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作者:九窍八方 打听消息還是很快的,主要是“K”字号做事很疯狂、高调。 春秋商会。 “话事人葛朝煌,外地人,刚来的时候是做车夫的。后来被人勒索,意气之下,愤而出手,還大喊:老子是当過师长的人,岂会受你這鸟气!” 洪康心头一动:“当過师长,现在却沦落到這個地步,莫非……他是当年老蒋的人?” 不過,這话他只在心裡想想,并沒有說出来。 打探消息的人继续汇报:“葛朝煌他不是一個人。因为上過学认识字、当過军官,所以他成了残兵们的头,每天带着兄弟们打零工。” 商会裡有人不屑:“他们除了打仗,還会干什么?” 那人继续說道自家打探到的:“所以,犹豫几乎沒有任何其他特长,他们只能当码头搬运工、车夫,拿最低的工资。” 洪震南闻言不禁想到了自個儿等人,当初刚来港岛之时亦是如此。 他与几位老友对视,心有戚戚然。 若不是机缘巧合,结识了肥波,可能日子现在也不是很好過吧! 听說最近肥波又升职了,今晚請他一起聚聚吧。 “而且,他们是外来的,不知道本地的规矩,這些行业大多被本地的帮会把持着,葛朝煌他们這些外地人来干這行,坏了江湖规矩。” 罗子韬接话道:“所以,他们就跑去找葛朝煌的麻烦,却沒想到葛朝煌点子扎手。” 如果說只是到這儿的话,大家几人還对其心裡有点佩服。 从处处打压,做到现在這么大规模,能力不凡。 “后来,葛朝煌发现混社团来钱快,因为各种捞偏门的非常赚钱。” “他们从收保护费开始做。葛朝煌把人分成各個分部,制定诡异的暗号,让其他人无法掌握他们的行踪;” “凑齐人后,他们找本地帮约架抢生意。” 洪康哂笑道:“哦,从一开始的约架抢生意,到现在還是這一套,這帮人沒其他的方法了嗎?与时俱进都做不到,接着說。” “這帮人是训练有素的老兵,沒几下子就把那些混混地痞打得七零八落,只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港岛近七百家酒楼,就都开始向“K”字号交保护费了。” “嚯這么厉害!!” 一群人惊呼不已。 “他们怎么做的?” “在收保护费的时候,“K”字号往往是直接派人到人家店裡,然后拿出关羽的画像,让老板“孝敬关二哥”。懂行的老板就会掏一笔钱,恭恭敬敬地放在画像上,那自然就安心做生意;要是不懂行,那就等着“K”字号来砸场子吧!” “手段倒沒什么新奇,就是凭借能打敢拼,和身上那股狠劲儿。”洪康冷静道:“但同时也很疯狂,他们這么做,恐怕得罪了不少人吧!” “是的。但是之后,他们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听說干起了走私生意,利润更是庞大。” 洪康說道:“怪不得,现在油麻地不让他们出货后,他们的损失应该挺大的。” 有人提议:“要不我們還是报警吧?” 洪康瞄了那人一眼:“沒用的。” 虽然对港岛警察内部不是很了解,但前世各种警匪片看多了,多少也知道点情况。在廉政公署成立前,你在這個时代,很难找到那种真正一心为公的。 “爹,商会裡保安队有多少正式成员?” “這几年南下的武师不少,现在在商会裡的大约有近百人吧?!”洪震南看向郑子轩。 郑子轩道:“全队有九十七人,其中大多数是明劲,懂点暗劲的就八人。” 洪康点头表示了解。 劲力掌握情况只是個人对武术的领悟程度,真正打起来還得看個人的身体素质,应变程度。 明劲不一定打不赢暗劲,一個沒练過武术的人照样能抄起板砖砸晕一個暗劲高手。 但那都是特例。 一個长年练习武术的人,无论是反应速度,還是对战时的那种心理,都跟普通人不一样。 “那就让刀哥带队,我們去会会那個葛朝煌。” 刀哥就是那位“小刀哥”贾鑫彬。 他在白眉会解散后,并沒有离去;在养好了伤后,又来找郑子轩挑战。 一来二去的,几人也了解了贾鑫彬的性子,是個武痴。 性子如孤狼一般,喜歡搏斗,加入白眉会也是为了有机会和人厮杀。 当时他算是输了郑子轩半筹,所以暂时把其当做目标。 郑子轩知道后暗苦不已。 這家伙仅凭野路子,就能和他打個平手,可见其天赋。 有压力就有动力。 贾鑫彬时不时地来找郑子轩挑战,逼得郑子轩也要精研自己的功夫,他的八卦单刀和身法竟然又提高了不少。 這让罗子韬一阵艳羡。 后来,两人不打不相识。 在洪震南的提议下,郑子轩代师收徒,收下了贾鑫彬入门下,算是认下了這個师弟。 在得到郑子轩传授的系统正宗的《八卦拳》的內容,贾鑫彬的战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着。 三日后。 后湾。 “K”字号来了两百多人,春秋商会在洪震南的带领下,只来了五十多人。 這一天,春秋商会是真正的露了脸。 谈事有什么好谈的,双方的利益点根本不一样。 最后只好按照江湖规矩,拳头大的說了算。 结局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就算“K”字号最后不讲规矩,双方人数不一样,两百多人对着五十多人。 但這五十多人個個可都是武人。 以一敌個四五人完全不成問題,更何况還有暗劲高手在场。 加上贾鑫彬這柄利器横冲无忌,春秋商会虽然人少,但是结局却是一面倒。 什么,你說“K”字号是老兵,身手不至于那么差? 要知道,也就第一批骨干是,后来招收的都是些古惑仔罢了。 贾鑫彬一身白衣,打完的时候尽是鲜红。 他的匕首都砍卷刃了。 這一战,打出了春秋商会的威风! 也让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了其可怕,有人传言,春秋商会裡的人個個都膀大腰粗,能够以一敌十。 這自然是很离谱的传言,但是耐不住有人信呐! 也是這一战,奠定了春秋商会在油麻地更高的威望,导致后来做许多事顺利了不少。 给接下来的发展赢得了足够的時間。 洪康总结道:“這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