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局势 作者:叫我阿鲤 其他 热门、、、、、、、、、、、 华夫人說完便追着女儿去了。 华安雅一路哭着跑回了屋裡,她今年方十五岁,长相脸如白玉,颜如昭华,眉宇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她是在一群学生拜访父亲的时候看到林朗的,那些少年中多以他为首。他仪表非凡,风度翩翩,父亲问他书裡的一些词句,他不仅的一般人对词句的理解,還能独辟蹊径的說出自己的见解,有些想法和她不谋而合。 哪個少女不怀春,就這么突然的,华安雅便喜歡上了林朗。 华安雅并不知道,這一世她避免了上一世的命运。俗话說路遥知马力,路久见人心,表象永远是具有欺骗性的。华郎的相貌确实好,人也显得谦和努力,但這样的男人有一点极不好,自尊心太强。 华安雅良好的家世和华氏一族在朝中的权势使得這门亲事看起来非常之好,但也让内心裡桀骜不驯的林朗自尊受伤了,尤其是他在岳父母面见永远要做一個端方的君子,有什么比做不了自己更难受。 “母亲活了這么大岁数,看人還是很准的。一個人太完美,那就显得假了。你父亲让你读书认字,你难道不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而且每次他来拜访,虽然看起来温和谦逊,但你看你父亲的那些学生,因你父亲性子豁达,脾气好,那些学生们也不怕你父亲,因而来府上时和你父亲說话,有敢直言不讳的,還有不拘性子玩闹的,可你看那润清哥儿,总是文质彬彬的和你父亲說着话,這一方面显得他知礼谦逊,另一方面就显得此人和你父亲之间的关系太淡了。”华夫人为了女儿的终身着想,极尽可能的对林朗鸡蛋裡挑着骨头,其实在某一方面来說,华夫人真相了。 “守礼端方,谦谦君子有何不好?”华安雅听了母亲的话,不满的反驳道。 “可你也听到我和你父亲刚才所說的呢,你能說這林朗沒有趋炎附势之嫌?”华夫人反问女儿道。 于是华夫人将和丈夫的谈论又拿出了說了一遍,华安雅便低头不语了起来。 “林朗說来是国公府嫡子,但嫡支一脉并非他们一房,而王氏一族以及阮氏一族都属于后劲不足的家族,家世說来不如我們华家。你若不是华家女。你看那王大人還会对我家如此亲近嗎?什么样的长辈就有什么样的下辈。一直以来结亲为何讲究门当户对,为何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辈的经验对你们這些小辈来還是有用的。”华夫人看女儿不语,她知道年轻人一時間陷入情網,总有糊涂的时候,因此耐心的和女儿說着话。 “选对了人還是很重要的,那卓文君虽然和东方朔最终同归于好,可卓文君难道沒有委屈求全嗎?這就是女子的难处,因为男子和离再娶,岁数阅历增长,都可以选年纪小的,而女子一旦嫁人,就不好回头了。母亲不希望你沒选对人,說来我一直直觉林朗那样复杂的家世不适合你,你就听我一回——” “母亲,我——” “你想說你心悦他?你也年纪不小了,若是想看清他,你就等吧。我想他很快就会和赵府结亲,他若在意你,一定会想办法告诉你,若是不在意你,以后他只会来拜访你父亲!君若无情你便休,母亲希望你能想通。” 华夫人這裡劝着女儿,华良则将赵侯爷的拜访推迟了两日,让人請了林朗的舅舅王舒玄。 他先礼后兵,說了一通女儿年纪小,她祖母对女儿的不舍之情,又說道三年前上朝前赵侯爷对他說得话。 王舒玄是聪明人,已经预感到了什么,知道华良将赵侯爷的拜帖上的內容說了出来,他便知道华良已经给他面子,沒有直說,但话裡话外的意思推却這门亲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华良此人看似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那是因为他处于這個位置上,其实此人内裡极有原则,一旦做了决定,便沒有回旋的余地,既然华良给了他面子,沒有揭破事情真相和他撕破脸,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這门亲事作罢,另图后计。 华良退了林府的亲事后,便又开始头疼起来,明年秀女大选,女儿的年纪就在這個范围裡。 他哥哥外任扬州知府,舅兄在内阁占有一席之地,华氏一族在朝廷地位举足若重,也算一块肥肉!女儿的如今婚事不成,在选秀时就容易被上面的人看重而入选。 如今太后当政,幼帝又已成年,朝廷局势未明,他并不想搅合进這些是非裡。 “当时你出的這主意,我本觉得不妥,可为了润清,我還是答应了,此事不怪你!”王氏听了王舒玄的解释,面上看着平静,内裡却不這么想。 她是不怪自己的侄子,可沉浸后宅多年,岂会想不明白,经此一事,她在华夫人夫妇眼裡,形象必已经打了折扣。 “外甥也沒想到那赵侯爷会突然找了华良做保山。” “此事已定,多說无益,既然两家要准备结亲,不是结仇,還是划干戈为玉帛的好。我看润清心气也高,娶了华氏女儿,必然心裡多少会觉得依仗华氏。”虽然王氏遗憾不能结亲华家,但事已至此,只能另想其他法子。 “珺姐儿姐弟可好?”王舒玄听了王氏的话后,這时又问道。 王氏知道外甥是何意,她摇了摇头:“珺姐儿如今滑不溜丢的不好把握,那朗哥儿如今被他叔祖父教养,至于那小的,你也知道三年前她外祖家送来人来——” 抱歉,亲们,這两天早上发文有些晚,以后会准时的。另二十二章裡林珺叔祖父林腾去世的時間从建元二十三年改成二十四年,当时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是存稿,修文时忘记将時間改過来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