跑,一转眼就淹沒在人群中再也寻不见了。 苏青叶见哥哥跑了,她哪裡還坐得住?也嚷嚷着要跟着哥哥去瞧庙会,苏青黛自然不肯答应。這会儿正是人多的时候,苏青叶年纪這么小,苏青城又有些大條,她怎么放心让妹妹跟着他? 于是,在苏青黛的百般劝說下,苏青叶只能气鼓鼓看着哥哥去看庙会,而她则干巴巴坐着。苏青黛也不忍,只好答应妹妹,下午带着她去看马戏。 风筝和手链都只卖五毛钱一個,风铃做工精细了些,加上样式精巧,一般村裡的人并未见過,苏青黛定位在一到两块。 這些东西摆出来,有不少人来观看。风筝和手链价格便宜,而且漂亮精巧,不到十二点就卖了個干净。還有不少顾客问有沒有货,甚至有小贩悄悄向苏青黛打听在哪裡进的货。 倒是风铃這种东西,村裡人毕竟沒有见過,虽然漂亮,不少女孩子都很喜歡,不时拿眼神瞟那些风铃,可真正出钱买的人并不多。 苏青黛也不着急,眼看着到了十二点,她就抽了一块钱递给妹妹,让她去买吃的。又叮嘱她注意安全,苏青叶顿时大喜,拿着钱屁颠屁颠跑了。 妹妹走了之后,苏青黛开始数他们今日的进账。五十個风筝卖了個干净,加上卖掉了手链四十條,以及七個一块钱的风铃,两個两块钱的风铃,這一下,她们也算是卖了五十六块钱。除去成本,他们应该至少净赚了四十块。 這算是苏青黛在這一世赚到的第一桶金,虽然不多,却已经让她激动不已。 再看看摊位上摆着的一堆风铃,苏青黛在心裡盘算着。家裡的风筝和手链不多了,既然风铃不好卖,那么今日回去就加紧做风筝和手链,尤其是风筝,三分钟就能做一個,除去成本,他们還能赚三毛钱。不過也要担心市场饱和,毕竟买风筝的都是小孩子。 “請问,你這风铃怎么卖?” 苏青黛還在发呆,一個清脆的声音在苏青黛的头顶响起,苏青黛一抬头,就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睁着大眼睛看着自己,而她的手裡,正拿着一個风铃。 发表书评: 上一章: 下一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