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 恭顺 作者:月流尘 林紫苏有着亲王妃的身份,照规制来說,身份只比当朝的公主略低一些。 除了见到皇帝和皇后要行大礼,去其他任何地方,都会有一份尊荣。 可在福华长公主這裡,林紫苏不但沒有座位,還要如同婢女一般,守在福华长公主身侧。 不過,福华长公主作为长辈,让一個小辈陪在身边,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旁人听說此事,說不定還会觉得,福华长公主对林紫苏喜爱有加。 如此安排,明显是要给林紫苏一個下马威。 福华长公主的女儿静乐县主就坐在母亲的身旁,听到母亲的安排,笑的极是灿烂。 “王妃,自从万寿节见過一次,母亲一直在我面前称赞你,說你进退有度,让我多向你学习。” 迎上静乐县主的笑脸,林紫苏也笑道:“那是姑母错爱,县主不必放在心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各人都有缺点,县主做好自己就是,不必学其他人。” “王妃說的是啊,我着实沒想到,连王妃這样好的性子也会出错……” 說到這裡,静乐县主特意顿了一顿,接着一脸惋惜說道:“皇帝舅舅那個人呀,一向赏罚分明,我本来還想替你求情来着,可惜来不及了。不過不要紧,舅舅罚你,自然是因为你犯了错,以后改了就是。” 静乐县主的话语一出,她们立时懂了福华长公主的态度,低头窃窃私语起来。 有些人碍于林紫苏的身份,原本還想着上前行礼,见大家都无动于衷,不由松了一口气。 林紫苏莲步轻移,在福华长公主的身边站定,脸上笑语盈盈,丝毫不见怍色。 眼见着林紫苏若无其事,福华长公主心内更恨,眉头紧皱了起来。 她沒想到,林紫苏這個臭丫头的脸皮竟然如此之厚。 寻常的姑娘,若是被如此揭短,早就沒了脸面。 可這個林紫苏居然還能笑得出来,她暗下决心,待会儿正宴上,一定要让林紫苏当众出更大的丑。 這一次的赏雪宴虽然仓促,不過她在京中积攒了多年的人缘,還是邀請了不少人。 一刻钟的功夫,不住有贵女来和福华长公主见礼。 只是她们到的晚,不知发生了何事,眼见着福华长公主一反往日的随和,皆是把心提了起来。 直到在人群中坐定,听了相熟的好友解释,這才明白了原委。 有些大胆的人,甚至還会和好友指着林紫苏悄然议论。 自重生以来,林紫苏在京裡府第裡也算名人,很多人不止一次在自家的长辈那裡,或多或少听到了和林紫苏相关的风言风语。 甚至有人還不无鄙视的想,這林紫苏靠着才情和医术,得了敦王殿下的欢心,与青楼楚馆裡那些清倌又有何二致? 当然,她们绝不肯承认,亲王妃的這個位子,她们也都心动,只不過沒机会而已。 直到听到外面的人通传,章家的姑娘到宴,贵女们的焦点才从林紫苏的身上转到了门口。 章家是江南有名的簪缨世家,家族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自八百多年前北方战乱在江南扎根,此后的历朝历代,从江南章家走出了无数個歷史名臣。 大衍百年以来,章家已经出了两位内阁首辅、三位大学士,至于尚书、侍郎之类的官职更是不知凡几。 這样显赫的過往,也唯有山南的钱家可以和章家相提并论。 是以一听到章家的人到来,在座的贵女皆收起了方才的轻视之心,纷纷看向了章家的来人。 章家今日来了三位姑娘,和福华长公主行完礼后,却沒有按着指引就坐,而是照着方才的姿势齐齐朝林紫苏行了一礼。 暖阁裡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幕。 就连福华长公主也沒想到,一向眼高于顶的章家子弟居然会给林紫苏行礼。 不說章家在朝野上下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說当今的吏部尚书章若谷,章家中流砥柱的人物,不過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入了内阁,被视为未来三十年的首辅人选。 好几家有影响力的近支宗室想与章家攀上交情,都被拒之门外。 這個毫无背景的敦王妃,何德何能,居然能让章家子弟行之以礼。 福华长公主盯着林紫苏看了一眼,觉得林紫苏应该是占了衣服的便宜,对林紫苏更是厌恶。 林紫苏也有些意外,仔细打量起面前的三個姑娘。 为首的姑娘有些面熟,正是前两日,在杨兴尧的绸缎庄上见過的章九姑娘。 章九姑娘脸上再沒有往日的倨傲,反而是带着小心翼翼。行完礼后,還偷偷的打量着林紫苏,想看清林紫苏脸上的神色。 另外两位姑娘行礼的动作更自然一些,不過神情却和章九姑娘一致,都在等着林紫苏的回应。 林紫苏也注意到了這個细节,笑着和章九姑娘說道:“章九姑娘,可巧了,前日咱们刚见過面,今日竟又见面了,可见咱们两個是极有缘分的。” 听林紫苏如此說,章九姑娘暗暗松了一口气,也是笑道:“听闻王妃才学兼备,我和家中的几個姐妹极是钦服,若是王妃得了空,還要請王妃多多指教。” 在暖阁裡就坐的那些贵女皆是惊掉了下巴,章九姑娘在贵女圈中一向骄傲自负,不想竟在這個小王妃面前如此恭顺。 尤其是几個和章九姑娘要好的姑娘,她们還从沒有见過,章九姑娘有谦和恭顺的时候。 她们甚至怀疑,章九姑娘是不是中了什么邪祟。 章九姑娘其实对林紫苏也不以为然,尤其是听到過林紫苏的传言,也见過林紫苏的寒酸打扮,心内对這個小王妃甚是鄙夷。 不過想起三叔章若谷的警醒,她不得不收起了自己的傲气。 尤其是今日出门前,听說她们来福华长公主府赴宴,章若谷還特意把她们叫到了前院一一叮嘱。 “咱们章家不是那些小门小户,不必学他们那些小家子气,身上有些傲气,也不是坏事。有我在京裡,即便你们得罪了什么人,那也能替你们圆過去。” “只有一條,若是见了敦王妃,万万不可得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