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振聋发聩
“各位领导,關於开展支部工作這一块,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经常讲的那句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众所周知,支部作为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直接跟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接触最多的单位,也是我們党一切战斗力的基础。
支部战斗力强不强,就看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准不准确,到不到位,及不及时,党支部的规定动作,包括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党费的收缴使用管理,党组织关系的管理,以及支部的三会一课等等,這些都是有明确的组织文件来规定的,所以确保這些工作不走位很重要。
而支部作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不仅仅要做好规定动作,肯定還要有所创新,新时代面临的新問題层出不穷,一個有战斗力的党支部,在开展支部工作时,肯定要不断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內容上有所丰富,所以怎么做出特色工作,是支部能不能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很关键的一個問題。”
会议室裡,周扬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說话的语速也把控得很好,可以說对于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确实已经是做到了目前最好的水平。
而几個面试官顿时也是眼前一亮,不得不說,作为经验丰富的组织工作者,他们对周扬那句提纲挈领性的“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是极为认可的,毕竟近年来一直都在谈论這個問題。当然,周扬后面的分论也很出彩,可以說是恰到好处。
然而在一众面试官看来,如果给出這個答案的是一個经验丰富的支部书记的话,他们可能還不足以为奇。但是周扬毕竟還是一個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毕业生啊,论年纪才21。
实际上一开始他们看到周扬這個简历,再了解到周扬是教育学院内推的学生之后,他们還有些嗤之以鼻,觉得這肯定是关系户。
但是不得不說,周扬的這一番回答,确实让他们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是组织部的部长孙海英,因为這几年学校的支部工作每次上级巡查都暴露出問題,所以她一直都在强调“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可以說周扬的這番回答确实是說到了她的心坎上。
只见孙海英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继续问道:“那你谈谈,要怎么才能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最好是举实例,言之有物,不要空谈理论。”
会议室裡听到孙海英這句话,坐在孙海英身侧的那位主考官明显地有些意外。
“海英啊,你這個問題难度有点大了吧,他一個刚毕业的小伙子要回答好可是难度不小。”
周扬也沒想到這位童书记会這么說,不過心裡也很赞同,孙海英的這個問題,如果不是自己有上辈子的工作经验,想回答出来几乎不可能。
所以闻言周扬立即笑着說道:“各位领导,這個問題我想尝试回答一下,回答的不好請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霎时整個会议室裡几個考官都愣了愣神,而开口的那位童书记更是有些好奇地朝周扬看了一眼。
要知道,這個問題跟之前那個可是又深入了一层,毕竟理论是理论,动作是动作,知道理论可不一定知道怎么做,而且這還是面试现场,等于是要临场想出措施来解决問題。
可以不夸张的說,如果沒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還要平时多思多想,想回答得出彩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不管怎么說,周扬先前的表现,很明显已经让几個面试官多了一丝期待。
“各位领导,關於怎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我的考虑是這样几個方面,首先作为支部的上级党组织,负有指导基层开展工作,领导基层党支部的功能和责任,老话說得好上行下效,所以上级党组织一定要明确任务內容,明确任务标准,明确文件條文,這样才能够让下级党组织有规矩可遵循,有标准可以对照。比如,一個学校党委,下面有那么多的学院党委,学院党委下面又有那么多支部,如果在校党委层面,工作的任务內容,标准,和條文都比较模糊,或者不统一的话,那规定动作就乱了。”
会议室裡,可以說周扬的這一席话說完,几個面试官一下子就愣住了,整個会议室裡甚至变得一片鸦雀无声。
很显然,他们都沒想到這些话竟然会是周扬一個应届大学毕业生說出爱的,要知道一般人碰到這個問題,第一反应肯定是去从支部的角度考虑该怎么做,很少会有人从整体上把握,偏偏周扬還真就這么考虑了。
一時間几個面试官盯着周扬也不由得有些面面相觑,就這高度,這…這怕不是天生当领导的材料啊。
此时,不管是那位童书记,還是孙海英,脸上都已经抑制不住地露出了一丝欣赏。“你继续說。”
“第二作为党支部书记,最重要的是要吃透吃深上级的任务精神,尤其是要对党内的各种法规办法了然于胸,想做好支部书记,首先就要做理论专家,党员怎么发展,有多少個流程,每個流程是什么要求,三会一课怎么开展,支部换届选举有哪些程序,都要掌握得清清楚楚,這样才能做好规定动作。”
“第三,要想把自选动作做出特色,我认为第一個就是要善于发现支部本身的优势,例如科研型党支部,科研能力肯定是优势,教学型党支部,教学自然更擅长,结合优势去做特色才能出成果,不能人云亦云,什么噱头高就去搞什么。其次是要创品牌,建平台,一支部一品牌說過很多年,但是做到的支部不多,就是因为不能坚持下去,但是如果是一届又一届党支部书记一直坚持一個党建项目,不断深耕呢?我感觉迟早会出成果。”
“我知道现在很多党支部都在搞读书会,但是很少有支部能做出彩,毕竟本来就是一個普通的活动,但是有沒有可能,如果有一個党支部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开展這個活动,不断地结合时代要求创新形式,丰富內容,深化内涵,甚至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读书单,读书集,舞台剧,那会不会形成一個独一无二的红色教育党建品牌呢?”
会议室裡,周扬掷地有声的话音落下,整個会议室都变得一片安静。
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啊!
一個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本科毕业生,說出来的东西竟然连很多工作多年的老支部书记都想不到。
评委席上,组织部部长孙海英彻底沉默了,作为东海大学组织部门的一把手,全校党务工作的领头人,周扬說的這些话,实在是太符合眼下东海大学支部党建工作的情形了。
最近這几年,随着上级關於党建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东大的党建成绩却一直都上不去,始终都沒做出什么亮眼的工作,可不就是周扬总结的這几個点么。
上级指导不明确,支部理论不扎实,开展工作不持久。
学校党委开了无数次专题会议讨论這個問題,始终都沒找出一個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沒想到她竟然在一個面试的学生這裡得到了启发,难道這真的就是天生我才?
实际上,此刻除了孙海英,整個会议室裡的几個面试官心底都极为触动。因为他们很清楚,周扬的回答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一個面试了,而是真的在谈工作方针,工作思想。
網页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转码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