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按照如今行情,一两银子约等于一千块钱,而且购买力還很高,往往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也就能花二三两银子而已。
便是孔家班這样的大戏班,二百两银子也是好几個月的利润了,而在如今戏班子逐渐式微的情况下,更是一笔巨款。
老李找人去說了這事儿,不一会儿,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就走了进来。
来人又高又壮,长着一脸大胡子,面皮却很白,年轻时或许也是個美男子,正是刚才在戏台上演“神将”的那個演员。
“鄙人孔臣楼,见過三位贵客。”孔班主朝着夏青丘三人拱拱手:“刚才我听徒弟說,有位贵客想找我們班子演戏,還有自己的戏本,可是当真?”
夏青丘笑了:“是我让老李去找你来的,找你们演戏肯定是当真的。不過戏本暂时還沒有写出来,需要等上几天。”
听說戏本還沒有写出来,孔臣楼有些失落,不過立刻又恢复過来,忙问道:“敢问贵客姓名?還有让我等演戏之事,需要什么章程?”
“免贵姓夏,班主可以叫我夏青丘。”夏青丘解释道:“我請贵班演戏,并不是演给我一人来看,而是由我出一個本子,由你们孔家班在這勾栏坊市裡出演。”
“因为是新戏,事先不知道能不能红,为防止你们沒有收入,所以由我先给付二百两银子作为工钱,以免让孔班主白忙活。”
“不過到了开演之时,门票定价多少,收入又有几何,那就与贵班无关了,不知孔班主满意嗎?”
孔臣楼想了想,這相当于从看天吃饭的自耕农,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雇农了。若是几年前红火时,他肯定是不干的,但如今孔家班逐渐走下坡路了,夏青丘這提议就成了一道美差了。
他想了想道:“夏先生所說不差,不過我孔家班势单力薄,有些戏不能演、有些戏不敢演。”
“待到戏本出来之后,需得让我看上一看,如果沒有問題,我才敢演。”
他這话一說,一旁的老李立刻叫骂起来:“好你個孔臣楼,你在這儿糊弄谁呢!戏本這么重要的东西,能是你想看就看的?”
孔臣楼闻言有些羞愧,但是寸步不让,孔家班虽然已经渐衰,但也要顾及名声脸面……他口头上說的是怕有违禁內容,实则是担心戏本质量太差,他孔家班的口碑沒了,那才是千金都不能弥补了。
夏青丘挥了挥手,阻止了老李,他還沒听說過演员不能看剧本的:“你要看剧本的话可以,但如果到时候你不演,可不能随意泄露出去,更不能你自己拿去演。”
他指了指一旁的出云:“這位可是玄清观的大师兄,由他作为见证,我們谁都不许违约。”
出云的名声在华阳城還是挺响亮的,至少孔班主立刻表示相信出云,并且发誓自己不会泄露剧本。
于是双方就定了個简单的口头條约,夏青丘留下二十两定金,待到戏本写好之后,孔家班若是同意就再给八十两银子,随后为夏青丘工作两個月,其中包括排练和演出的時間。
老李還有些愤懑,想要帮为夏青丘讲讲道理,這戏都是一句一句练出来的,两個月便是现学都不够,更别提再加上演戏的時間了。
不過出云和夏青丘却不在乎,他们都清楚夏青丘的“演戏”,绝对只是简单地上演。
几人回去的途中,夏青丘问出云:“你们人族的戏本,真就這么稀缺?”便是演员不识字,都不能請书生来写故事?
“是,也不是。”出云知道夏青丘在问什么,解释道:“无论是孔老板的戏剧,還是傀儡戏、皮影戏,其实都是這几十年才出来的新把戏,那些书生们自命清高,根本看不起這优伶行当。”
“我若不是今日被你带来,亲自看一看了這些戏剧,我心底也是看不上這些的。”
原来這個世界,书生有两條就职渠道,一是去考科举,二是外出寻仙问道,比蓝星上的出路更多,因而也更加高冷,自然是看不上唱戏這個“新兴行业”。
而在夏青丘的老家蓝星,同样是戏剧萌发的时代,却正巧遇见了元朝皇帝的统治,元朝极为看不起读书人,直接停了几十年的科举,以至于无数读书人沒有出路,只能操持剧作家這個“贱业”。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這四位杂剧大家,可都是读书人出生,或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发泄心中郁郁之气,這才走上了剧作者這個职业。
书家不幸戏家幸,知识分子的加入为早期的戏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既提高了戏本的水平,又让戏剧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可惜在這個世界裡,孔班主们却沒有這份幸运了。香满路言情聲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網,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說、违背法律的小說,請立即通知我們刪除。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