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佞臣 第44节 作者:未知 “陈文东的死讯叫人截下不是因为有人透了消息出去,而是他的死早已在那人的预料之中。”姚颜卿脸色正了正,冷笑两声:“咱们可都被涮了。” 姚颜卿重活一世,何曾吃過這样的大亏,思及此事便忍不住咬牙切齿。 三皇子闻言,也沒了打趣的心思,皱眉问道:“是他那夫人說的?可能尽信?” 姚颜卿略点了下头,道:“两個月前陈文东曾收到一封京中来信,之后便服毒自尽。” 三皇子忙道:“信在何处?” 姚颜卿冷笑道:“這样要命的东西谁又敢留下,早就一把火烧了個干净。” 三皇子脸色沉的厉害,一拳砸在了桌几上,震得桌上的盖碗颤個不停,杯盖晃晃悠悠的歪了下来,滚到了桌面上,又滚落在地,随着一声脆响,杯盖碎成了片。 瓷片飞溅在姚颜卿的袍角上,他低头一瞧,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抬手一掸袍子,把那碎瓷抖了下去,然后抬起脚尖轻轻一踢,之后才道:“殿下不必如此动怒,我已写了折子呈与圣人,是否還要追查下去,端看圣人的意思了……” 姚颜卿话未說完,便叫三皇子打断了,他连声冷笑:“父皇還能有什么意思,左右不過是和稀泥罢了。” 姚颜卿微面色略有凝重,无法否认的三皇子的话,不管這件事中四皇子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圣人必会把其摘出来,唯一的嫡子,他是不会让他背负一身骂名的。 “且先不管圣人是什么意思,眼下却有一桩事已是迫在眉睫,必解决不可了。”姚颜卿轻叹一声,道:“這天一日冷過一日,谁也不知河水所结的冰是否会再次阻塞河道,哪怕這一次沒有发水,等天气转暖,冰面融化,必造成融冰性洪水,整修河堤溃口已是不容迟缓的一件事。” 三皇子当然明白這個道理,可便是只整修如今溃口的河堤,少說也要二三十万两的银子,這银子从何而来,等到朝廷商量出从哪处挪用银子,不知又会淹死多少的百姓了。 “臣已算過,整修溃口精打细算也得三十万两的银子,如今受了灾的百姓皆无家可归,为他们修缮房子,少說也得拿出二十万两来,五十万两的银子,等朝廷拨下来,不知道要到几月了。”姚颜卿轻声說道,一日圣人未叫新任巡抚赴任,他便担一日责任,若在他暂代巡抚這段日子裡叫豫州又闹出了灾事,他头顶的乌纱也不必叫圣人摘了去,他自己便沒脸在朝堂上立足。 若真再闹出了灾来,莫說姚颜卿沒脸在朝堂上立足,便是三皇子亦是颜面大扫,由他坐镇豫州還能叫百姓受了灾,他的名声也不必要了。 “银子,银子,如今可真是一文钱难倒了英雄汉。”三皇子苦笑說道,到了這时他才方知這话的道理。 姚颜卿沉吟了片刻,能拿出這些银子的,非本地豪商莫属,可早前叫他们开了仓放了粮,再叫他们出银子,不用想也知必要再三搪塞。 “臣倒有一主意,就是不知是否可行。”姚颜卿轻声說道。 三皇子道:“能凑出银子来,還有什么是不可行的,這天冷成這個样子,泼盆水出去转眼就能结了冰,人就是不饿死,早晚也得冻死。” “朝廷拨下来的银子分作了三份,其中一份叫陈文东贪了去,若能把這银子挖出来,倒可解眼下之难,只是就怕……”姚颜卿尾音拉长,拿眼不着痕迹的打量着三皇子的脸色。 姚颜卿话虽未說尽,三皇子却已明白其中之意,這银子追回来须得收缴国库,沒有父皇的旨意,谁敢随意动這笔银子,且,這笔银子一旦经由他们的手动了,便成了一個现成的把柄,回京后少不得有人拿這笔银子做筏子,来寻他们的事。 三皇子沉默了下来,姚颜卿不觉意外,毕竟连他都无法下定决心是否要动這笔银子,动了這笔银子,就代表此事了结在陈文东身上,再无可能追查下去。 “追回這笔银子。”三皇子轻轻的开口了,一字一句却是无比清晰。 姚颜卿抬头看向三皇子,却见他脸色晦暗莫测,想来下這個决心对他而言亦是艰难。 三皇子见姚颜卿望過来,勉强勾出一抹笑来,嘲讽道:“左右父皇也舍不下老四,倒不如用這笔银子造福百姓了。” 姚颜卿此时对三皇子很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不想他還有此等胸怀,便笑道:“能得殿下亲临,果真是豫州百姓之福。” 三皇子自嘲一笑:“不過是顺水推舟罢了。” 姚颜卿对能从陈家追讨回多少银子心下也沒有個数,那位陈夫人难缠的紧,陈家這样的光景,一家老小只怕就指着那些银子换一條活路,這可真真是救命钱了。 姚颜卿去而复返,陈夫人却丝毫不觉得意外,她既說了陈家墨下了四十万两的银子,便知這笔银子必会勾着人动了心。 “姚大人去而复返,怕是为了那笔银子吧!”陈夫人這一回倒是不曾绕弯子,直言问道。 姚颜卿笑道:“夫人料事如神,实叫人佩服。” 陈夫人淡淡一笑:“什么料事如神,如今陈家能叫人记挂的也就只有這点银子了。”說完,陈夫人挑眼看向了姚颜卿,哼笑道:“在姚大人面前也不必扯谎,這银子却是分毫未动,都在我手中,且只有我一人知晓银子所埋之处。” 姚颜卿心下微动,知道若叫陈夫人痛快的吐出银子来,必不是那般容易,果不出他所料,這难处已到了眼前。 “姚大人曾說指一條明路与我,我却想用這银子换一條生路,不知大人可允?”陈夫人沉声问道,她心知姚颜卿去而复返,必是急用這笔银子,若不然,大可等旨意到了行抄家之举,是以,她心中很有几分笃定姚颜卿必会应下。 姚颜卿淡淡的问道:“陈夫人要一條什么样的活路。” 陈夫人道:“合家平安已是不敢求得,只求能叫陈家留下一條堂堂正正做人的血脉。”陈夫人深知陈家上下必是会被发配充军,哪怕有大赦的一日,罪臣之后也是永世不得录用,如此,陈家且无东山再起之望,唯有趁着此案未了之前,行狸猫换太子之事,才可叫陈家保住一條血脉。 “堂堂正正。”姚颜卿轻轻的念道,原本淡淡的目光却骤然犀利,一句堂堂正正已叫他明白了陈夫人所求,可這样担了脑袋的事情让他如何能应下。 “姚大人不必心急,我等得起,真到了等不起的那日,一家老小便一起上路就是了,不管是死路還是活路,路上都是個伴,必不会孤单。”陈夫人淡淡的說道。 姚颜卿等得起,可豫州的百姓却等不起,姚颜卿双目一闭,一個念头在脑海裡挣扎不停,陈夫人见姚颜卿久久未应,心下不免一慌,沉思了片刻,咬牙道:“若姚大人肯应下,我另有一物赠与大人。” 姚颜卿眸光一闪,這個时候反倒气定神闲,他急,可陈夫人未必如她所說那般置生死于度外,淡淡一笑,姚颜卿道:“不知夫人口中所指之物为何?” 陈夫人叫姚颜卿稍等片刻,待回来之时手上拿着一個木雕匣子,她似有几分犹豫,脚下的步伐顿了顿,才将手上的匣子递到了姚颜卿的手中。 “姚大人且瞧瞧此物加上四十万两白银可能换我孙儿一條明路来走。”陈夫人语气中带有几分自信。 姚颜卿轻轻挑眉,用挂在上面的下锁打开匣子一瞧,不由一怔,他也算是见多识广,可這匣子中的野山参却是平生所见個头最大的一支,参须盘绕成团,以目测来看足有一米的长度,他小心翼翼的从匣子从山参拿出,上手一掂,约有二两重,這样的野山参便是沒有千年,亦也相差不离。 “如何?”陈夫人轻声问道,语气中有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之色。 姚颜卿把野山参放回匣子中,扣上了盖子,微微一笑:“夫人所求,我应了。” 第90章 对于九五之尊来說,這天下已尽在他的掌中,所有人的生死仅在他的一念之间,他能主宰任何人的生死,却唯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死,而死亡才是让一位帝王唯一感到恐惧的事情。 陈夫人的這株千年野山参能否左右四年后晋文帝的生死姚颜卿并不能肯定,可他愿意赌這個可能性,如果真到那一天,這株野山参救了晋文帝的性命,那么献上這株野山参的他,无疑在晋文帝心中的分量会更上一個台阶。 關於這株野山参的事情,姚颜卿在三皇子面前只字未提,只与三皇子說了陈夫人想以這四十万两银子换取一稚童的活路,行偷梁换柱之事。 三皇子初闻此言,便皱眉斥道:“荒唐,她一個戴罪之身也是由得她来讲條件的。” 姚颜卿說道:“殿下若不允,臣便去回绝了她,只是银子的事要另想法子了。”說完,他轻轻一叹,起身支开窗户,冷风灌了进来,吹得他打了一個寒颤。 三皇子眉头紧皱,起身把窗户关了上,斥道:“大冷的天,支起窗户作甚,沒得在害了风寒。”說完,三皇子面上一僵,看向姚颜卿的目光中带了几分恼意,忍不住冷笑一声:“便是想提醒我,也用不着拿自己的身子骨来胡闹。” 姚颜卿笑了一声,轻声道:“臣不過是怕百姓耐不住這寒冬,今儿一早又下了一场大雪,听侍卫說,天冷的连水都烧不开,更不用說熬煮米粥了。” “罢了,我若不肯松口,反倒是我害了百姓一般。”三皇子轻哼一声,脸上的神情依旧有些不悦。 姚颜卿见三皇子见松了口,眼底的笑意渐浓了一些,這桩事,他是绕不過三皇子去的,且唯有三皇子松口,這事才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日后也无需担了干系。 晋文帝的旨意到了极快,果不出三皇子预料,這事便要了结在陈文东的身上,看過密旨后,三皇子便冷笑连连,前前后后多少件事,老四都是全须全尾的摘了出去,父皇這样偏心,如何不叫他们做儿子的寒心。 姚颜卿把摔在桌上的密旨拿過来一瞧,轻轻叹了下,三皇子心头的怒火再也敛不住,抬手便将桌几上的盖碗扫落在地,顿时砸得粉碎。 姚颜卿略皱了下眉头,那盖碗是他从京中带来的,一对粉彩荷田鸳鸯纹的,如今可惜了。 “便有气也用不着拿物件来撒。”姚颜卿淡淡的开了口。 三皇子猛地扭過头去,那双凤目锐利逼人,盯了姚颜卿好半响,他才好似败下阵来一般,瘫坐在了宽倚中,头略低着,眸子微敛,叫人窥不出丝毫神色。 “待回了京我寻一对更好的陪你。” 姚颜卿笑了笑,口中却道:“手心手背都是肉,打了哪個能不疼呢!殿下何必如此动怒。” 三皇子缓缓的抬了头,唇角勾着自嘲的笑:“连你都瞧我的笑话不成。” 姚颜卿轻声道:“您又忘了不是,臣說過,真正的该急的可不是您,他动作越多便越容易出错,圣人的耐心终究是有限的,等他耗尽的那一日,才会明白什么是自食恶果。” 三皇子神色微动,苦笑道:“我只觉得寒心罢了。” “說句您不爱听的话,您寒心,四皇子又何尝不是,他才是碾落成泥的那一位。”姚颜卿轻声說道,想四皇子当年是何等高高在上,圣人庶子皆因他而迁出京城,储君更是唾手可得,谁又能料到会徒生這样的变故,昔日高高在上的嫡子如今也要费尽心思与当年落魄的庶子相争。 三皇子听了姚颜卿一席话,紧拧的眉头终究松了开,他轻轻一叹,道:“我只不過是觉得不公罢了。” 姚颜卿听了這话,心下嗤笑一声,以他這样的身份尚觉得不公,這天下還能有公道可言? 有了晋文帝的旨意,姚颜卿行事便少了几分顾虑,而修整河堤溃口也提上了章程,姚颜卿直接命人张榜贴了告示,在城内广招河工,管一日三餐不說,每人還能得六十文钱,告示一经贴出,沒過三日就招满了人。 這群河工大多是壮年人,有一把子力气,又能吃苦,知晓修整河堤溃口是为了百姓,一個個也不敢马虎,都打足了精神头,不少尚在观望的人见這一次官府结钱痛快,沒三日就结算一回工钱,顿时追悔莫及,只恨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去报名,若不然每日也能得了這六十文钱,两三個月下来也是好几两银子。 姚颜卿和三皇子分工行事,三皇子忙着施粥修缮房子,姚颜卿则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修整河堤這桩事上,小半月下来,人便出落的更显消瘦,可名声却更胜一筹,都道這位京裡的姚大人是难得的清官,好官,如戏文所說的那般爱民如子,若沒有亲眼瞧见,谁能相信這样细皮嫩肉的小郎君能日日都来监工,甚至還能搭上一把手。 時間過的飞快,一转眼一個月又過去了,河堤虽尚有几处堤溃未曾修整好,可比起姚颜卿刚到豫州之时已是大为不同,至少在闹水患之时,不至于让城裡的百姓在糟了难。 一個多月下来,姚颜卿人更消瘦了许多,便连三皇子都是如此,身上的衣衫宽大了许多,眼瞧着還有三日便是年节,姚颜卿叫人给這些河工放了假,每人都赏了五十文钱,也叫他们能過個好年,河工得了钱,欢喜的眉开眼笑,提起姚颜卿来莫不是连声赞好,只盼這位姚大人能长长久久留在豫州才好。 三皇子還是第一次在外面過节,莫說他,姚颜卿何尝不是如此。 驿站外面挂着几盏彩灯,楼下一帮子侍卫吃着酒,也是难得松快了两日,姚颜卿与三皇子并未到叶知府家中過节,只叫人备下了羊羔肉和鹿肉,切成薄薄的片,又切了一些大白菜,涮了锅子,這可說是他们過的最寒酸的一次年节了。 三皇子觉得這個节過的比往年都好,不用到宫裡吃冷了的菜,不用应付亲贵大臣,不用和老四勾心斗角,就這么涮着锅子,喝上几杯水酒,最是难得的清静了。 几杯水酒下肚,姚颜卿面上便浮上一层薄红,眸子似含了一汪水,那眼分外黑,唇异样红,三皇子借着几分酒意,凑到了姚颜卿身边,一边为其把酒,一边道:“前些日子京裡来了信,我瞧着你看了信后脸色不大好,可是有什么难处不成?” 姚颜卿拿眼瞟着三皇子,唇角勾起,很有几分似笑非笑的意思。 “妇有长舌,唯厉之阶,殿下何时盘了发,臣竟不知?” 三皇子被姚颜卿讥讽了一番却也不恼,笑道:“我這是怕你府裡有什么难为之事,你又鞭长莫及,我好歹也是皇子之尊,可叫我府上的人为你解围一二。” 姚颜卿略一拱手:“如此便谢過殿下的好意了,只不過,這桩事只怕殿下也难以为臣解围。” 三皇子长眉轻挑,面上大有不信的之态。 姚颜卿大笑出声,神采端得飞扬,一杯酒下肚后,似有讥讽的道:“事关姻缘之事,殿下如何为臣解围?” 三皇子一怔,想起以姚颜卿的年纪可不正是议亲之龄,当即心裡泛了酸,說道:“莫不是福成姑妈为你寻了一桩良缘?” 姚颜卿口中溢出一声冷笑,许是因为吃多了酒,說出的话倒是少了几分谨慎。 “什么良缘,若有這样的好亲事,又如何能落到我的头上。”他想到三皇子一個多月前尚說自己寒了心,如今想来,真该寒心的应是自己才对,這可真是自己的好母亲,竟为一己之私如此算计于他。 三皇子见姚颜卿神情讥诮,心下微微一动,笑道:“我在京中的日子总比五郎长,若說哪家有适龄的女娘倒也了解一二,五郎不妨与我說說,我也可为你参详一下。” 姚颜卿眼波流转,瞧得三皇子呼吸一窒,手便紧紧的攥了下酒杯,以免自己失态,唐突了姚颜卿,他虽有心思,也几欲点明,可到底顾忌姚颜卿年纪尚小,唯恐自己道出心思后叫他就此避了去。 姚颜卿笑了一声,语气中带了几分意味深长:“细說起来,這人殿下怕是熟悉的好,与您也是沾亲带故。” 三皇子一怔,想到了宫中尚有两位适龄的公主,莫不是福成姑妈想叫他尚主? “不想我与五郎還有舅兄之缘。”三皇子笑意微僵,以父皇对姚颜卿的喜爱,說不得他還真能做個驸马爷。 姚颜卿轻轻摇了摇手指,笑眯眯的道:“非也,非也,不過殿下所說却也相差不多。” 三皇子皱了下眉头,姚颜卿轻哼道:“圣人外祖家的女娘,說起来可不是要称呼您一声表哥。” 三皇子眉头拧的越发的紧了,說道:“祁家哪有什么女娘与你匹配。” 姚颜卿唇角泛着冷意:“殿下莫不是未曾听過抬庶为嫡的典故?” 三皇子面上露出温怒之色,斥道:“胡闹,祁家如今是什么光景,连個拿得出手的人物都沒有,他家的女娘,莫說是庶出,便是嫡女又如何能与你匹配,福成姑妈莫不是糊涂了不成,怎能叫你修下這样的亲事。”未等姚颜卿开口,三皇子已道:“這事你且不用烦心,我明儿就修书与父皇,必不叫你吃了這样的大亏。” 三皇子如此行事,已在姚颜卿意料之中,他自知三皇子对他的心思,正因如此,才会直接道出自己的不满,使他帮着拦下這桩婚事,以免和祁家人扯上关系,而有圣人出面,他的亲事才不会叫福成长公主在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