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端午佳节 作者:画江 今日二更送上哇咧咧O(∩_∩)O谢谢亲们支持某画看着收藏再涨,感动滴稀裡哗啦啊会努力更新滴群摸 芦苇青青,骄阳渐炽,不過眨眼间,端午节就来了。 常伽蓝在离开大唐六年之后,终于要跟随天竺的遣唐使回归故国了。 对于常伽蓝的即将回乡,祝文怡很高兴,因为长久在外皈依佛祖的儿子终于回来了,长久的思念和担忧终于有了结果;常然固然因为得见儿子而欣喜,然后更让他满怀期待的是,祝兰台也在洛阳,說不定自己這個乖巧的侄女跟自己那木鱼似的儿子……常然内心期盼着,有人可以将自己的独子从佛祖身边抢回来,承继家业和香火。 祝兰台对于常伽蓝的记忆仅仅是十岁父丧时那個体弱多病的表哥的形象,因此对于常伽蓝的回归并沒有欣喜,只是替常然和祝文怡高兴。 自从接到常伽蓝的要归乡的书信后,祝文怡每天都要到城门口去守候张望,期待早一点看到久别的儿子。常然因有私塾的课业要忙,倒是很少陪同,大多是祝兰台跟随照顾。 端午节這天,祝兰台像往常一样跟着祝文怡到城门口守候,却因为端午佳节人烟鼎盛,整個街头都是攒动的人头攒动,有些想要去白马寺祝祷,有些想要去城外看赛龙舟,一进一出、一推一搡之间,祝文怡和祝兰台二人竟然挪了大半日還沒有挤到城门口。 眼见着烈日当空,额上汗珠慢慢地沁了出来,祝文怡心焦如焚,一心想要挤出城门却不得其法。祝兰台也早就被挤得站不稳脚跟了,更别說人挨着人,头顶上還有大太阳,恰如书裡說的繁盛的临淄“联袂成荫,挥汗成雨”。 “姑妈,不然我們先找個地方歇歇,等這人潮散去了再去城外。表哥只是說要回来,這到达的日子還沒定呢!再說了,表哥先前在信裡也就提到,說是因他悟性极高,佛法无量,這长安城的各大名寺也想找他去說经祝祷呢!今日可未必就赶得回来呢。”祝兰台见祝文怡面色泛起不正常地红色,怕她中了暑气又要犯病,便劝解道。 祝文怡心裡早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了。虽然从祝兰台分析的在理,祝文怡也很清楚儿子常伽蓝今日未必就到达洛阳。但是,心裡明白是一回事,放不放得下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等在城门口,祝文怡总觉得心裡不安,這大约就是儿行千裡母担忧吧。 见祝兰台有些微微摇晃、体力不支的样子,祝文怡心疼地說:“這大热天的要你陪我受累,姑妈心裡真是過意不去。不然這样,你先去旁边的茶寮……” 祝文怡這话還沒有說完,就被祝兰台坚决地打断,“姑妈說的是哪裡话呢!若不是姑妈,只怕我今日還在那污秽的地方受苦呢!不過是陪姑妈等表哥,姑妈都沒說累,我怎么会就受不住了。我只是怕姑妈你新病初愈,万一中了暑气,又要犯病了。” 正在說话间,两個上等绸缎外袍的青年男子从祝文怡和祝兰台身边经過,其中一個笑說道:“听說這回最热闹的不是城外的赛龙舟,而是城裡的望江楼呢!” 另一個接過话头,說:“可不是嘛!望江楼是洛阳城最大的酒楼,站在望江楼上几乎可以俯瞰大半個洛阳城!這次选在望江楼举办斗诗会,最是合适不過的了!只是要抢了赛龙舟的风头了,呵呵” 两人边說笑便越行越远,祝兰台闻言灵机一动,一边扶住祝文怡的胳膊,一边笑說道:“姑妈只道是离得近就看得清,却不曾想這站得高,才看得远呢!” 一炷香的工夫,祝文怡和祝兰台就登上了赫赫有名的望江楼。 因望江楼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诗会,所以一楼的大厅裡难免吵闹一些,而二楼又是才子们聚集等待临考的地方,三楼又要做诗会的现场,祝文怡和祝兰台便被小二直接带到了四楼临窗的雅间。 虽然走上来费了些事,然而這四楼偏僻的雅间却正合了祝文怡和祝兰台姑侄两個人的心意。四楼高,自然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城门口的景象,若是常伽蓝真的赶在端阳回来,也不至于错過;另外四楼清净,较少有喧哗的人,也正对了祝文怡和祝兰台的性子。 点了一盘茶果、一碟八宝粽子,另加一壶雨前龙井,祝文怡和祝兰台姑侄便一边說些家常话,一边满怀期待地朝城门口张望。 约莫過了半個时辰的样子,底下哄闹的大厅立刻安静下来,祝文怡微微一笑,說:“怕是底下年轻的文人才子的开始斗诗了。兰妞,你要不要下去看看?”祝文怡别有深意地问。 祝兰台微微一笑,知道祝文怡是想让自己别断了嫁人的念头,可是此刻的自己实在是沒有心思管這些儿女情长外加柴米油盐的琐事,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赚银子自己养活自己,养活母亲。连记忆中那抹鲜红的亮色,那些山野的日子,也只能是午夜梦回时的奢侈而已…… 起身给祝文怡添了一回茶,祝兰台装作不解祝文怡话裡的意思的样子,笑道:“那些诗啊文啊的,我不過是以前学過一些皮毛,怎么敢去凑那個热闹。倒不如跟姑妈在這裡闲话得自在!” 听祝兰台如此說,祝文怡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是暗自替祝兰台惋惜,這样這样一個脾性柔顺、心底善良的人,可惜…… 關於让常伽蓝娶祝兰台的心思,常然从来沒有跟祝文怡說過,祝文怡自己也从来沒有想過這茬儿,自然也就不知道,其实祝兰台一個最近的選擇就是自己外出求佛的儿子常伽蓝。若是两人真的结成连理,既免去了祝兰台的孤苦无依,又可以让常伽蓝继承常家的香火,倒不失是個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等到午时将近时,街上的热闹才渐渐消歇,祝文怡和祝兰台两人這才付了帐,脚步有些急促地走下望江楼,想要去城门口看看城外有沒有常伽蓝的身影。 走到三楼的时候,祝兰台无意间朝那個正在朗声作诗的摇头晃脑的男子看了一眼,见他似乎十分陶醉于自己作的类似“天上下了雨,地上撑起伞”之类的打油诗,不由地轻笑几声,快步走下楼去。 三楼斗诗会的评委席被一道月白镶着金边而的轻纱遮住,隐隐约约,两道灼灼的目光紧跟着祝兰台的身影离开望江楼。 推薦一本朋友滴好书 [波okid1778764,波okname《繁华录》]带着宝物闯大唐看商贾女走出一路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