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张俊平的严 作者:和光万物 正文 热门、、、、、、、、、、、、、、 张俊平還真怕把他们吓得不敢用了。 這玩意危险是真危险,可是效率也确实高。 一台电锯,能顶他们八個人干活。 “使用电锯,你们還要注意的就是钜口! 电锯的钜口要比手锯的钜口大! 一般来說,钜口的锯片厚度的一点四倍到一点八倍之间,如果钜口超過两倍,那么就要检查锯片磨损程度! 当然,一些比较软,比较湿的木头钜口也有可能超過两倍! 之所以說這個,就是以后你们单独弹线的时候,要提前考虑道钜口,留出余量来! 不然就会是這样!” 张俊平說着,直接拿起刚才弹好线的一块木板放到台钜上。 按下台钜按钮。 吱吱声中,木板被锯开。 关了电锯。 “大姐夫,你量一下,看看有沒有缺尺!” 大姐夫拿着拐尺量了一下,抬头說道:“是十公分,沒事啊?” “大姐夫,你那個拐尺该退休了! 用我這個!”张俊平无语的摇摇头,把自己的新拐尺递给他。 大姐夫的拐尺上已经长满了锈迹,不仔细看,都分辨不出上面的刻度。 用這样的尺子去量两毫米的缺尺,能量出来才怪。 大姐夫换了尺子,又量了一下,抬头道:“沒事啊!這才差两毫米!” “大姐夫,才差两毫米,您知道,可能就因为您口中這才差两毫米,一件家具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几倍甚至十几倍! 刚开始還沒事,用上一段時間,這家具就会晃动,进而损伤腿足! 大姐夫做家具也有几年了吧? 为什么,以前老家具不用钉子,几十上百年都不会晃动,而现在一些家具,明明用了钉子,可是沒几年就开始晃动? 就是你口中的才差两毫米,造成的!” “真的假的?” “不可能吧?” “太夸张了吧?” 大姐夫等人的反应都是一脸的不相信。 “毫米已经是很大的间隙了,虽然我可以现在就做一张桌子或椅子来严重我的說法。 但是,咱们沒有那個時間去驗證! 所以,我要求,我以东家的身份要求你们,必须保证误差在毫米以内。 最好能控制在半毫米以内! 這就是精益求精! 只有做到這一点,我之前承诺的终生保修才不会成为我們的负担,才不会因为终生保修赔钱!”张俊平再一次表现出自己的强势,掷地有声的对众人說道。 张俊平也知道,自己如此强势,肯定会惹他们不高兴。 可不强势不行! 一群闲散惯的农村汉,想要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帮手,就必须要黑起脸,硬下心来。 說他们是闲散惯的农村汉,并不是瞧不起农村人,张俊平自己就是农村人,上一辈子,這一世都是农村人。 也正是因为這样,他才更了解农村人。 更了解农村人的脾性。 他们憨厚善良,吃苦耐劳。 只要不是活不下去,就会默默的,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就像后世的农民工只要年底能够拿到工资,他们可以干最累的活,可以吃最难吃的饭。 這是优点,也是缺点。 极强的抗压能力,也让他们大多数人变得得過且過。 总是想着,差不多就行! 這样的人,绝对不是张俊平想要的。 张俊平也不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几句硬话就撂挑子不干。 還是那句话,农村人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忍耐力,只要能吃饱,能赚到钱,這几句硬话,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张俊平要做的就是一遍,一遍的强调,用洗脑的方式,来灌输自己的制作理念。 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木匠,而不是木工。 “你们不要以为我要求的高,在古代,要求比這個更高! 面对做不好就杀头的危险,匠人们那是挖空一切心思来做到完美无缺! 古人在工具落后的年代,都能做到一根头发丝不到的误差,我們为什么做不到?” “好了,咱们继续制作工作台! 我先重新划线!”洗脑也不是一蹶而就的,要循序渐进,不断的重复,再重复。 张俊平把木板重新划线。 “使用台钜下料,最好是两個人配合,一人站一头! 大姐夫,你站在那边接着,等我把木板推過去之后,你要用手托着,慢慢的往那边拉!” 张俊平一边讲究,一边演示。 等两张工作台的料全部下好,大姐夫等七個人全部上手操作了一遍。 “這电锯真是太方便了!” “是啊!干活真快,這些料,要是用手锯锯,咱们一下午也锯不完!” “不光快,锯的還直,還光滑! 不用刨子刨都行了!” 看着兴奋,還有些跃跃欲试的众人,张俊平笑了笑,“好了,以后你们有的是机会用它,用到你们烦! 现在,按照我画的线,来开凿隼眼或者做榫头還是那句话,凿隼眼或者开榫头的时候,一定要留下余量,做精细修正!” 张俊平交代完,就开始在下好的料上画线。 画好线之后,交给大姐夫他们进行加工。 “平子,你這画的是什么?怎么弄?”五哥比较倒霉,轮到他的是一個相对比较复杂的榫卯。 這种榫卯,农村做家具一般用不到,五哥拿着木料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這個叫牙板,是夹头榫的组成部分! 应该這么做!”张俊平說着直接拿過来,动手开干。 一边制作,一边讲解。 其实,做個工作台用不着這么麻烦,张俊平也是为了让他们多一点机会联系一下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所以一张简单的木工工作台被张俊平玩出了花。 插肩榫,直角榫,平肩榫,光是木板拼接,就用了三种榫卯拼接方式。 不是說只有四种木板拼接方式,而是两张工作台,最多也只能用到四种方式。 总不能为了让他们练习,把好好的宽木板锯开,再让他们用榫卯拼接起来吧? 就连插肩榫下面的牙板,两张工作台,八條腿上的牙板也都各不相同。 指点完五哥,张俊平又挨個指点着他们加工榫卯。 见识了张俊平的木匠手艺,大姐夫他们再也說不出别的来。 原本有的一点抱怨,也都烟消云散。 人家一個大学生,木匠活做的比他们都好,還愿意亲自教他们,還有什么不满足的?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