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但魏徴徐茂公并不清楚的是,杨谅对于那個所谓的“几十年前某国宰相”却是真正知道内情的。在场人中也就只有与杨谅相交最深的老道士张正随对此略知一二。
往日杨谅时常来到這自己治下的悬翁山游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找张老道士扯皮捣乱,二人忘年之交相互惺惺相惜的紧。但来找张老道士并非杨谅的全部心意,在悬翁山上,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杨谅是在山顶的晋祠度過的。
山顶的晋祠中,有一個不甚起眼书房。寻常人只以为是一间普通破落旧了沒人打理的危房居所,所以才会长年累月的封上不供游人参观。
任谁也不会想到這竟然是并州总管、堂堂汉王、大隋五皇子的临时办公地点,更不会想到這竟然是前朝一国宰相梳理公文的临时行宫。
在大隋朝建立之前,曾经很久一段時間沒有過大一统的局面。当是时,宋、齐、梁、陈为南朝,东、西、北魏、北齐、北周为北朝,形成了数国并立藩镇割据的局面。在最后的最后,北周异军突起,在以杨坚为首的将领带领下,帮助北周灭掉了无数强敌,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果实。当然,最后這枚果实也被杨坚吞并,建立了百十年来来之不易的大一统国家——隋朝。
世人只知道杨家出了個杨坚,带着自己的几個兄弟一路冲杀陷阵,建立了大隋的江山基业,却甚少有人知道,杨坚背后的杨家究竟是怎样的一個庞然大物。
自西汉以来,弘农郡杨氏便从来沒有沒落過。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与其子其孙,重孙合称“四世三公”。
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显赫。虽然弘农杨氏說起来只是一個隐而不宣的氏族,但实际上,整個魏晋南北朝时期,每個国家的高官,都有数不尽的杨氏子孙,多出自弘农。
北齐杨愔正是如此。虽然他的父亲是北魏的司空杨津,可丝毫沒有影响他一步步成为北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這悬翁山顶的晋祠,正是杨愔昔日在此梳理公文的临时行宫。
“如果那悬翁山的山腹内所藏之物真与他杨愔有关,那想必一定不是什么简单的金银珠宝了...”杨谅心中暗暗猜测。
在自己脑海中杨谅本身残存的记忆裡,悬翁山晋祠裡有一间平日仅供自己进出的书房。
堂堂晋祠,乃是古代圣贤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后所建,又怎会有书房這样的居室呢?
在记忆裡,数年前,杨谅刚刚在二皇子的挑唆下被册封到并州做他的大隋藩王。心中郁闷,为散心才来到這悬翁山观景。在山顶的晋祠偶然间发现有這样一被封锁的院落后,杨谅仗着自己贵为皇子,以“有什么事情是在自己的封地不敢让人发现”的探求心态,命人强行打开了這书房。
书房裡并沒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些许古籍以及书房原来主人所留下来的大量批章奏折,以及留下大把原主人的墨宝随笔。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