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過年 作者:惧高症的猫 家裡虽然穷,但過年的时候,妈妈总会给家裡的每個孩子亲手做一套新衣服和做一双布鞋。妈妈的手很灵巧,跟别人家买回同样的布料,经過她随手画画剪剪,再缝缝,那新衣服绝对比村裡任何一個孩子的衣服漂亮!那时候的布料多是沒什么花纹的,妈妈就用彩色线在衣服上绣上漂亮的动物或是花草的图案!布鞋也是绣花的布鞋! 不能不說妈妈的运气真的很旺啊!自从分家后,也就在开始时他们家有断粮现象。后来不管妈妈是做什么都运气好到让人目瞪口呆!她们家养的牲畜都长得特别快!总比别人家的牲畜提前一個月出栏,奶奶看得眼红,就经常偷偷来拿那些牲畜食物回去喂她们家的牲畜,但她们家的牲畜還是长得很慢。孩子们沒有衣服穿,也沒有布票时,妈妈愣是一個人走在路上都有无主的布票飘到她跟前。 那时候农村的三大件:自行车、衣车、录音机。他们是一件都沒有的! 有一天,他们却突然看到妈妈骑了辆二十八寸凤凰牌自行车,那可是大件啊!乐乐和哥哥立马跑過去问: “妈妈、妈妈,這是谁家的单车啊?” “我們家的。”妈妈淡淡的笑着說。 “喔!喔!我們家也有单车咯!”哥哥乐得又蹦又跳的。 “妈妈,這车是你买的嗎?”乐乐小心的问道,隐隐记得前世這自行车是妈妈跟别人打赌赢回来的,具体赌什么到不记得了。 “乐乐傻女儿,妈妈哪有钱买啊!這是妈妈跟人打赌赢回来的!”妈妈把她抱起来,捏了捏她的小肥脸說道。 “妈妈,你们赌什么了?” “哈哈……就赌从来沒有得摸過单车的妈妈,从那個大陡坡上溜车下去,结果你们老妈我,从坡上溜一趟下来,就会骑车了!然后這辆单车就归我們家了!神奇吧?”妈妈說的甚是简单。 “嗯!妈妈很厉害、也很神奇!”兄妹俩一起肯定的回答。 哥哥现在不知道那陡坡怎么样,她還是知道的。那個近乎六十度倾斜的陡坡,从上面下来本就很艰险的,记得前世那裡可是死過很多人的。那個大陡坡不只是陡的問題,而是它近乎三百多米的长度外加坡中间那一個近九十度的转弯,坡底有座小桥,桥面到桥底足有十米高,下面也不是什么大河,而是小溪流一边,水也就淹過足面的深度,然后就到处是嶙峋大怪石,摔下去的人,都沒有生還的可能。 她不禁要怀疑起自己的妈妈了,她這妈妈,是不是、也是重生来的?记得前世时,她妈妈就是学什么都是很神速,别人学几年的东西,她花三两個月就学会。還用得比别人熟练。在這個年代,妈妈学医、考行医证,還真的只花了三個月就能拿本证回家边自学(前世她经常看到妈妈捧着很厚的医书在看)边替人治病。附近那些村的村民生病了,几乎都来找妈妈治,也沒见她出過错,還都把人给治得健健康康的。因为這样,十裡八村的人都认识他们一家,而妈妈不管在哪儿、說话都是很有份量的!如果妈妈不是重生的,那說明了一個問題:他们的妈妈智商很高!难道,哥哥的聪明是来自妈妈的遗传?同样是妈妈的孩子,为什么就不传点聪明劲给她呢? 不想了,還是跟妈妈說說,今天奶奶又来偷他们家猪食的事吧: “妈妈,今天奶奶又来偷我們家的猪食去喂他们家的猪了!” “人在做,天在看,总有一天有报应的!就让她偷吧,心不诚,喂了也长不大的,别管她。不過是一点猪食罢了。”兰英不甚在意的回道。 想想今年他们家把那些牲畜都卖了,除了买些小的回来喂养,他们家也是能過一個很丰盛的年了。家裡除了鸡鸭鱼肉不用采买,還给孩子们买了布料做衣服、糖果点心也给买了回来给她们解馋。生活正朝着她确定的方向在前进着…… 年三十這天,兄妹二人跟着妈妈去打年糕,回来后,兄弟姐妹几個,早早就洗澡换上新衣服。姐姐们就把脏衣服拿到河边去洗,明天是不能洗衣服的。這是村裡的习俗,初一是不能打扫、洗晒,也不能煮新饭的。所以都在年三十把事情都做完,饭菜也要准备两天的量。 供奉祖先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上了大饭。他们家可沒有什么食不言的餐桌礼仪。按妈妈的說法,餐桌上說些快乐的事,可以快乐的用餐,有什么不好呢?先說明:谁要笑,請转脸到后面去,以免不小心会喷饭菜到桌上!所以他们家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很热闹,欢声笑语不断从餐桌上传来…… 在饭后,会在家裡摆上一张干净的桌子,姐姐们便开始打米饼,打米饼需要糯米粉和粘米粉按比例混合,添上适当的煮好的白糖浆或是直接添上水,搅拌均匀踹成团,把踹過的米粉团放一层到饼印再添上芝麻或花生仁的馅,再放上一层米粉团,把小印盖盖上,用锤子捶两下印盖,把米粉团打结实,倒出来,就得到一個成型的米饼,把那些成形的米饼放到锅裡蒸熟,就可以吃了。 妈妈则把油锅端到火堆的炉架上,准备做油炸点心,這么都是用糯米粉搅拌踹成团,再或拧或捏成自己喜歡的形状,然后用油炸。她和哥哥比较小,就用米团捏成各种动物形状,大人们就做的比较简单,直接拧成花的形状,然后放到油锅裡边,炸得黄橙橙的就捞起来沥干油,香香脆脆的,是孩子们最喜歡的零食。 大年初一,她還在睡梦中,就被哥哥拉起来洗漱,外面早有几個小伙伴在等着她了。兄妹二人跟大家一起结伴一家一户的给大人们拜年拿红包。那时候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你去他们家给他拜年,都会拿到红包的。裡边的钱虽然不多,也是让人很开心的。所以在還是孩童时期,总是盼着過年。 拿了红包后,就散开各自回家吃饭,再约好集合的地点,就等吃饭后一起去晒谷场看初一几個村寨组织的比赛。 大年初一会有各村寨组织的龙狮队抢花炮大赛,是有奖金可以拿的。胜利的那队可是为他们村争荣誉的,回到村裡還能拿一份奖励。 孩子们就喜歡看热闹,抢花炮不仅敲锣打鼓,鞭炮‘噼啪、噼啪’的响個不停,那些龙狮舞起来抢花炮却并不混乱,沒有什么明抢暗箭的,大家都是靠实力去抢,抢到最多的花炮那队便是第一名。以此类推。 抢花炮结束后,龙狮队会敲锣打鼓的去给各家各户拜年,去到哪家,哪家的主人都会找一根最长的竹竿把红包放在最顶端系好,然后挂上鞭炮,鞭炮一点燃,舞狮舞龙两队就开始在鞭炮中抢红包,哪家的红包大,他们会在哪家多表演一段,表示這家来年過得更红红火火。 那时候,哥哥是最喜歡去点鞭炮,妈妈一般都会抱着乐乐和姐姐们在一边看,爸爸则高举竹竿,不让那龙狮那么快就拿到红包。旁边還会有村民跟着助兴,很是热闹。 初二会在晒谷场有对歌比赛,要评山歌王的。孩子们听不懂他们唱什么,自然都不怎么感兴趣。還有十裡八村组织的篮球队在篮球场比赛,孩童们也不過是凑几分钟热闹而已。 作为孩子,最感兴趣的還是外地来的那些個耍杂的民间艺人,他们也会在晒谷场表演,跟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也差不远。有耍猴的、有走钢丝的、有耍大刀的、也有唱個小曲的。大過年的,他们走村串演也不容易,加上過年過节的,大人们看得欢喜了,有钱的会给些赏钱,小孩子手裡有了红包也是大方的给一些的。 還有让孩子们高兴的是,過年的时候,会有很多小零嘴卖,孩子们自己也有几個拜年得的红包钱,可以买些他们喜歡的零嘴来解解馋。尽情的花了,大人也是不会管的。 也有懂事的,知道家裡穷的孩子会守着红包钱不花的。她家三姐例外,三姐是属于那种:进了她口袋的东西,是不会轻易被拿出来的。她不想搭理你,你不管怎么哄,她都会把嘴巴闭得跟蚌壳那么紧。为此,妈妈就曾拿她跟别人打過赌,那人若是能让三姐回答他一句话,妈妈就送他两只母鸡。反之他则输两只母鸡给妈妈。那叔叔是不相信自己连逗個小孩說句话的能力都沒有的。开始拿糖果来逗才是小小少先队员的姐姐,就算换了巨多点心来哄三姐,還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三姐也只是斜着眼瞧他,愣是一個字都沒蹦出来。等那叔叔像沒水分的青菜——焉了。并认输,准备走的时候。三姐淡淡的在他背后叫道: “叔叔,别忘了把我們家的两只母鸡送回我們家。” 才抬脚走的叔叔,脚下打了個踉跄,黑着脸转過来盯着三姐看了又看,嘴巴动了动,什么也沒說,咬咬牙走了。 在一旁看戏的大家则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想着晚上可以吃鸡肉了!被二姐背在背后的黄乐乐,真的很乐啊!感情她那三姐還是一黑腹的,還是光长脑,不长個的!难道,就像咱们邓爷爷說的:浓缩的都是精华?为什么,前世、她咋都看不出她這個三姐姐,其实、也是個人物呢?還真是不言则已,一言惊人啊! 当时那情景,是越想越让人乐呵啊! 這大過年的那么多东西,三姐這回除了红包外,還可以收很多东西,最乐应该就数她了! 姑姑也在年初二的今天回家拜年了,奶奶是不让她去大叔叔家的,她說小叔叔平时都跟大叔叔,那姑姑回来就应该在大哥家吃饭的!分家的时候,大叔叔就要還有劳动能力的奶奶,让眼睛不好使、行动不便的爷爷跟着乐乐一家。爷爷虽然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对他们几個孩子還是不错的 妈妈都不跟他们计较這些的,姑姑一家回来拜年,她照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算姑姑听信了奶奶的话,說妈妈对她如何不好,对妈妈的态度,就算是大過年的,也是冷眼有加的。可妈妈都一概不理会他们。 姑姑对妈妈有看法,也沒想住下,只是吃過晚饭就回去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過得飞快的,转眼這個年就過去了,家裡人该干嘛的都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