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知恩(1) 作者:未知 人死的這么多,知县报上去的却是该收的赋税数字,不外乎就是請朝廷减赋。 因为按原本的人丁是承担着這么多的银子和粮食本色的上缴任务,现在因为年年灾荒,饿死的,逃亡的這么多人,剩下的人丁已经不可能完成赋税任务,所以上奏到朝廷中枢的,并不是說别的,只是請求减赋税而已。 “你们抄到這奏折,后来有沒有批复?” 张守仁合上抄录的奏折,脑海中已经尽是一幕幕惨景,但他身为上位者時間已久,已经能压制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当下便只问杜伏虎关键所在。 “有啊。” 杜伏虎神色惨然:“皇上批复:着照例收取赋银并子粒粮,若有缺漏,着唯该县知县是问,必将严惩不贷!” “昏君!” 在后赶来的武官群中,不知道是谁,轻声的,但又有意叫不少人听到的声线,轻轻骂了這么一句。 在中国的传统,向来是骂□□不骂皇帝,但此时這么一骂,倒是有不少人不知道有多么的解气。 有人更进一步,冷笑道:“听到沒有,支应辽东米豆打东虏也是该的,但一個县就得交禄米八百多石,全河南七個亲王几十個藩王,几千镇国将军,几万宗室,收成全交禄米都不够的。他们姓朱的吃的脑满肠肥,咱们老百姓死绝了多少家多少户,皇帝反正是不会看在眼裡,放在心上的。” 這话說的更痛快,当时明朝诸王,原本就是天下祸乱之源。最膏润的土地他们占着,最好的庄田是他们拥有,還有矿山,商行,与民争利起来是十分的起劲。 济南的德王,就是十分鲜明的代表人物。 对這些明朝亲藩诸王,可以說沒有人有好感,不论是李自成還是张献忠,破一大城得一亲藩,则必杀之,杀后而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十分高兴。 至于皇帝本人,刻忌寡恩的名头也早传了开来,陕西某府大灾,几十万人受难,皇帝拨给两千两赈灾银,這就是個笑话。 崇祯早年,三边总督杨鹤鉴于陕西流贼全是饥民和流民,于是以抚为主,因朝廷财政困难,請发内帑赈济,结果崇祯发了十万内帑银,而当时灾民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当时的粮价是五六两银一石,赈济的银子连叫全体灾民吃几顿饱饭都不够的。 杨鹤坦言银子不够,朱由检也是直接,反正银子朕是沒有,绝对是善财难舍。 這种贪财好货的性格,和他祖父极为相似,而朱由检则更加做作罢了。 穿旧衣,裁鼓乐,撤膳减膳什么的经常做,但百姓的苦难,他却视而不见,对加派催科,则毫无心理负担,河南自崇祯十年到十四年這三四年间,连续的受灾,千裡赤地,人民流散,崇祯不仅不赈济,反而屡次加饷,可以說,李自成以千人进入河南,一年多就拥众数十万,這都是崇祯给李自成送的好礼,等于是双手把自己的江山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