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决战东海(再续) 作者:巴下客 正文 宋青书身怀诸多绝学,旁人得一便可纵横天下的不在少数。诸如明教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百余年前掀起腥风血雨的九阴真经,逍遥派的凌波微步,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武当太极拳剑等等。 然而宋青书左思右想,他虽然修炼了這些武功,但是除了少有的几样,都只是粗通而已,想要凭借這些武功与海公公作战,无疑是自己找死。 因为自己不精通的武功,施展出来虽然還是十分精妙,但是对于海公公這种一法通百法通的宗师人物,只要熟悉之后,很快便能够找到破绽,到时候将计就计,自己可就是自寻死路。 思量着自己擅长的武功,虽然剑法也是一绝,但是自己修炼的是快剑,但是显然在海公公這裡便是班门弄虎了,本来施展太极拳剑也在考虑范围之类,只是太极拳剑讲究的便是后发制人,以静制动,防御虽然无双,但是刚不可久,柔不能守,自己本来武功就不如海公公,要是一直被压着打,最后也就沒有了什么翻盘的机会了,所以宋青书選擇了掌法。 以北冥神功吸纳的海量内力为基础,以龙象般若功赋予的无上神力和防御,施展外门阳刚第一掌降龙十八掌。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既然海公公走的是快,宋青书觉得自己只能是走无坚不摧的路子。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此招在降龙十八掌中是最为厉害的留力法门。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狠辣,亢奋凌厉。以宋青书龙象般若功的巨力,无论是配合少林大力金刚掌,還是铁掌帮的铁砂掌,威力都不会差了。 但若是如此,有怎么会被宋青书用来应付這生死危急,‘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還有二十分。 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這個‘悔’字,一掌击出。后力无穷,源源不断。 果然這一招使出,立马便将绣花针逼了出来,后劲勃发,层层消减,到最后来到宋青书眼前的时候,已经是后继乏力,无以为继了。 “好。”虽然生死相搏,看到宋青书使出如此精妙的武功。海公公還是不由得赞了一声好。 “可惜啊。”随即海公公叹息一声,“這门掌法虽然精妙,但是到底缺了几分神髓。” “哦。”宋青书对此有些不以为意。因为龙象般若功的缘故。以及北冥神功,宋青书开始对降龙十八掌情有独钟,闭关期间,可谓详加参悟,以他的修为见识,自然深得三昧。所以才对海公公的话嗤之以鼻,以为又是他乱人心神。 海公公见此不由得笑道。“你到底還是刚刚突破绝顶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精妙。” “绝顶修为之所以远高于一流高手,除了内力之外,還有的便是宗师的见解,而宗师的见解,除了一法通百法通,更为重要的便是从运用武功到了创造武功,這是由技到道的一個過程,成功便突破先天,譬如张三丰。” “即使沒有创造成功一门绝世武功,也会纳为己用,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一味的附和原来,因为你毕竟不是创造這门武功的人,想要在原来基础上青出于蓝,除了另辟蹊径,几无可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宋青书现在当真有這种感觉,倒不是张三丰不告诉他,只是一来境界不到,知道了也是徒劳无功,而当境界到了,张三丰已经不在了,阴差阳错之间,让宋青书還停留在以前的见识,便是补全北冥神功,也谈不上创功。 “本来我還担心,你已经迈出了這一步,如果是這样我想要拿下你還要多费一番手脚,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這样我也就放心了。”海公公释然一笑。 然而這一笑落在宋青书眼中却是恶意满满,一阵心惊肉跳。 “一针在手,天下我有。” 海公公一手捏着绣花针,放声大笑道,“宋青书,就让你看看你我之间到底差距在哪了。” 话音一落,迎接宋青书的便是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而海公公的攻击也十分简单,就只有一招刺,如同阁楼小姐刺绣一样,来来回回便是一针,然而速度之快,力道之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正如海公公所言,宋青书還停留在运用武功上面,招式衔接之间,虽然看上去行云流水,到底還是沒有达到发璞归真的境界。 而他除了龙象般若功赋予的一身巨力,其他方面与海公公相比,都相差一筹,当他的這点优势再也不能够起到作用的时候,宋青书自然便全面落入了下风。 场上的情景渐渐清晰了,宋青书已经沒有還手之力,落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楼船上的武当七侠等人都慢慢的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看来宋盟主還是不是老贼的对手。”灭绝师太低叹一句,随即问道,“我們怎么办?” 宋远桥和俞莲舟等人相视一眼,斟字酌句的說道,“青书决战之前曾言,如果一旦不是对手,会施展一门武功,即使不能同归于尽,也能够重创海公公。” “重创海公公?”听到宋远桥的话,在场的诸位掌门尽皆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心有顾忌,都沒有說出来。 最后還是灭绝师太爽快,“你们都有顾忌不說,就由老尼来說。” “既然宋盟主能够重创海公公,說什么也不能放他厉害此地,否则以后再也不会有這么好的机会了。” 顿了顿,灭绝师太扫了一眼欲言又止的众人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天下百姓,为汉人江山,区区骂名何足挂齿。” “况且成王败寇,只要我們能够驱逐鞑虏,复我中华,到时候谁還会在乎這些旁枝末节。”灭绝师太說完,张松溪又补充了一句。 顿时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便心有所动的众人,不论是为了所谓的大汉河山,還是自己的安危,尽皆默默地点了点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