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七章 张姥姥进大观园 六 热气球

作者:纵横
第十七章张姥姥进大观园(六)热气球

  张星彩和关银屏一路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景色,這裡一切都令人感到新奇。

  這裡的道路宽大、平坦、整洁,路上行人熙熙攘攘,热闹程度不比成都城裡差。路两边各种商铺、工坊林立,商铺裡商人和顾客讨价還价吵声震天,工坊裡打铁的打铁,刨木的刨木,一副热火朝天的大生产场面。

  刘厚带着两個小萝莉左拐右拐地走到基地的深处。张星彩和关银屏看着一路上守卫逐渐森严起来,不由得感到有点紧张起来。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一個大院,這個大院门口挂着“飞行研究院”的牌匾。门口還有两個全副武装的卫兵在站岗。进入大院裡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之森严几乎可以媲美皇宫。

  进入大院后,映入两個小萝莉眼帘的是一個硕大无朋的圆形物体悬在空中,下面還吊着一個足有8尺见方的大竹篮。

  两個小萝莉眼裡都露出好奇的神色。“這是什么?怎么那么大?”還是张星彩负责发问。

  “這就是可以搭载你飞天的东西,我們叫它热气球。”刘厚道。

  這個时候张星彩看到一個容貌普通,脸色有点蜡黄的少妇和两個工匠模样的男人一起围着這個热气球转来转去,显然正在忙碌着调试這东西。

  “咦!黄夫人!你怎么在這裡?”张星彩一声惊呼,抬腿就跑了過去,轻盈得像只小鹿。

  张星彩和关银屏都认识這個妇人,她正是诸葛亮的贤内助——黄月英。为什么黄月英会在這裡呢?原来這個黄月英精通奇淫巧技机关之术,刘厚很怀疑孔明灯到底是孔明发明的,還是她发明后假托诸葛亮之名。

  反正自从刘厚提出的热气球计划给她得知后,就自告奋勇跑来主持這项研究工作了。刘厚也知道她的名头和本事,于是毫不吝惜地封了她为飞行研究院院长。這個热气球其实正是在她主持下研发出来的。

  有了研制孔明灯的经验,其实黄月英对热气球的原理是很了解的。热气球說白了就是一個特大号的孔明灯,加上刘厚通過左慈不断将一些科学知识和“创意”转告给她,使得她研发热气球沒多少难度。

  虽然在获得皮革和处理接缝处漏气問題上,遇到一点麻烦,不過在刘厚鼎力支持下,這些麻烦最后都成功被解决了。热气球已经研制成功,并通過多次试飞,积累了很多经验。這不,黄月英带着几個工匠在对热气球进行改进呢。

  张星彩和关银屏拉着黄月英的手叽叽喳喳地聊個不停,所以說,三個女人一台戏一点都沒错,刘厚被晾到一边很无聊,于是向旁边同样被晾着的工匠询问热气球改进情况。

  热气球最近有很大的改动,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动力结构。原来的热气球是沒有动力的,只能随风飘扬,使得热气球只能根据风向来使用,风往那边吹就只能往那边飞,而且還经常被突然改变的风向带得偏离了预定的方向。這大大限制了热气球使用范围。

  最近的一次改动就是加装了一副突出于吊篮的螺旋桨。螺旋桨以齿轮、链條结构连接到一副脚踏板上。如果后世人在這裡一看就知道,這不過是一部拆了轮子换成螺旋桨的自行车。

  只要有人坐上三角形座椅,两脚交替踩动脚踏板,通過链條传动,就可以带动螺旋桨高速转动,从而搅动空气推动热气球前进。另外,前面的把手可以左右转动带动螺旋桨偏左或偏右,从而控制热气球前进的方向。

  這套动力系统结构当然也是由刘厚画出简单的结构图,再由左慈转交给马均的。马均对這個机械非常感兴趣,得知這是飞天神物的动力部件更是兴奋异常,马上投入十二分热情开始试造。经過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造出這套脚踏螺旋桨动力系统。

  刘厚看着這套脚踏系统,想着的是什么时候让马均将螺旋桨换上两個轮子,使之变成自行车,到时候還不得完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啊。

  热气球上的這套动力结构使用起来很简单,甚至比学会踩自行车還简单,起码你不需要担心会摔下来。只要是個正常人,看過别人示范,马上就可以学会怎么踩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脚力問題,一定要找個脚的蹬力够大的人作为蹬车手。這個当然不用刘厚操心,自有赵云负责从军中选拔,并针对這個动作做专门的训练,以增强蹬踏动作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不過說到底,這還是人力,沒有机械动力這個热气球的机动性還是很有限。如果遇到强风,不是一般人力可以抵挡的。所以這一装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点机动力而已。

  热气球大多数时候還是要顺风而行的,這套动力装置多数是在需要的时候用来暂时停定在一個地方上空,利于观察、投弹等操作而已。如果长期强行逆风而行,估计踏车的人很快就会累死了。沒有人能长時間和大自然相抗的。

  对此,刘厚很无奈,這让他越发怀念机械时代和电气时代了。不過沒办法,现在让他弄個什么蒸汽机、内燃机出来根本不现实。不要說他本身不是学机械出身的,就算他有這些知识,這個时代的材料也达不到制造這些机器的要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两個小萝莉和黄月英的谈话终于结束了。张星彩拉着黄月英的手蹦蹦跳跳地发出欢笑声,她表示要跟黄月英学习机关学,参与研制飞行道具。

  刘厚和两個小萝莉上了热气球,两名千挑万选选出来的“飞行员”一同上了吊篮,本次飞行由他们负责操控和观察。

  這些飞行员是赵云从军中专门挑选出来的,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棒的家伙。当然,他们在拥有最佳的脚部蹬踏力量的同时,身材都不算太高大,目的是减轻热气球的负重量。

  从开始挑选出来的一百名候选者中,经過训练和层层筛选,最后只保留了11名正式的飞行小队成员。最主要的筛选环节在于实际上天试飞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种刺激的,這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令到很多人都难以承受。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些人会产生晕动病。

  晕动病很好理解,就是晕车、晕船之类的病,热气球的运动情况比马车和船复杂得多也激烈得多,在气流的作用下,经常会产生突然性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各种形式的加速运动。這些运动会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使人体不适。

  一开始士兵们并不知道什么原因,飞上天后会产生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等反应,甚至有迷信的人认为人飞上天是冒犯了上天,這些不适正是被天神惩罚的结果。

  毕竟這是时代迷信思想還是大有市场的,加上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出身贫寒,不要說马车,牛车也沒怎么坐過,平时沒有怎么接触過快速的加速度情况,自然对晕动病沒什么认识。這就是由于无知带来的恐惧。

  這种情况当然会被第一時間反饋到宗教界资深人士左慈哪裡啦,而左慈对于涉及上天的問題,当然也会第一時間咨询来自星星的师傅了。

  刘厚针对這個事情专门给左慈和葛玄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程。对他们說,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批判了鬼神之說或者上天惩罚之类的无稽之谈。并指出了多次的训练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這些症状。

  左慈对于刘厚說的是因为耳朵的感受器导致這种病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不是用来感受运动状况的。不過对于這個天仙师傅他们从来都不敢质疑,只会忠实地将刘厚的话记录下来。至于对不对,只能留待后人科技水平发达后再去证明了。

  刘厚令他们去让赵云重新选拔人才,将第一個选拔指标改为先针对晕动病的選擇,先选出迷走神经沒那么敏感的士兵,其次才是脚部蹬踏力量問題。

  所以,這次保留下来的11個人,可以說是真正的千裡挑一的人物,他们每個人都经過多次飞行的考验,保证他们都是在狂风中颠簸旋转也不会产生晕动病的家伙。

  另外他们的脚部力量也很大,经過一段時間的针对性训练,现在他们蹬踏的能力估计去参加后世环法自行车比赛都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這次陪同刘厚他们上热气球的两人是飞行小队裡各项训练成绩最好的两人,也是飞行小队的队正和队副。

  队正叫张立,是四川人,身高只有7尺2寸(约合现代米),体重220斤(约现代110斤)。這個身高体重放在后世和女孩子差不多,但是在营养不良的三国时代這基本上就是平均数了。像关羽、吕布那种动辄8、9尺的武将当世也沒几個。

  队副叫李林,荆州公安人氏,身高只有7尺(约米),体重更是只有200斤(约后世100斤)。在刘厚眼中這已经属于侏儒行列了,不過在這個时代,這样的身高也不算矮得很离谱,勉强够得上正常范围。

  吊篮虽大,但是刘厚三個小孩加上2個大人上去后,還是略显拥挤的。主要原因是中间的火炉和将一边拦断的脚踏装置占了太多地方了。再加上两箩筐的煤,使得可以站人的地方就很少了。幸好刘厚三人是小孩,如果是大人的话這個吊篮是很难容纳得下那么多人的。

  中间的火炉很大、很高。很高是因为有一條铁皮卷成的烟囱一直向上通到头顶硕大的球囊裡。這样可以将燃烧的热空气一点不漏地全部输入到球囊,提高热量使用的效率。同时,隔绝燃烧时发出的光线,在夜裡时使敌人更难发现热气球。

  。牛牛小說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