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章 准备

作者:忆枕中梦
顶点小說請记住我們的網址:

  郑忽给管仲和鲍叔牙安排了個任务,去各地大批量的收购小麦,能收多少是多少。

  由于此时已经是周历的八月底,最多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晚了,冬小麦就错過了播种的時間,只能等到来年。

  所以,郑忽给了管鲍半個月的時間并且告诉他们,无论能收多少,半個月之后一定要回到长葛。

  管鲍二人也大致猜测出郑忽或许是想种冬小麦,心中略显疑惑。

  在他们看来,要增加产出,多种粟才是正理,而且此时秋收刚過,正是休耕蓄养地力的时候,這個时候种小麦,来年种粟时,地力极有可能消耗殆尽,最终导致粟产量减少。

  二人虽不解其意,却依旧带着郑忽给予的三百金领命而去。

  郑忽看着二人临走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微微一笑。

  冬小麦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具体時間已不可考。

  不過在《逸周书·尝麦解》中有提到“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太祖”。

  麦四月成熟,這便是周时期已经有种植冬小麦的确证。

  但是在此时小麦并沒有大规模的种植,小麦也只是做为一种辅粮而存在,供那些吃够了粟的贵族尝尝鲜。

  不過,谁也想不到的是,在未来小麦将会统治整個北方,与南方的水稻交相辉映,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

  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了,在生产力落后,石磨還未被发明出来的此时,小麦蒸煮的味道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也只有那些贫穷的庶人才用小麦来充饥,味道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只要不饿着肚子就是一种幸福。

  而郑忽在长葛的府库中也只找到了十石左右的小麦,按汉代一石等于两市斗,一市斗等于十三点五斤来說,长葛府库的小麦存量三百斤都不到,而且還都是陈麦,用来酿酒是可以,但是要用来播种的话,郑忽真不敢保证存活率。

  打发了二人,郑忽回到自己的书房,說是书房,其实也刚收拾出来沒几天,并沒有什么书,除了邓方送来的有关长葛的资料文牍,就剩下大量的空白竹简,這也是郑忽刻意吩咐的。

  郑忽這几天沒事的时候总会待在书房裡不出来,在空白的竹简上写写画画,燕不知道郑忽究竟在搞什么鬼,见郑忽现在吃住都在书房,很少回寝殿,有时候奋笔疾书到半夜,第二天又跑到乡下去巡视,有些心疼也有些幽怨。

  郑忽沒時間去关注燕的情绪变化,他现在有些焦头烂额,有很多問題亟待着他去解决。

  例如,如何引导民众种植小麦、公田的耕种問題、缺少耕具的問題、耕种方法落后的問題、蒸馏器的打造問題、人口流失問題以及户籍制度如何建立……

  所有的這些,都让郑忽无暇抽身,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郑忽虽然有些心焦,但绝对沒有失去理智,他可不想学习隋炀帝,将几十年才能做成的功业用短短几年完成,最后导致天怒人怨,不但家业被别人篡夺了,還被人安上一個“炀”的恶谥,上千年都翻不了身。

  “公子,你画的是甗(yǎn)么?”燕将一些水果和饴食放在案几上,看着郑忽在竹简上画的歪歪扭扭的蒸馏器开口询问道。

  “甗,你见過這种东西?”郑忽有些疑惑,他還以为這個时代不会有這种东西,正在为如何将這种东西描述出来让工匠打造而发愁,因为他画出来的作品,如果不仔细看,他自己认不出来。

  却沒想到燕一眼就看了出来,并且說出了器物的名称。

  “庖厨处应当就有此物啊?”燕有些迷惑的看着郑忽道。

  看着燕迷惑的小眼神,郑忽突然感觉自己被鄙视了。

  一刻钟之后,等庖厨那边的雍人抬着一套青铜制的大甗過来后,郑忽這种被鄙视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郑忽面前的”甗“,是一种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高足的鬲(li),用于煮水至沸腾,上半部叫做”甑“,也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網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原理是一样的,只需要上面加個顶盖、管道和冷却装置,让蒸汽能够凝结流出来,就是郑忽想要的蒸馏器了。

  這东西,夏商时代就随处可见了……

  郑忽虽然在自家侍女面前闹了個大红脸,但是作为一個脸皮已经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准政客,郑忽很快就将情绪调整了過来。

  既然有了模板,让工匠们照葫芦画瓢,造一個蒸馏冷却酒的器皿,也就是了,自己還费那功夫干嘛?

  又围着甗转了一圈,仔细的瞧了瞧,郑忽转身,背着手,哼着小曲再次回到了书房。

  燕感受到郑忽喜悦的心情,一边打发迷惑不解的雍人将甗抬回去,一边为自己能够帮到郑忽而暗暗窃喜。

  回到书房,郑忽立马就将画着蒸馏器的竹简扔到了一边,那拙劣的画作,让郑忽特别想感谢当年教他美术的体育老师。

  既然蒸馏器的問題已经解决,那么现在摆正郑忽面前最重要的两個問題是小麦的推广种植問題和青壮劳力的流失問題。

  第二個問題得等到邓方回来才能够着手解决。

  至于第一個問題,虽說现在郑忽积累了不少人望,但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普遍认为秋冬是休耕蓄养地力的时候,如果這时候进行耕种,地力流失是必然,此时又沒有化肥,想要保持地力只有用粪便,但這又引出来一個問題,由于此时不是深耕,想要以粪便养地需要犁具和耕牛,而耕牛在古代中国一直都是紧俏货,历朝历代都有不许私杀耕牛的法令,对此郑忽也沒有太多的办法,实在是這根本不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犁具倒是不缺,但是破土用的犁铧却是木制的,這种东西翻土的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看来只能令人打造青铜犁铧先凑合着用”

  郑忽何尝不想祭出曲辕犁這個大杀器,但是時間赶到的太紧,等将曲辕犁搞出来并且大规模推广时,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郑忽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毕竟如果郑忽鼓励种冬小麦却导致长葛第二年粟的产量下降,甚至是绝收,郑忽就只能在长葛民众的怒火下仓皇跑路了。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是长葛的民众都吃不上饭了,郑忽留在郑国也沒什么意义了。

  自家食邑的民众都不支持自己了,你還能指望别的地方的国人对你另眼相看,做梦去吧!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