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丰盛七村 下

作者:盘古斧
正文 并村的起因,是因为穷,有些村子穷的已经過不下去了,在进入千禧年之后,华国的经济虽有进步,但是大多都是城市带来的GDP,相对而言,农村還是很穷。 哪怕是沿海地区的一些农村,都沒有能发迹起来了,依旧是穷的代名词。 而西北,更加穷。 哪怕如今国府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计划战略,可想要把西部发展起来了,是需要漫长的時間和精力。 丰盛村算是西北农村的一個的特殊,能迅速的富裕起来,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還加宋山這個外挂,才有今天的规模。 可有一句话是這么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丰盛村既然先富裕起来的,自然要带动贫穷的。 這是一种责任。 丰盛村也愿意承担這种责任,但是帮助是有一個限度的,可這点帮助,不能使這些村子脱贫致富。 所以丰盛如果付出更多,那么也就需要一個名正言顺。 這才有了并村。 并村之后,并非是单单帮助,而是丰盛村委会将会的肩负起来了這些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 永山村愿意放弃多年来的名字,并入丰盛,那也是因为永山穷。 现在已经二零零一年了,但是去年永山村的村民年均收入,不足一千五百块,這還是靠近了丰盛,有人在丰盛农业打工都沒办法拉起来的人均收入。 所以永山村才会的愿意并村。 因为他们实在不能单单靠着一腔热血而富裕起来了,所以只能依靠丰盛,可做人都懂的一個道理,你想要得到,就要付出。 沒有任何人有绝对的义务去帮你,你永山村一点都不想付出,就想要丰盛白白的去帮你买致富,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并村,也就是顺理成章了,只有成为自己人,才会毫无保留的去帮助他们的脱贫致富。 “目前你们永山有几個村民小组?多少人口?”宋山想了想,问。 “永山下面有三個自然村,十一個村民小组!” 李永兴回答說道:“但是人口不多,基本都是在山裡面,大概有一千二百多人!” 永山村是一個行政村的名字,下面自然有一些自然村落。 以前是用生产队来算的,但是生产队取消之后,农民集体基本算是一個村民小组,比如丰盛,往日有三個生产队,现在就等于有三個村名小组。 每一個村民小组都有村民代表,這些村民代表将会直接和村委会交涉,层层管理,才能把政策落实到位。 “人口不算是很多啊!” 宋山笑了笑:“你们地理位置倒是有些特别!” “并村可以,但是如果還想要搬村,可能就問題多一些了!”杨光头虽然把很多的事情交给李永兴来谈,但是他還是适当的开口提醒,避免出现一些矛盾,他也想要并村的事情能顺利下去,永山太穷了,能让村民富裕起来,他愿意承担一些的骂名。 并村這种事情,等同于兼并,永山的名字将会消失在歷史之中,一些老人自然会的骂他。 “不搬村!”宋山摇摇头:“永山村的位置虽然特别,但是和平安寨正好对角,把中间整個旅游景区给包围起来了,到时候修一條路,从西面出去了,直接进入了九三五县道之的!” 這是他的一些规划,目前来說,還不算是很成熟,并村之后才会进行,不過他可以给杨光头和李永兴画一张饼。 他们愿意并村,无非就是希望能让永山村富裕起来了,舍名求利,如果看不到利益,那才是真的会造反。 “修路?” 杨光头和李永兴对视了一眼,都能感受到一抹欣喜的光芒。 想要致富,先修路。 這话从来都沒错,永山村是山村,位于半山坡的位置,夹在大山裡面,比之以前沒有打通隧道的丰盛,起码有六七成相似,只是沒有丰盛這么偏而已。 但是也是很少有人来访的,因为进出只有一條机耕路,机耕路旁边還是一百多米高石云潭,交通的不便,导致了這個村子想要致富,艰难的很。 关键還有一点,永山村的人比较团结,很多村子的劳动力都愿意除外务工,才有了收入比较高,可永山村大多都是在村裡面务农。 這才是永山村的人均收入全镇子都偏低的原因之一。 如果能修一條路出来了,对于永山村的来說,那是千秋万代的功业,是能让永山村的老少爷们都感激不尽的壮举。 “宋村长,我們往西走,的确可以走出去,但是山路崎岖,修路起来,十分艰难,可能需要耗费不少!” 李永兴虽很激动,但是還是有几分冷静的,他提醒宋山說道。 “修路是必然的,一代人修不完,两代人一起修,或许一时半会丰盛未必能拿出這么多资金来修這條路,但是必须要有计划,最好一边开工一边筹钱!” 宋山笑了笑:“而且我相信丰盛能承担下来!” 给了一根糖果,他自然是有所求的,他继续說道:“不過有一件事情,永山村可能需要体谅一下!” “宋村长請說!” 杨光头的面容沉重起来了,他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要條件不触犯他的底线,他是不会反对的。 “永山村并村之后,不可能一来就能享受到丰盛之前那些村子的待遇,不是不想一视同仁,而是目前丰盛沒办法承担,比如新房子!” 宋山苦笑:“承建乐家沟,小河村,明山村的這些新小区,已经基本把我們丰盛的底蕴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永山村并村之后,能享受一些的效益,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這事情,你们得和村民们解析解析,丰盛虽富,可地主家也沒有余粮啊!” “這個倒是能体谅!” 杨光头其实一来也不会期望会有這么好的待遇,毕竟他们是半路入伙,而且還是后来才入伙,人家提前入伙的,自然能享受更好的福利,他们未必会有這么好的福利。 但是他還是想要入伙,能并入丰盛,享受到的利益,是来自未来的,更好的工作岗位支配,更好的未来可以期望。 “其实永山村应该学学平安寨!”宋山笑着說道:“你们并入丰盛之后,就等同于平安寨的地位,你们和平安寨在旅游景区完成对角,如果說平安寨是景区的东大门,那么你们完全可以形成一個西大门,当然,這裡面也牵涉很多利益,需要你们和平安寨沟通起来了!” 這個景区,能养活不少人的,而且随着景区二期工程偏向的永山村的位置,永山村反而更有條件。 当然,前提是那條从永山村往西,进入九三五县道的道路能修筑起来了。 “我记得你们的永山村也有不少土族人吧,土族人和我們汉族的文化有些差异,他们生活的地方,倒是有机会增添一些的歷史底蕴!” 宋山道:“平安寨旅游景区肯定会扩大规模,从风景观赏,到游乐区,再到少数民族的生活观赏,可以形成一條链條的,這方面,你们永山能补齐平安寨一些缺陷!” “我們村有一個土村,土村在距离我們有五公裡左右山涧山洞裡面生活了,他们都是土族人,当年听說是从宁回迁徒過来的!” 李永兴眸子一亮:“他们的生活习俗的确和我們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居住情况也和我們有很大的诧异,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這些事情,你们都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宋山轻声的道:“不過前提是并村顺利,并村虽然的确会存在一些矛盾,但是我還是希望你们尽可能說服每一個村民,毕竟這是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宋村长放心,我們会尽力的!” 杨光头的斗志也冉冉升起来了,永山村的好日子是能看得到的,他不希望再去過哪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并村是一件大事情,需要很多工作去做了,面有文件下来,下面就得跑断腿,首先要了解村民意向,另外就要谈條件。 宋山最近也在忙碌起来了這件事情,他希望并村能顺顺利利,毕竟县府和镇府都已经大开绿灯了。 所以他见了永山村的代表,又去见了葛家沟的代表。 葛家沟的代表是葛铮。 村支书兼村主任,已经五十五了,显得更加苍老一下,看去起码六十岁了,手皮很粗糙,皮肤黝黑,头白发丛生,典型的一個老农民了。 “葛老,喝杯水!” 宋山亲自给他端水:“本来应该我亲自去葛家沟跑一趟的,但是最近事情太多了,劳烦你亲自来,有些過意不去!” “沒关系,沒关系!” 葛铮是有些局促了,在葛家沟他是土皇帝,但是這毕竟不是在葛家沟,而是在丰盛,一個让他仰望的地方。 在接到要和丰盛并村之后,葛家沟根本不需要商量,直接就同意了,因为葛家沟更加穷,而且穷得来有沒有一個好像杨光头這么有魄力能凝聚全村意志的村支书。 葛铮虽当了一辈子村支书,但是能力和魄力都一般般,自然比不军人出身的杨光头,永山村虽穷,但是這些年也做出了一些事情来了,但是葛家沟,是真的穷,而且是穷得一潭死水。 并村对葛家沟来說,沒有任何坏处,葛家沟已经有好些年沒有女人愿意嫁进去了,就是因为穷,而且穷的来還沒有什么奋斗的希望。 葛家沟的那些村民会這么认为,這個老鼠都不光顾村子,有什么能让人的图谋的,并了就并了,一点都不可惜。 “葛老,之前应该有人和你们聊過了!”宋山轻声的道:“我知道有些條件对你们不是很公平,但是文件就是這样下来了,只能委屈一下你们!” 丰盛的二期并村之后,本来应该有丰盛九村的,但是最后只剩下丰盛七村,被砍了两個,一方面是规模不足,另外一方面,也是平衡的問題。 好像永山村這些大村,建立一個村子是沒問題的,但是葛家沟,加起来都不够的一百二十户人,独立一條村子,在管理显得有些浪费人力。 所以最终的计划,是葛家沟直接并入乐家沟,成为丰盛三村。 丰盛本村之外,還有六個村子,那就是明山村是二村,小河村是四村,平安寨是五村,永山村是六村。 而通榆镇下的黄石村和黑石村将会融合,建立丰盛七村。 目前的规划就是這样。 “不委屈!” 葛铮是一個小老头,他眼睛溜溜转,干不了大事情,但是有小农民的精明,他连忙问:“葛家沟既然并入丰盛,就顺应丰盛的安排,而且我們和乐家沟相差不過就是两三裡路而已,并入一個村,也好管理!” 說着,他搓搓手,又說道:“不過既然我們和乐家沟融合,那我們是不是也和乐家沟一样啊!” 乐家沟住新房子的事情,能把葛家沟的村民羡慕无数次。 “這個早晚会有,丰盛会让每一個村民都住新房子,但是你们不能要求我們立刻就给你们建啊!”宋山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道:“有付出带有收获,葛家沟以后就是丰盛的一份子,我也希望葛家沟能過得更好,但是這更需要你们自己的努力,只有看到你们的努力,村委会才会考虑给更多的支持!” 他沉稳的說道:“丰盛村委的原则,我們会让每一個村民都過好日子,但是前提是不懒!” 能帮人,不能帮懒人,你自己都不努力,還想要好东西,那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不是說你懒就不管,而是你懒,我們就会改造你。 丰盛就是這么强势。 “這個当然!” 葛铮点点头,他虽有功利性,但是也懂的时势。 一日之后,宋山又见到了黄石村和黑石村的村支书村主任,三四個人,双方谈的倒是還算是不错的。 两日之后,丰建金从县裡面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份落实文件。 又過了一日。 丰盛村在各個村口开始营造一种招牌,這种招牌是以石块打造的,丰盛本村的是一村,一直到七村。 然后丰盛村的村委会也改了招牌,丰盛村将会改为丰盛新村。 虽然只是对了一個字。 但是却能让人看的顺眼多了。 這個新村,不仅仅是村子新,时代新,未来新,更是对那些并入丰盛村的村子的一個交代,单单是丰盛村三個字,代表的是過往的一個村,是不足够的,新村,這就是一种新规模的融合之后的村子。 (:回车Enter)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