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過年就图個热闹 作者:和光万物 正文 热门、、、、、、、、、、、、、、 看着爷爷坚决的眼神,张俊平沒有再劝。 老爷子這一辈子,福享過,罪也受過,什么都看开了,儿孙平安就是福。 爷几個在堂屋裡說這话,外面几個妇女和未出嫁的闺女忙碌着年夜饭。 今年收成不错,就算沒有张俊平的分红,家家户户也都是有鸡有鱼的。 张家的年夜饭更是丰盛。 老爹带着几個侄子捣鼓大棚,赚了不少钱,也沒亏待几個侄子。 鸡鸭鱼肉全都有,用爷爷的话說,快赶上解放前家裡的日子了。 解放前张家是乡绅,不是普通地主,所以日子過得很不错。 很多年轻人,多以前的地主有些误解。 认为以前地主的日子,就是顿顿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 其实這是错误的。 以前,地主家裡,其实吃的還不如现在的普通人家。 那年月,能顿顿有肉的地主,都算是過的比较好的。 大多数地主家,也就能保证吃上白面馒头。 甚至一些地主,连白面馒头都不舍得顿顿吃。 至于說穿绫罗,更不可能,封禁王朝规矩森严,沒有功名的地主,只能穿布衣。 敢穿绫罗绸缎,那就是违制,轻则抄家,重则灭族。 真正能够锦衣玉食的那是乡绅,望族。 乡绅是什么? 乡绅是家裡祖辈出過官吏,或者有功名的人家。 在封建王朝时期,地方上真正当家做主的人不是县令,而是乡绅和望族。 望族又叫名门望族,可以看作是唐代之前世家。 乡绅家裡出的官吏都是小官甚至只是吏员,功名一般也就是进士及第但未入仕。 望族则不一样,家裡最次也得出過四五品的大官,历代都有人考取功名,在官场上打拼。 宋明时期,望族才是顶层的统治阶级,沒有望族的支持,皇帝的位置都坐不稳。 而乡绅這一阶级,是封禁王朝最底层的统治者。 离开乡绅支持,县令啥也不是,啥也办不成。 而张家以前就是乡绅阶级 虽然只是最低级小乡绅,但也不是一般地主能比的。 乡绅养望于乡梓,在当地名声一般都比较好,属于积善人家。 這也是,张家作为乡绅,解放后沒有受到多少牵连的原因之一。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解放前张家出過力,帮助過我军我党。 扯远了。 家裡的妇人们忙着拾掇年夜饭。 鸡鸭鱼肉好弄,一般家庭妇女都会做,可是张俊平拿回来的那些個海鲜可把众人给愁坏了。 很多东西别說做,连见都沒见過。 最后還是把张俊平的奶奶請了過来,“娘,平子拿来這些东西,說是海鲜,我們不会做!” 以前讲究门当户对,张俊平的奶奶年轻时候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 加上鸢都临海,自然不缺海货,张俊平的奶奶年轻时候也吃過,知道怎么弄。 “哎呦!這么些個好东西,我還以为這辈子再也见不到這些东西。 沒想到,托我孙子的福,老了,老了還能见到。 這是大黄花鱼,清蒸也行,用酱红烧也行。 這是石斑鱼,一样,清蒸红烧都行。 這对虾真大,這得有一扎多长吧? 這個用水煮一下就行,然后用姜汁沾着吃。 哎呦,這梭子蟹真大!這么大的梭子蟹可不多见。 這個蒸了就行! 這個是海参,這個头真大,先放一边吧,来不及做……”张俊平的奶奶一边感慨着,一边随口交代着做法。 知道了做法,几個人动作麻利,不一会就把一大桌年夜饭给做了出来。 十几個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這在往年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這都是托平子的福,就算是以前,咱们家最风光的时候,也沒有這么大的场面。 一個家族要想长久,首先是团结,其次就是代有人才出…… 你们這一代,有平子在,只要你们兄弟之间团结一心,咱们张家又能兴旺百年……”爷爷看着桌子上的菜感慨道。 那边,老爹早已经显摆的拿出张俊平带回来的茅台酒。 “爹,尝尝平子孝敬您的好酒,這酒以前可是皇帝老儿才能喝的酒。 可惜平子不喝酒,就這一点不随我!”老爹一边给爷爷、大爷倒酒,嘴裡還感慨着。 這一点张英尧還真沒吹牛,他的酒量完全对得起他這個队长的职务。 只可惜,這一点沒有遗传给张俊平。 今天過年,也沒有這么讲究了,家裡的小辈也都上了桌。 当然,這是单指男性小辈。 女人不上桌的规矩依然在。 见样拨了一点菜,在另外一個屋裡吃。 张俊平拿出自己带回来的香槟,送到旁边屋裡,“奶奶,這個是香槟,過年了您喝一点尝尝看好喝不。 大娘,娘,三婶,這香槟度数低,你们都喝一点!” “哎呦,還是我孙子好,還想着我們! 好,奶奶尝尝我孙子买的酒!”奶奶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這边饭菜上桌,酒倒满。 外面老二老三带着几個小辈开始放鞭。 放完鞭,才正式开席。 過年就得放鞭,才有年味。 一年就這么热热闹闹的過去了,新的一年开始。 鸢都這边不讲究守岁,吃過年夜饭之后,都早早的睡下。 明天,大年初一,很早就要起来拜年。 天還漆黑,张俊平就被两個弟弟叫醒。 他们已经等不及去拜年。 穿上新衣服,来到爷爷家。 先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然后是大爷大娘,老爹,母亲,三叔三婶,一圈下来,老二老三赚了好几块钱的压岁钱。 就连张俊平都赚了好几块钱,沒结婚就是孩子。 不過也就這样了,鸢都這边礼不是很重,至亲才会给压岁钱。 等放完鞭,吃了水饺,再出去拜年,可就沒压岁钱可拿。 大爷爷,二爷爷這些稍远一服的,同样是磕头拜年,可只有花生瓜子和水果糖。 不過,孩子们可不管這些,他们就图個热闹,一群人,三五一伙,十几個一群,挨家挨户拜年。 要的就是個热闹。 反正,孩子们都知道,压岁钱也就暖暖手而已,過后就会被家长收走。 還是花生瓜子和糖果更实惠。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