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把彩票卖到庐州府
第二日,吃完早饭,张卫国就和张治国一起出门去了,和他们一起的還有两辆马车,车上装些买来的熟铁,上好的木材,還有一些铁匠木匠的工具。
望着自己的俩個儿子骑着马,并行出门后。张母很欣慰,沒想到自己這個小儿子醒来以后,就像变了個人事的。现在不但不出去鬼混,惹事,而且還在做些救苦积善的大好事。张母心想,一定是自己感动了观世音菩萨。才让自己的儿子有如此的变化。看来自己要多去观音庙拜谢菩萨才行!张母心裡如此想到。
张卫国他们兄弟二人出城以后,就直接去了去了张治国存放马匹的庄园。這座庄园是张家屯一部分田的地方。有时,一些从别处买来的粮食也都临时存放在這裡。地方很大,存放几十匹马完全不是問題。這些马匹有些是从散养户中买来的,有些是从农家买来的,還有些是从路過的商人手中买来的。都是挑上等的好马买的。
“卫国,這些就是我买来的马匹,你還满意嗎?因为這么多马匹进城不是很方便。就临时存放在這裡,還有买来的草料也都存放在這裡。”进了庄园后,张治国对他說道。
其实张卫国也不懂马,但是他感觉這些马都很精神。這個年代人都吃不饱,马能养成這样,很不容易。
“多谢哥哥了,這些马匹我很满意。哥哥所费的银两,我会让我新建的帐房如数付给哥哥”。
“你我兄弟,說哪门的谢的,二弟如今做這么大的善事,這些银子不要也罢。嘿嘿,二弟你不晓得,如今不光在這淮南城,就是南边的寿州城,东边的定远城,也都知道我张家施粥救助百姓。别人一听是我张家要买马,都很愿意卖给我們。如今张家的生意做起来容易了很多,還多靠二弟你呢”!张治国笑道。
“哥哥這样說就不对了,当初也是哥哥支持,我才能够帮助他们。如今既然已经步入正轨,我怎么還好让哥哥再花银子,這些银子一定要付的,還請哥哥收下。”
“好吧,那我先收着就是,反正银子也不多,以后二弟要是缺银子,說声就是。”张治国看他如此坚持,只好這样說了。
就這样,他们又从庄园裡带上了十几個青壮,五十一匹马匹。两车草料。连同从张府带出来两辆马车,就一起往张卫国的训练基地去了!
张治国很震惊,那些在训练的青壮,在他眼裡比他见過的一些兵营的士兵要强悍很多。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想要从军。可不明白短短几日,弟弟手裡就有些彪悍的手下,他疑惑的望着张卫国。
张卫国自然看在眼裡,于是对他解释道;“這些都是从安置点挑出来的百姓,现在安置点已经步入正轨,自然要防止一些贼人破坏。当然,以后我从军后,也是需要這些人的帮助才行。所以就這么着随意的练着!”
张治国点点头,這刻才真的相信自己這個弟弟有从军的意向。只是不明白,自己這個弟弟什么时候有会练兵的本事了。杨洛他還是了解的,本事是有,但是這些练兵的本事绝不是出自他手,不然也不会再张府一留就是十年!
张卫国也不過多解释,当下让杨洛停止训练,让他带人接過东西。铁匠们已经搭好了火炉,只要這些东西来,下午就可以开工了。于是众人拉马的拉马,搬东西的搬东西。
安排好马匹与那些铁匠们所需要的工具后。张卫国与张治国就要回城了。今天又是开奖的日子,所以张卫国必须回去。临走时,张卫国对杨洛說,让铁匠们先打造朴刀与匕首,必须保证每個队员一把朴刀一把匕首。现在马匹到了,也要适当的训练一下骑术!杨洛說明白的!
等张卫国到县衙门口的时候,距离约定开奖的時間已经不多了。依然是人山人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這次的幸运者。
一些衙役在台下维护着次序。看张卫国走過来,连忙给他让道!现在张卫国可是名人,在淮南城裡有谁不认识张卫国的?
张卫国快步走到台上,他的那些帐房已经在台上了,所有慈善券的副本,都按顺序放在旁边的箱子裡。這些副本,最主要是为防止别人冒领奖而准备的,所以,副本還是很有必要的。
“准备的怎么样了”?张卫国对旁边的一個人說道,他记得這個人叫葛进。
“回二少爷,再過半刻钟就可以开奖了。因为這次施郎中不来,所以我們从安置点裡請来另一位大夫,代表大家,进行其中的一個球开奖”。葛进尊敬的回答道。如果不是张卫国,他的一家老小,老婆孩子可能就饿死了。现在张卫国又给他找了份工作,他们家现在每隔几天。還是吃上次肉,所以他对张卫国是非常感激的。工作起来也就特别卖力,两天前,就成了這组帐房的头。
“嗯,我知道了,這次王县令也不会来。另外两個开奖的你也都从下面的百姓中选出来好了。還有,我让我大哥帮我买了一批马匹货物,下午,你和我們张家的帐房对对帐,把這笔银子付過去”。
“是”。葛进
很快就到开奖的時間了,随着一声锣响,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等待自己成为幸运儿的时候!
开奖的环节进行的很顺利,与上次基本相同,只是开奖的人不是那几個人了而已。
這次有俩個人中了自己买的数字,奖银有二千多两,虽然比上次少了一個中奖的人,但是奖银确多了。因为看见上次真的有人中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其中不少人加重的买的钱。
台下有一個人,一直看着开奖的全部過程。他的身边有几個人在保护着他。而他像是在想着什么?完全沒有开奖数字出来以后,惊喜或者失望,在下面的人群,他们明显显的有些格格不入!
“看来是沒有出千,数字真的是随意开出来的。嗯,這样也好。走,我們去县衙”。他想了一会,然后对身边的人這样說道。他声音很小,但是還是被旁边的人听到,侧目看過来,心想這些是什么人?怎么說的像县衙想去就去似的。
其实這個人就是庐州知府李天放,李天放今年四十多岁,做到庐州知府的位置,也算很难得了。前几日,听說庐州辖内的流民大都在往淮南城去,他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去查看,要知道人饿急了,可是什么事都会做的出来的,要是這些人聚众造反,攻击县城,那么他這個知府也算是做到头了。当手下的人回报說,這些人之所以往淮南城赶,是因为有人在那裡大规模施粥,不管多少人,一律管够。听說不是造反,他心放下一截,但是同时又好奇起来,是什么人如此不计成本的在施粥呢?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有人在施粥的同时,還在搞什么慈善券,据說买的人很多。李天放更加好奇了,他决定去看看,所以在安排好公务,就带着十几個家丁,来到這淮南城微服私访了。
王玉石正在县衙等下面人回报今日慈善券情况,当听說知府大人来了以后,连忙穿戴整齐赶去迎接。
這個时候正好是饭点,问明知府大人還沒有用膳后,赶紧派人去飞燕楼,让老板娘做准备。這时,李天放又让王玉石,去把张卫国也請去,說有事要询问他。王县令又派人去张府請张卫国過来赴宴。
当县衙的人找到张卫国的时候,他也被吓了一跳?知府找他?会因为什么事情呢?难到是因为慈善券的事?不管怎么样,這是必须要去的,于是赶紧换好衣服,就来到了飞燕楼。
這飞燕楼,张卫国上次也来過的,老板娘是位三十出头的美貌女子。叫沈碧君,不是這淮南城人,能把飞燕楼在短短几年间,做成淮南城第一的酒楼,除了掌勺的厨艺好外,跟這個老板娘的能力還是很有关系的。
“呦,這不是张家二公子嗎?”张卫国刚刚走进飞燕楼,就被眼尖的沈碧君看到。
“老板娘几日不见,越来越漂亮,呵呵,我今日来,是因为王县令有請,所以就急忙赶来了”张卫国笑着說道
“不愧是做大事的人,這嘴還真会說话,既然是王县令有請,就赶紧上楼去吧,改日有時間再来,姐姐我好好招待你”!张卫国笑着应是。
进了包间以后,王县令先是向张卫国說這位就是我庐州知府李大人。张卫国连忙跪下施礼。李天放扶起张卫国并說道“果然是一表人才,本知府感谢张公子救了我大明那么多百姓。”
张卫国连忙客气說道;“只是尽尽商人本份”!
王县令看客套完后,就吩咐上菜。华夏国几千年的传统,就是喜歡在酒桌上议事。這是张卫国才知道,這李知府之所以找他,是想和张卫国合作,一起在整個庐州府发行慈善券。当然了,這利润嗎。也要有他的一份
顶级小說~首发
手机登陆gm点c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