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聚餐之前
相比于县城供销社的高端大气上档次,這裡的供销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推开门,映入眼帘便是墙上两條硕大的红色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但最引周扬注意的還是旁边的另外一句话:“严禁殴打辱骂顾客!”
好家伙,這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后,谁敢在店裡這样写,那還不被人用唾沫星子给淹死。
但现在就是這样,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多都是有编的在岗人员,其身份远比村裡的普通社员要高。
在這样的情况下,售货员看不起普通百姓,甚至于动手打人的事情那是时有发生。
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如同乡下小卖店的供销社,周扬心裡忍不住有些怀念,也有些惊讶。
怀念的是,上辈子他沒少来這地方,裡面的布置他都记的清清楚楚,甚至于這裡的不少售货员他都有印象。
惊讶的是,就是這样一個小地方,却依旧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职责,团结公社十裡八乡六十多個生产队上万人的物资供应都靠這几间小平房。
由于很多人都会選擇下工后买东西,所以即便是已经六点半了,但供销社依旧开着门。
看到周扬进来后,一個四十多岁的女售货员急忙笑着招呼道:“是周知青来了,要点啥?”
周扬对這個女售货员有些印象,大名叫啥不记得了,但是人们通常叫她“芳姐”,娘家就是八宝梁大队的。
“芳姐,今天知青点聚餐,我来打点酒!”周扬笑着說道。
“有酒票嗎?”
“有,但不多,好像只有一斤多点!”
“一斤也不少了,咋不够嗎?”
“芳姐你也是到,咱队上的知青点可是有不少人,一人2两也得四五斤,一斤那够!”
“有票的话,一斤2毛钱,沒票的话价格要贵一些,至少3毛!”
“行,我這裡有一斤二两有票,另外你再给我打5斤沒票的!”
“行,一共一块7毛四!”
“我沒带装酒的容器,芳姐你再给我弄個塑料桶之类的装酒,多少钱一起算进去就行!”周扬道。
“哪有塑料桶,不過倒是有一個十斤装的酒坛子,你可以先拿回去,回头再還回来就行!”
“那行!要是有花生的话也给我来二斤!”
“有!”
空着手到店裡的周扬,出来的时候提了一個酒坛子,手裡還拿着一個鼓鼓囊囊的網兜子。
虽然满满登登的整了一大堆吃食,但是总共也就花了不到三块钱,周扬不得不感慨這個时代的物价真的是太喜人了。
蹬着自行车回到村裡的时候,已经快要七点了。
不過周扬沒有立即到知青点,而是先家裡装了一饭盒烩菜,又拿了两個大馒头,直奔牲口棚。
闫文辉這個未来的军界大佬還等着他投喂呢!
送饭前,周扬又将刚刚从供销社买回来的小零嘴拿了些出来,给宝儿和李幼薇留了点,又给闫文辉那小屁孩儿抓了一把花豆,一把糖块儿。
临出门的时候,李幼薇将家裡替换下来的一床褥子和几件旧衣服包了起来,让周扬一起带過去。
周扬来到牲口棚的时候,那個小家伙正往牛圈裡抱草!
這是他们平时的劳动任务!
之前都是由闫耿东做,但现在闫耿东在住院,喂牛的任务就落到了闫文辉的身上。
虽然他也可以不干,只不過不干的话就沒有工分,而沒有工分儿的话秋天就不能分粮食,就要饿肚子。
所以闫家這小屁孩儿今年虽然才7岁,但還是懂事的接下了這個任务。
看到周扬過来,小屁孩儿眼睛顿时一亮,但却沒有過来,而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
发现沒有其他人,這才走了過来。
說实话,单单小家伙现在表现出来的這份谨慎的劲儿,就远超同龄人。
但周扬欣赏他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心疼。
這么小的孩子,正应该满是童真童趣的时候,但他却满脸的老成,這份成熟不应该出现在一個孩子身上。
“周叔,你来了!”
“嗯,饿坏了吧,赶紧吃吧!”
“還還好!”
“這床褥子和衣服是家裡替下来的,你晚上铺在身下,免得着凉!”
“谢谢周叔!”
“嗯,照顾好自己,我走了!”
說完,周扬便提着酒坛子以及其它吃食赶往知青点。
刚从牲口棚出来,周扬迎面遇到两個中年汉子。
這两個人都是村裡的青壮,看他们手裡提着木头棍子,還拿着手电筒,一看就知道是来這裡守夜的。
這些牲口是生产队最重要的财富,所以每天晚上村裡都会派两個青壮到這裡守夜。
人员是四队、五队各出一人,全村青壮轮着来!
“张叔、陈叔,今晚上你们守夜?”周扬率先招呼道。
“是周知青啊,這么晚了你怎么来這裡?”姓张的中年人惊讶的问道。
周扬也沒有藏着掖着,当即回答道:“這不是牛圈裡的那個男人受伤了嘛,我爹担心那個孩子饿死,让他给送点吃的過来。”
“嗯,李支书就是心好,换了别人谁管他死活!”张铁牛笑着說道。
“不管不行啊,要是不管哪個小崽子的话,饿死在队上,咱八宝梁大队的名声可就毁了!”一旁的陈富贵拿着旱烟锅說道。
“我爹也担心這個,虽然都是些犯错误的人,但上面毕竟把人送到了咱们大队,咱再怎么也不能把人给整死了是吧!”周扬笑着說道。
“說的也是,但听說那個男人伤的挺重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张铁牛道。
“人咱是送到了医院,也给他做了手术,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
接着周扬再次說道:“张叔、陈叔,今天知青点聚餐,還等我過去呢,就不和你们聊了!”
“那你快去吧!”两人同时說道。
目送周扬走后,张铁牛感慨的說道:“周知青除了吃不下苦這点不好外,其他的哪哪都好,一直留在咱村裡可惜了!”
“可惜啥,人有個当支书的老丈人帮衬着,再差也比咱两過得好,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說的也是,听說周知青昨晚上直接买了一百多斤猪肉,真的假的?”
“不是猪肉,都是些沒人要的骨头!”
“骨头也好啊,总比咸菜窝窝头好吃啊!”
“好吃是好吃,但就是太费钱了,40多块钱哩,他也真舍得”
“你管人家舍得不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