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1章 难民(2)

作者:未知
這么一說,张守仁心裡也是一沉。 這些匠户,他在千户所城裡见過,多半聚集在城门外,靠着打短工来维持生计,男人做力气活,女人浆洗衣服,都是做的最苦最累的活计,所城居民多,也富裕一些,所以生活還算安定。 被发配到自己這裡来,几间草舍安家,看样子也沒有取暖的物品,再加上自己這几天惦记海盗来袭,每天只顾训练,沒有理会這几户匠户,所以根本也沒发给吃食,這堡子也沒有什么散工可做,這些人也沒有积蓄,一家老小,当然就只能饿肚子了。 想到這么多男女老小,因为自己的疏忽,小孩子和女人饿的哭叫,张守仁心裡十分懊恼,恨不得抽自己几個大耳光子。 看转眼一看,老张贵在一边站着,眼神中竟是沒有太多的同情之色。 登莱之乱,看来对山东人和辽东人之间造成的仇恨和隔阂,实在是太深厚了。 一见如此,有些话反而好說了。 “你们辽东来的人,就算自己沒犯過错,但同乡辽兵,在我山东作恶实在太多。所以本官听闻你们来到,故意叫你们受几天罪,要教你们好好想想,遭遇如此,是为什么?” 這么一說,一群辽东人脸上那种惊惶的表情反而淡了很多,很多事情是未知才最可怕,被抛到這個百户来,几天沒有人理会,所有人心裡都吓了個半死,刚刚小孩子饿的哭,大人吵闹起来,实在都是情绪太坏的原因。 张守仁這么一說,等于是有了一個底线,各人那种惶恐害怕的情绪,一下就淡了许多。 当下各人都又跪下谢罪,他们虽然是普通的辽人,但登莱之乱确实是辽东兵马在這裡祸害,被迁怒怪罪,也是早就习惯了。 听着這群人谢罪的话,张守仁神色淡淡的:“你们知错就好!张贵,回去拿些吃食来给他们先垫下肚子,明天再给他们每家发两斗粮食,也给点盐什么的。” “是,老奴立刻去办。” 听到张守仁的话,几家匠户先都是呆了,再下来,不分男女老少,都一下子跪在地下,一边叩头,一边就有不少人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凄惨,加上张守仁有了处断,老张贵的眼神中就都只是同情:“你们哪,以后本份做人,莫要和你们那些当兵的同乡学,俺们山东地界,還是能容你们活下去的。” 老头子嘴上說着,脚步却是开动起来,是先回家给這些辽民拿吃食去了。 這深更半夜,小孩饿的直哭,不拿点吃食来,也确实心中不忍。 在等候张贵回来的时候,张守仁也是背着手,在各家各户裡查看着。看了一圈,他心中就有数了。 眼前這几户人家倒真的是周炳林這個千户好心,是扎扎实实的匠户。 明朝的规矩,祖辈是干什么的,后辈就一样得干什么。 永乐年间你家是当兵的,好,万历崇祯年间,你家還是当兵的,朝廷的兵籍上,一定会有你家的名号字样。 洪武年间,你家是军中的匠人,好,你家世代便就是匠户了。 這种规矩,在早年其实有用。朝廷有征伐战事,击鼓召集军户,一下就是几十万大军应召而出。要有什么大工程,现成的有匠户名册,按册点人就行了。 历朝历代的大工,就是以匠户为□□,军户当帮手,這么一点一点的修起来的。 时至今日,這种免費徭役性质的征发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匠户過的比军户還惨,因为他们的口粮比军户還要少,做的工比军户還要重,不逃的才是傻子。 被看住做活的匠户,真的是奴隶一样,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劳作到死,不得享受半天,是人间至惨之事。 所以到了明末时,真正的匠户已经不多了,反正朝廷能掌握的是不多了。 眼前這几家,有锤子凿子风炉等一全套的工作,看起来,确实是正经的匠户了。 “来,吃吧,可怜见的,小孩子饿成這般模样。” 沒過一会儿,张贵气喘吁吁的赶回来,手裡是一摞晚上吃剩下的烙葱油饼子,還有一把洗净了的甜葱当菜,往那個四十多岁的匠户首领怀裡一塞,老头儿极神色的道:“尝尝咱的手艺怎么样!” “谢老人家,谢百户大人了。” 四十多岁的人,這会再也绷不住劲儿,眼泪成串的掉落了下来。 大约到山东這些年,還是头一回有這样的待遇,看他们身上不仅破烂,還有一些青肿的地方,显是被地方的那些小混混无赖沒事就殴打欺凌造成的伤痕。 和之前的境遇一对比,现在已经是天堂了。 饼子剩下的也不多,大人们也顾不得自己先吃,先把小孩叫来,撕开油饼分给他们。 一時間,只能看到小孩子们使劲咬着油饼,吃的啪嗒啪嗒直响,在吃的同时,還不停的拿眼看着张守仁,小小瞳仁之中,也全是好奇之色。 张守仁心中感慨,却向着一众匠户道:“你们也莫再谢了,明天先领两斗粮,只要好生效力做事,日后就按月支粮,绝不会叫你们饿着就是了。” 說着,向那匠户头领吩咐道:“你明早就来寻我,有事情要吩咐你。” 一群匠户都是能吃苦的,不怕做事,就怕沒有事做。当下听了吩咐都是十分欢喜,匠户头领深躬下腰,诚惶诚恐的道:“小人明日一早就到大人府上,听候吩咐!”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