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公司的业务 作者:未知 李枫很是真诚的看着自己的爱人向碧婷。 向碧婷现在有点半信半疑,人怎么能忽然就变的好呢? 她沒有說什么,拿着钱去交费了,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好在丫丫的手术是比较成功的。 “丫丫,你想吃什么啊?一会儿爸爸去给你买。” 李枫看着病床上的女儿,话语极其温柔。 “爸爸,我什么都不想吃,以后你不要打妈妈跟丫丫了。” 丫丫虽然只有四岁,也是非常懂事的。 每次看到李枫对母女动手,她心裡的阴影都会深深的烙印下来。 原生态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李枫肯定不喜歡丫丫一直活在那样的恐惧中。 看着丫丫,他的眼睛中有淡淡的泪光闪现。 “我的好丫丫,爸爸以后不会了,以后你想吃什么,想玩儿什么,跟爸爸說。” 李枫早就在心裡暗暗发誓,一定要给母女二人幸福。 沒多久,向碧婷交完费回来了,看到李枫跟丫丫有說有笑。 她不知道是该难過還是该高兴,她现在担心的就是李枫要是喝了酒,之前的毛病又犯了。 “丫丫,你要安静一点,医生說了,不能情绪波动太大。” 這些话,显然是跟李枫說的。 丫丫也听不懂情绪是什么,李枫也不傻,尴尬的看着向碧婷,挠了挠头。 因为李枫给张主任解决了打印机的問題,所以,张主任对丫丫的病情也是比较关注的。 虽然他之前不负责丫丫,可给丫丫做手术的医生,是自己的下属。 只需要交待一番,下面的医生也是很用心的。 嘉城总经理的办公室裡,张斌敲着二郎腿。 他现在可是相当的得意,要买打印机的电话络绎不绝,能不高兴嗎? 李枫从医院裡出去之后,便来到了嘉城。 反正现在医院裡有向碧婷照顾丫丫,他也放心。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为何向碧婷那边的家人沒有来呢? 按理来說,最起码自己丈母娘要来一下啊,外孙女都生病了,還是這么大的病,为何一個人都沒有呢? 他立刻回忆了一下曾经李枫的過往,瞬间明白了。 一开始,向碧婷跟李枫谈恋爱的时候,向碧婷家裡是不同意的。 当时的李枫,也算是积极上进,人也长的不错。 所以呢,向碧婷偷了户口本,便跟李枫登记了。 两個人连婚礼都沒有举行,老丈人家也不认他们這個女儿了。 就這样,二人便生活在了一起。 谁知道,沒過两年,李枫就跟之前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被人坑了,从此,李枫开始堕落起来。 “哎,看来之前還是好的。” 李枫吐出這么一句话,便走进了嘉城。 前台的女孩儿看到李枫来了之后,急忙点头哈腰的笑道:“李哥,您来了啊?” 现在整個嘉城,谁不认识李枫? 要沒有李枫,他们的工资都成問題呢,大家此时忙活的不得了。 不是接电话的,就是登记的,然后還有分货的。 “小李,快进来。” 张斌拉着李枫便进入了办公室。 他称呼都变了,叫小李說明两個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一点了。 “张总,這种情况,三天,咱们的货就完了。” 李枫也毫不客气的坐在了沙发上。 “兄弟,你這脑子沒問題,等這個事情完了之后,你来我公司做副总吧?” 张斌早就想過了,等打印机卖完,就让李枫過来上班。 他不知道的是,李枫可不愿意在他這裡一直做打印机。 這個年代,是個电子产品都能赚钱。 尤其是手机,马上就是井喷式的爆发,他为何要做打印机呢? “多谢张总的好意,不過呢,我還是准备自己去做其他的。” 李枫卖了個关子。 张斌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笑嘻嘻的看着李枫。 “咱们一起呗,大不了咱哥俩重新弄個公司呗!” 张斌眼中是对李枫的崇拜之意。 李枫還真要找個合伙人的,做手机的成本可不小。 光拿代理就要花不少的钱呢,而且,像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這些都是当年流行的品牌。 或者国内的传导,当时都是国产第一大品牌。 如果李枫沒有记错的话,传导是1992年成立的,毕竟他穿越過来之前,可是有名的企业家,对于各個企业的发家史,都是了如指掌的。 最早的时候,传导是做传呼机的,甚至還成立了多家寻呼台。 一直持续到1999年,传导才开始做手机的。 也就是說,在這几年中,如果李枫去做bp机,也是可以赚钱的。 但手机他肯定要比這些上线早一些的,毕竟這是一個大市场。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要占股百分之六十。” 李枫也沒有任何的隐瞒,直接便表露了自己的想法。 “股份沒問題,但是,你准备新公司做什么呢?” “传呼机,先去代理传导的机子,他们现在的质量出现了問題,但是,在不久之后,他们会拿到港湾区的一笔融资,质量会完全提升。” 李枫很是详细的解释着。 的确,现在传导的传呼机因为质量不行,已经全部积压在仓库中了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有融资进去的?而且還是港湾区的?” 张斌有点奇怪,沒有发生的事情,李枫怎么能猜到? 他還能有前后眼不成? “你就别管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是代理传导最好的时机,他们肯定不会相信,此刻還有人愿意做他们的代理。” “我們只需要拿下深川的总代理就足够了,不過,我們现在不拿货,等到他们下一批的货出来之后再拿。” 李枫是非常有信心的,虽然传导在拿到港湾区投资之后的不久,双方闹崩了。 如果沒有這段時間,传导是度過不了這個难关的。 “之前传导的总代理,可是要拿很多货的,一台机子算一千块钱,至少要拿几百台,可得几十万啊!” 当时的bp机,从300--5000价格不等,好像還有上万的。 李枫记得自己父亲当年买了一台摩托罗拉的,大概是七百元左右。 1994年的七百,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