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执讯获丑 6
午后,蔡侯已经被灌的酩酊大醉,被两個士卒左右架下去休息,郑庄公虽然浑身也弥漫着一股酒气,但是却沒有把正事忘了,吩咐人将郑忽和高渠弥請過来。
郑忽和高渠弥接到命令,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到中军主帐,而郑庄公早已高居上首,正在等着郑忽和高渠弥的到来。
行礼、落座,郑庄公便率先开口道:“高大夫今日受委屈了!”
高渠弥闻言,连称不敢,道:“君上言重了,为了君上和郑国社稷,臣個人的荣辱得失并不算什么。”
說的是大义凛然,不過他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郑庄公见状,也不再多說,只是道了句“大夫此次可谓是厥功甚伟,待回到郑国之后,再行封赏!”
高渠弥等的就是這句话,他可是为了郑国连士大夫的体面的不要了,要是再得不到封赏,那可真就亏大发了!
现在有了郑庄公的這句话,他心中的埋怨便少了不少,不管怎么說,也算是得到了补偿,而且,高渠弥隐隐觉得這個补偿绝不会小,毕竟他所遭受的羞辱,严格上来說,都是为了郑国,虽說作为一個臣子,为国家出力本是应当,但是,能得到补偿总归是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雷霆雨露皆自上出嘛,即便郑庄公不做出补偿,他也不敢有任何异议,郑庄公执政三十多年来的威严可不是說着玩的,他对此還是心存畏惧的。
而且来說,高渠弥真正在意的并不是郑庄公所說的补偿,而是郑庄公对于此事的态度,有补偿說明郑庄公对于他今次的所做所为是认同的,并沒有忘记他這位忠臣为郑国所做出的牺牲,這从长远来說,這比到手的补偿获利更大。
想想未来某一天,他高渠弥的老爹祭仲去世了,郑国正卿的位置突然空缺了,郑庄公正在为提拔谁做郑国正卿发愁,如果這时有個人对郑庄公提醒道,高渠弥這個人很不错,为了国家不顾個人的荣辱得失。郑庄公一想,对啊!当时擒蔡侯的时候,为了能留住蔡侯,他连士大夫的体面都不要了,是個忠臣,就他了,那他高渠弥不就一步登天了嗎。
退一万步来說,即使是不为了接自家老爹的班,那以后国中如果有個特别重要的职位缺失,今次之事也绝对是個加分项,不得不說,祸兮福之所倚啊!
心念急转,高渠弥起身行礼谢道:“君上厚恩,臣谨谢之!”
郑庄公微笑颔首,示意他不必多礼。之后,郑庄公将目光转向郑忽,道:“吾儿今日为何如此薄待蔡侯,這若传将出去,是取祸之道啊!”
郑忽自然明白郑庄公所說何意,這件事郑忽做的确实是欠考虑了,当时确实沒有想這么多,只是为了给蔡侯制造些心理压力,以后宰割蔡国土地的时候方便压迫蔡侯,若不是這次有郑庄公及时加戏补救,那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偷袭生擒一国国君,然后又不顾身份地位的差异羞辱之,這两件事情,无论哪一件都勾动列国国君心中最脆弱的神经。
如果說,第一件事用大义和贿赂的手段還能勉强让各国国君接受,那么第二件事必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多的贿赂都不好使,想想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欧陆各国都能摒弃前嫌,组成反法联盟。
诸夏民族的远见和防微杜渐的智慧又怎么可能弱于欧陆,郑忽此次的行为绝对算的上是以一己之力挑战当世所有的诸侯国,用郑忽前世看玄幻小說的话說,叫举世皆敌。
但是那毕竟是小說,一個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如果真的是举世皆敌,那就绝不可能会像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样到处装逼打脸,倒是被人打脸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而在郑忽所处的這個时代,一旦举世皆敌,甭管你是谁,直接就是gameover的结局,這就是现实。
這些都是郑忽刚才還未被召见时所思所想,既然来到了這個社会,就必须融进這個社会,前世那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就应该被彻底的摒弃掉,现在是君主制,现在是奴隶制,這才是考虑一切問題的出发点。
在一個人還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融入社会,大部分人都改变不了社会,所以只能融入社会,這句话很社会,但是却是至理名言!
郑忽也不知道他最终能否改变這個社会,但他必须要融入這個社会了,這是当务之急!
在心中组织下语言,郑忽决定還是要认错,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起身长拜,郑忽开口道:“此事确实是儿考虑不周,几累郑国蒙难,儿死罪!”
高渠弥也知此事非同小可,未等郑庄公开口,也跟着起身长拜道:“此事,臣也有责任,是臣未能力劝世子,方才致使此事发生,君上要处罚,就将臣一并处罚吧!”
郑庄公见此情形也是长叹一声,道了声“罢了,此事下不为例!”
郑忽和高渠弥闻言,瞬间愣在了原地,他们都沒想到此事会如此简单過关,反应過来之后,压住内心的狂喜道了声唯!
其实,郑庄公已经处罚過二人,刚才让二人出言惨叫可不是为了搪塞蔡侯那么简单,其中未尝沒有处罚二人之意,你们不是羞辱蔡侯嗎,简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且即便是郑忽羞辱蔡侯的事情传出去,就凭此事也能勉勉强强堵住各国诸侯的嘴。
郑庄公作为一個老练的政治家,凡事怎么可能不准备几套方案,而且刚才未尝沒有考验郑忽之意,人都是会犯错的,但是却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为将来要治理国家的储君而言,這一点尤为重要。
郑忽的表现,他還算是满意,能明白自己的错误這一点很好,就是认错的方式方法有些粗糙,如果能再找個背锅侠就更好了,這样既能保住颜面,又有利于团结人心。看来還是自己以前的言传身教太少的缘故,郑庄公想道。
与郑庄公想法不同的是,郑忽现在真是觉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古人诚不欺我啊!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