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科技手段 作者:切割磁感线 岳原舟直接开着元星号飞船到达MWX188恒星系的第五颗行星的同步轨道上,他要在這裡释放一些探测卫星。 在這颗行星上组成全方位无死角卫星網络,为接下来的开采动作提供导航、数据交换等做好准备。 這种近距离观测也为岳原舟反饋了更准确的数据,這颗星球上所散发出来的辐射波段果然和元星上的高压水晶一样。 寻找好落点后,岳原舟便驾着元星号向行星内驶去。 “在這裡补充燃料,顺便把飞船维护一番,再采集一些资源吧。”岳原舟暗想。 “鲸眼,给元星发去信号:已经抵达NWX188恒星系,一切正常,经初步探测,该恒星系第五颗行星存大量高压水晶(曲速水晶),我将于此地停留五年,建设前哨站,然后继续向深空探索。” “把這颗行星参数也发一份過去。” 鲸眼:“芜哇嘟嘟...” 這种事交给鲸眼就可以了,毕竟這小东西智能還是很高的,而等元星接收到這边的信息也是十二年后了,如今使用的還是电磁波信号,沒有办法。 而岳原舟接下来要做的事只有他亲自动手才行。 他首先在元星号飞船上编写采矿机器人程序。 有元星科技为后盾的岳原舟经過整整两天的奋战,终于把程序编写完成。 然后把编好的程序导入元星号飞船上带来的人型机器人中,于是原本以保卫为主要功能的机器人摇身一变,成了以采集矿石为主的功能性机器人。 看着第一個采集型机器人开着悬浮车出去之后,岳原舟又开始编写一些智能化的基础车床程序。 在内置超算的辅助下仿佛有超能力般的岳原舟,利用元星号飞船上现有的资源打造了第一台智能化基础零件加工车床。 然后是矿石熔炼设备,五六天后,采集机器人送来第一批铁矿石,随后是硅、镁、铜...... 三個月后,基础零件车床不断产出零件,再用這些零件生产各种类型机器人,采矿型、加工型、拼装工机器人、生产型...... 于是乎机器人生产设备,设备制造机器人,如此经過半年,各种机器人如同滚雪球一般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完善,向脚下這颗星球蔓延而去。 而岳原舟也把某些必须要他动手才能做的环节做好让這條生产链完美衔接上后,便不再关注。 看着如同蜂巢蚁窝一般各司其职的机器人,岳原舟不进感慨:“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嗯,元星的科技。” 其实在元星号飞船上,是有一些纳米材料的,而且以如今的岳原舟来說,用這些纳米材料制造一些纳米虫,然后以纳米虫为材料组成各种设备、零件,這是最快的。 但是对于如今远在NWX188恒星系的他,這些纳米材料就变得十分珍贵了,属于用一点少一点的那种,除非能在這個星系裡找到关键的矿石资源,所以岳原舟還是選擇从常规办法开始。 不過也不算最常规的,毕竟有元星号飞船带来的机器人作为基础,不用他自己手动从电阻、三极管、二极管、电路板开始就已经很好了。 “鲸眼,扫描元星号破损、潜在劳损部位。”岳原舟吩咐一声,然后便开始用這些纳米材料制作成纳米虫。 說是纳米虫,其实是一种纳米尺度的微型机器人。 再给這些纳米机器人导入修复程序。 剩下的事就不用岳原舟亲自动手了,在鲸眼的操作下,這些纳米机器人如同史莱姆一般向元星号飞船各处涌去,外壳、管道、电路...... 這些纳米机器人到达指定损伤位置后,便融入变成其中一份子,完成修补使命。 此时這颗行星表面,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各种机器人满地乱串,在這些机器人不知疲倦的劳动下,地平线上一座闪耀着钢铁锋芒的巨型工厂正在冉冉升起。 然后一個個科技造物从工厂中被制造出来,发射升空的资源探测器、采集装置向恒星系各個角落探索、收集。 而此时岳原舟则正在收玉米,飞船上的无土栽培植物,虽然這种工作机器人完全可以代替,但是今天岳原舟闲的蛋疼啊。 两年了,天天窥视重力发生器原理的岳原舟也十分无奈,因为毫无进展。 虽說重力跟引力并不是同一個东西,比如利用惯性也能产生重力效果,但是這個黑科技重力发生器明显就不是一個靠惯性产生重力效果的东西。 如果沒有這個装置,岳原舟的飞船就得打造成飞碟状了,然后通過飞船本身自转动产生重力效果。 然而這個装置明显就是可以加載在他這艘不规则外形的飞船上的,真真黑科技,岳原舟到如今也只知道怎么造,原理啥的毫无头绪。 岳原舟一边收着玉米一边暗想:“如果能搞明白原理,那肯定先造個几发引力炸弹,妥妥的战争黑洞啊。” “可惜如今就像一個农民一样,光知道娶媳妇上床就能生娃,却不知道這娃是通過什么原理生出来的。” 可不是嘛,這娃相当于重力发生器這個科技结晶,岳原舟知道怎么造娃,却不知道为何那样了就能造出来,而更进一步就知道是受精卵孕育胚胎,再进一步就是基因表达。 所以每多了解一步,所能使用出来的手段也千差万别,人工胚胎、克隆等等,就是明白原理有弄出来的。 时光匆匆,转眼六年過去。 岳原舟也用這段時間来消化各种知识,同时也等待着元星号飞船燃料、资源的补充。 而今天,他站在全息屏前面,星图打开,找到猎户座悬臂,太阳系大概位置,“大约七千八百光年距离,如果按照现在元星号20倍光速不停歇,到达這块区域少說也要三百九十多年,還不算中途补给燃料资源的時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呃,好在岳原舟身体升级所带来的寿命也足够,要不然還沒到就变成白骨了。 岳原舟出发前還要做一件事,他先让那些机器人回到工厂裡待机,再把巨型工厂智能系统設置好。 当然他也带上了一些基础功能性的机器人,也省得下次补给又要重头开始造。 随着元星号飞船的升空,原本热火朝天的工地景象跟着消散,這颗星球也渐渐恢复到原本的安静,只有伫立在那裡的科技造物才能证明,此地曾经热闹過。 “沒准這就是金字塔的真相。”岳原舟嘟囔着。 如果這裡一直无人造访,過個几千万上甚至上亿年后,本星系某颗星球上的文明发展成宇航文明后造访此地,就会把這裡当成外星人存在的证据也不一定,然后就诞生各种假說,就像人类一样。 又或者這個星球上诞生的特殊生命,然后在启蒙阶段发现這個工厂,于是就会把這神迹?而机器人形态则会演变成某种神话? “看来我一個凡人无意中创造了神话啊。”岳原舟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