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子是你便宜姐夫 作者:未知 (),請您牢记本站手机版域名(mip.kanquanben.net) 根据前世的经历,寻找苏浅浅,有几條线索。 陈文知道苏浅浅此时正在沪市财经大学读大一,具体什么专业就不知道了。 陈文在二十五六岁时,曾经来過沪市,通過苏浅浅父亲的单位,打听到他们家的住址,寻访上门,却得知了苏浅浅已经卖房搬走的消息。 此后再无苏浅浅姐弟的音讯。 苏浅浅的家,陈文记忆裡有一個大约的地址印象,如果再次直接上门去找,估计問題也不大,多找几個大妈打听一下就行了。 但是,陈文觉得不能這样直接上门,太唐突,太冒失,太沒有线索,经不起苏浅浅的推敲。 所以,陈文需要按部就班再走一遍曾经的流程。 --------------------------------- 考虑妥当,陈文前往了建设集团沪市分公司。 辗转公交,步行片刻,抵达。 办理了来访人员登记,陈文走进沪建公司的大楼,根据楼门口的指引牌,来到了位于二楼的综合办公室。 敲门,问好,表明来意。 一位热情的胖阿姨接待了陈文。 陈文拿出自己的洪城身份证和户口本,递给热情的阿姨,說道:“我叫陈文,我的父亲是建设集团洪城分公司的陈虎,受我父亲的委托,专程来到沪市探望建设集团沪市分公司苏星程的家人。” 胖阿姨說道:“我知道苏星程這個人,是我們公司的。可是,他已经去非洲参加援建了,他爱人也是我們公司的,也一起去了非洲。” 陈文继续說道:“我的父亲与苏星程苏叔叔曾经是知青战友,他们曾在同一個县裡插队,我的父亲和母亲现在也在非洲参加援建,跟苏叔叔和他的爱人宋阿姨,参加的是同一個援建项目。” 胖阿姨点点头。 陈文继续說道:“我知道苏叔叔和宋阿姨目前不在国内,這次我来到沪市是受我父亲委托,来看望苏叔叔的家人,也就是他和宋阿姨的儿子和女儿。” 胖阿姨再次点点头,這個年轻人所說的內容,符合苏星程和宋青青的工作状态细节,也符合苏家的人员情况。 胖阿姨问道:“小陈同志,你說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你這次来我們這裡,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呢?” 陈文說道:“我不知道苏叔叔家的地址,還請阿姨您能够提供一下。” 胖阿姨說道:“這好办,你稍等。” 查询片刻,胖阿姨从资料裡查到结果,把一個地址抄在纸條上,交给了陈文。 道谢,再见,陈文离开了建设集团沪市分公司。 --------------------------------- 纸條上地址的前半段,与陈文记忆裡完全一样。 后半段的地址,陈文记忆裡已经不清晰,纸條內容帮助陈文迅速锁定了坐标。 公交,步行,陈文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這次甚至都沒再向路人打听位置,陈文就顺利地站在了苏家的大门口。 苏浅浅的家,位于黄浦江西侧附近一條弄堂内,距离著名的南京路很近,离外滩沒多远。 苏浅浅的家,坐落于一处石库门社区,裡面住着好几十家人,苏家占有其中的四间房,一楼和二楼各两间。 故地重游,陈文心中感慨良多,有可能马上就要见到自己魂牵梦绕的苏浅浅了,陈文喉咙裡一阵干燥,噎得有些生疼。 陈文站在石库门的大门外呆立许久,突然一個声音响起。 “侬找啥人啊?”一位大妈,正准备进大门,她应该也是住在這裡。 “阿姨你好,苏家是住在這裡吧。”陈文礼貌道。 “這裡是住着姓苏的人。侬晓得依拉名字不啦?”阿姨社会经验丰富,保持着基本的警惕性。 “我找的是苏星程家,他的爱人是宋青青,他们有一对儿女,女儿是姐姐,名叫苏浅浅,儿子是弟弟,名叫苏康康。”陈文回答道。 陈文的回答,准确无误地陈述了苏家全部家庭成员的名字和身份。 阿姨立刻朝着一個大门喊道:“康康啊,康康!侬屋裡厢来客人了!” “啥客人啊!等下啊,阿拉穿衣裳!”一個声音从大门裡的某间屋子传出来,陈文判断這就是苏康康,還沒起床。 --------------------------------- 一会功夫,从大门内的其中一個小门裡,走出来一個。。。卧槽,一個胖子! 胖子睡眼惺忪,揉着眼睛适应外面强烈的自然光线,嘴裡還嘟嘟囔囔:“啥人啊,在哪裡啊。” 刚才的阿姨用手一指陈文:“那裡。” 胖子看了看陈文,改用普通话问道:“你是谁啊,你找哪一位?” 這就是传說中的苏康康呀! 陈文魂牵梦绕的美人的亲弟弟! 真特么太胖了,太可爱了,太让人有喜感的胖子! 這小子,特么的跟苏浅浅是同一個爹妈生的嗎? 苏浅浅身材那么苗條,长相那么动人,她亲弟弟怎么能长成這么胖! 陈文心想,老子是你前世的便宜姐夫,今世来找你姐姐,争取再做一回你姐夫! 笑了笑:“小胖子,你是苏康康吧!” 被人喊小胖子,苏康康一点也沒生气,回话道:“是我啊,你是哪一位?” 陈文认真地說道:“這话說来话长,简单說,我爸和你爸是同一個集团公司的同事,而且曾经在同一個地方下乡插队,他们是知青战友,我這裡路過沪市,受我爸的委托,来看望你和你姐。” 哎哟,爸爸战友的儿子!苏康康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不亲不疏地說道:“這位同志,請裡面来說话吧。” 苏康康前头带路,陈文后面跟着,走进大门口,再进入苏康康的家。 苏家的房子,建于民国年间,石库门是沪市当地人管這种房屋的称呼,一條小路进去,区字框形的多栋房屋环绕内裡。 独享一整座石库门的人家,在那個红色年代就消失殆尽了。 一般情况是几户、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共享一处石库门。 苏家所在的石库门,有好多栋房子,苏家在其中的一栋房子裡,共一十八户人家占有,苏家位于进入大门后的左侧一個位置。 老沪市风情的精华,就体现在石库门的生活中。 苏家的房子位于一栋二层的长长的小楼,众多房间中苏家占据其中的四间房,楼上楼下各两间。 楼下的两间房,一间是客厅,一间改造成厨房和卫生间。 客厅的把角处,一座木制的楼梯,拐了一個弯,通向楼上。 楼上的两间房是卧室,苏星程和宋青青一间,苏浅浅和苏康康一间,睡上下铺。 两年前苏星程和宋青青出国后,苏浅浅搬到了父母的房间,姐弟俩一人一间卧室。 招呼陈文坐下后,苏康康问陈文喝不喝水。 陈文从桶包裡拿出搪瓷缸,說麻烦你了小胖子。 苏康康去厨房,拎出来一個开水瓶,给陈文搪瓷缸加上水。 “重生之我的1992 (mip.kanquanbe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