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漂买房
有手提电话不,留個号码。”
祁同伟尴尬一笑,拿出了自己的传呼机。
“那這样,我送你一部手提,老金,我的包在你旁边,裡面有那個新款的诺基亚。
你们俩一人一部,這可是新鲜玩意,比大哥大小了不少,我也是新拿到手的。”
“哎呦喂,你丫這是特意来显摆了。
别跟丫挺客气,他大姐在邮电部上班儿,這些新鲜玩意他每次都能拿到第一手。
对了,听說邮电部要改组了,啥情况你知道不。”
“我姐也在纠结,上個月三定方案下发了,她所在的部门据說要独立出一個企业局。
叫联通,不過整個单位小的可怜,她正在纠结是调出去,還是留在原地。
据說留着会有升一级,毕竟位置多,人少。”
祁同伟听着最新的新闻,手裡還在鼓捣着新到手的诺基亚最早的款式,突然想起歷史进程上确实是今年邮电部第一次开始分家,分出了联通,而后因为部门精简,反而快速发展。
“刘哥,感谢您的礼物。小弟倒是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刘文杰看着這新认识的小老弟,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看法,见他停顿住了,于是催促道。
“就咱们几個人,有话直說。”
“我個人认为,過去的邮电部用政府机关的模式去运作业务,其实是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符合的。
领导们肯定也是看到了這一点上,于是坚决将政企分家,让企业能减负,真正进入市场竞争来。
加上现在电信是一家独大,完全垄断,大则大了点,可是面对着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肯定是呈现船大难掉头的情况。
如果咱大姐有的選擇的话,我建议就是去新成立的单位,部门小,部门新,都有明显的好处。
部门小,只要选好掌舵人,就能如指臂使,飞速发展,而部门新,就能到上头要到很多政策支持。
很多事业,其实看得就是掌舵人,掌舵人优秀,事业自然把握各种机遇,蒸蒸日上,掌舵人平庸,什么事业都被害死。
再者,现在的位置多,来的人少,想升一级,甚至掌握這個部门更多的权力,都是机遇。”
刘文杰坐在主位上,听着祁同伟侃侃而谈,手上沒停下在泡茶。
“有道理,不谈這個话题了,過。”
......分割线
饭局结束,祁同伟算是见识到了金新凯真正的小圈子人脉。
(删)
“对了,哥,你知道有哪些合适住的房子卖的嗎?
我想买套自己住。”
金新凯想了一下。
“你自己這点钱,大概率买不起,那些外销房都是卖给老外赚外汇的,一平方都要一两千美元。
至于其他的楼房,都是些单位老房子,小的很,太远也不合适,难道去郊区每天上班赶十几公裡過来啊。
据我所知,你们单位应该会分房子吧,但是今年你不一定能轮到,买就买吧,买好的。
直接买四合院吧,便宜一点,空间也大,地段也好,我朋友手上就有一套两进的四合院想卖,裡面的租户也都腾空了。
稍微装修一下,住的空间也大,不過不是每间房都有暖气,厕所也就两個,冬天要跑到外面上。
除這些至外,我是很喜歡四合院的,我问问价格,我猜测大概要七八十万。
你要是真心想要。
哥借你,听說你那本小說现在大火了,搞不好一两年你就還清了。”
祁同伟听见四合院,心脏就不争气得砰砰直跳了,他刚刚也沒想到,這有钱也买不到房子。
京城的各大部委旁边根本沒多少商品房,少数也是当初亚运建的专门赚外汇的外销房,价格高的离谱啊,這九零年代就要一千多两千美元了。
第二天一大早,祁同伟就迫不及待地联系金新凯,带他去看四合院。
二人来到了安定门南面的北下洼子胡同,這裡处于北二环的边界,离鼓楼和什刹海都很近,地段是很不错了。
“别老盯着看那边,那些是戏剧学院的学生,這裡不错吧,就算你自己不住,還能租给戏剧学院的老师或者学生。
西边儿就是鼓楼,這地儿可是当年我给你找嫂子的时候发现的,你嫂子就是戏剧学院的老师。
人来了,這就是房主,也是我老朋友了,一心想着卖了這祖宅,然后去资本主义世界。”
“你好,你好,老金,這就是你朋友啊。
我先带你们进去看看吧。
我這地儿,现在沒租户了,八零年代房管局正式明确了产权,他们租约一到就都搬走了。
现在就我自己住了,家裡人住习惯了分配的楼房,不乐意在這些老胡同裡住平房。
加上我也准备出国了,就寻思着卖了,你是老金的朋友,那价格有的谈,咱也不用被那些黑心中介吃两头。
占地面积呢,在房管局裡备案是超過五百五十平的,建筑面积也量過,有三百多,十来间房,妥妥的两进院子,不需要和别人用一條墙的。”
祁同伟看着是越看越心动,现在的人不识货啊,房子虽然旧了点,不過稍微花点钱整修一下,漂亮得很。
“老板,不知道价格准备怎么算?”
果然,這房主听到老板這個称呼,喜笑颜开。
“這样,上個月也有人来看過房,他当时开的价格是一百一十万,不過当时人是中介带来的,還得出個中介费。
你呢是老金带過来的,咱就给個友情价,就跟梁山好汉的数量一样怎么样。”
金新凯一听就笑了,接着开口。
“喂,你可别這么不客气,可着我老金的名字就值两万啊。
你自己看看,這房子都這么旧了,暖气只有两间房有,厕所還装在角落,大冬天得撅着屁股去。
你這個价格报的忒沒诚意了,這样,给我老弟报個实诚价。
甭废话,我沒那個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