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订五十万個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 “来,吃這個,别客气” 在欧阳震华的盛情邀請之下,三個人来到了位于广交会中心旁的长城大酒店吃海鲜。以前陈康杰到是吃過几次海鲜,不觉得太特别,陈玉琼是第一次吃海鲜,又是在這么高档的五星级大酒店裡,所以有点点放不开,欧阳震华一個劲的劝。 “欧阳经理,那首《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是谁唱的啊?”陈康杰一方面想转移话题,让姐姐能够放松下来,另一方面也确实想知道。 “公司刚推出的一個新人,叫张洪量,有你這首歌,他想不红都难咯” “啊?”陈康杰听到是张洪量,震惊得叫出来,旁边的人都转身看发生了什么事。 陈玉琼還以为他吃卡住了,连忙扭過他的头看看。搞得陈康杰抱歉得笑笑,大家看到是個孩子,所以也都释然了。看来歷史還是沿着一定的轨道再走啊,他的重生,并沒有改变多少原由的轨迹。 “小杰,你认识這個张洪量嗎?”欧阳震华听到他对這個张洪量反应那么大,還以为他认识。 “不认识,只是觉得嗓音不错,呵呵”,陈康杰赶紧找個借口打滑头。他当然认识,要不是认识,他怎么会写出這首歌啊? “小杰,能不能和你商量点事啊?”,老早,陈康杰就发现了欧阳震华似乎有话要說,但是他不說自己也不提,他忍不住,還是自己主动說出来了。 “欧阳大哥,我也不叫你欧阳先生了,有何事?不妨直說,能做的小杰一定效劳”,为拉近关系,陈康杰也不叫他欧阳先生了。 “那当然好,你就应该叫我欧阳大哥,你老叫我欧阳先生,我也觉得不自在,呵呵”,陈康杰能主动拉近关系,对欧阳震华来說确实是好事,他高兴都来不及。毕竟坐在面前的可不是個普通小孩啊。 “是這样的,公司很多歌手都想要你的歌,你那几首歌都不够分,很快公司又会推出你写的两首歌,你看能不能抽空多写几首啊?”欧阳震华终于說出来了他的要求。 “欧阳大哥,你知道我還是個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再說了,你在音乐界,你也清楚,写歌哪裡那么容易啊,不是我不帮你,我每首歌都是绞尽脑汁的呢” 听到自己弟弟這么瞎掰,陈玉琼都差点想笑出来,怎么从来沒见他花什么心思在学习上啊,更何况還较劲脑汁,全家就沒人见到他绞尽脑汁過。不過這是不能說出来的,看到他這么和這位香港公司的经理侃侃而谈,陈玉琼知道這個像大人一样的弟弟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那也是,是我唐突了,呵呵”,欧阳震华也知道他的要求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行业内不知道多少人几年還沒写出一首经典的歌曲呢,他之所以会這么提,那是香港那边公司裡的很多新人甚至很多老歌手都给他打了电话要歌,欧阳震华不胜其烦才提出来的。 “欧阳大哥,虽然不能达到你的要求,但是我下個月還是可以额外送你一首,這個是和你们公司沒有关系的哦,私人赠送,不收钱的,哈哈”,接触了几次,陈康杰還是觉得這個欧阳震华是不错的,人品气质都不缺。這样的人能交好,以后說不准能有大帮助,一首歌而已,反正是抄的。 “小杰,谢谢,谢谢,想不到你对大哥這么好,以后有什么事要做的,直接给大哥說,绝不含糊”,刚才還有点失落,现在听到陈康杰這么說,也知道這是陈康杰很够意思了,還是很激动的,毕竟陈康杰的一首歌可是值好几万的啊。 和欧阳震华吃完饭,两姐弟就打了一辆的士自己回旅馆来了。欧阳震华是想开酒店房间给他们住的,但是为了第二天进货方便,姐弟俩還是拒绝了欧阳震华的好意,也沒要他开车送。 刚才吃饭的时候,欧阳震华喝了点酒,现在虽然不像后世那样对醉驾那么严格,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陈康杰還是自己選擇打车回来。搞得欧阳震华還一直为自己招待不周而觉得失礼自惭。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陈玉琼就和陈康杰去昨天看好的那几家批发商,又一阵砍价后,进了很多货,大都是毛巾,手纸,指甲刀,水壶,文具盒等等日用品,足有几百种。老板看到是大客户,也都在原有价格上多少给了一些折扣。互相问清楚了地址和电话等联系方式,就拜托老板帮忙去发货。以后需要货直接打电话订,不用再经常跑来广州了。 进完了日用品,又去副食品批发市场,进了几十种副食品,包括一些新出的饮料。也是照进日用品的方式,付款后拜托老板去发货,对于這样的客户,這些老板也都想抓住以便长期合作做,所以服务都很不错。都讨好說以后要什么一個电话就寄過去。 按道理這些进购完了,就差不多了,可是陈康杰总是预感還差点什么沒有买,又想不起来還有什么。也只能甩甩头抛掉這個烦恼的预感,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因为肚子已经咕咕咕的叫起来了。 全部弄完這些都下午四五点了,中午饭都還沒吃呢。两人在付食品批发市场旁边找了個餐厅正要吃饭,听到有一個店门口有人吆喝卖塑料袋。陈康杰這才一拍脑袋,对啊,怎么把這给忘了啊,开超市是要提供熟料袋的呢,现在可不讲什么环保,现在熟料袋都還沒大规模使用呢。 陈康杰的环保意识其实還是蛮强的,从二十一世纪回来的人,经历了太多的白色污染。可是对于超市来說,要是沒有塑料袋提供,顾客会很不方便,只能先使用,以后再投钱研发可降解的塑料袋或者购买别的公司研发的可降解塑料袋。 陈康杰拉着姐姐去了那個卖塑料袋的店,陈玉琼還以为他发现了什么好东西,结果走過去一看,原来是熟料袋。 陈玉琼有些狐疑的說道:“這玩意卖去干嘛啊?沒几個人会买啊”。 “什么卖啊?這是拿去送的,客人买东西,总要拿回家吧,我們提供塑料袋,人家会觉得方便,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陈康杰哭笑不得的对大姐說道。 陈玉琼可不知道什么营销手段,只是觉得是拿去送,买一次东西就起码送一個,那得送多少啊,也就這個弟弟提出来她才有想法也缄默,要是其他弟弟妹妹提出,一准被骂败家子。陈康杰也不管她這些想法,直接走进去。 老板看来了客人也热情過来招呼。寒暄后,老板就问道。 “你们打算买几個啊?” “几個?你们不是做批发嗎?怎么卖啊?几個不会也批发吧?”,陈玉琼沒說话,陈康杰把话接了過来,调侃道。 “呵呵,几個当然也批发,我們大客户小客户都一样,价格是四分,数量大的话,可以便宜”,老板也很会說话。不過觉得這小孩說话那么犀利啊,大人都還沒說话呢,到底你们谁說了算啊? “那要是第一批订五十万個,什么价?”陈康杰随口毫不在乎說道。 老板一看第一批就定五十万個,是個大客户啊,比刚才還热情,招呼坐下喝茶后,拿着计算器算了半天,又打了一個电话,這才回来回话說:“两分一個” 這個价格也不算贵啊,在接受范围内。所以陈康杰就决定定下五十万個,给了订金,不過要求在上面印上“人人乐大超市”几個字。老板也连口“沒問題”。 這個小小的要求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在他這裡购买超過千個塑料袋的客户都会要求在上面印点字。反正成本上也沒什么增加,而且第一批就能顶50万個,那后面的数量還会小嗎?老板是個精明的人,怎么容许這样的商机从自己手中流失到别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