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皇后 第104節 作者:未知 南涼繼任的首領他有過些接觸,對此人品性也有所瞭解,正好會上一會。 這些消息不曾往外透露過半分。 身在闕州的虞瑤渾不知情,雖然對沈碧珠幫忙轉交禮物有所疑慮,但年節期間按捺着沒有發問。 他們在闕州沒有親朋。 即便年節,也無須去誰家登門拜年。 只是瑞王府日日有客上門,沈碧珠很是忙碌。 虞瑤幫不上忙,帶着兩個孩子和虞敏、流螢待在小院子裏閒散度日。 寧寧和昭兒將新近收到的七巧圖和九連環翻找出來玩。 沈碧珠將禮物交到虞瑤手中時,他們已經睡着了,這會兒聽說是有人送他們的新年禮物,難免好奇發問。 虞瑤微笑告訴他們:“是爹爹送給你們的新年禮物。” 兩個小孩兒一臉懵懂,她擡手摸一摸他們小腦袋,“不記得了嗎?是爹爹答應過你們的。” 數月以前的事,兩三歲的人哪裏能記得? 懵懂片刻,全無負擔拋開這些念頭,兩個人已然興趣盎然擺弄起七巧圖。 轉過元宵便出了年節,沈碧珠稍微變得清閒。 虞瑤去探望她,亦直到此時方問起七巧圖、九連環與壓歲花錢的事。 沈碧珠乍然聽見虞瑤的話,微微一怔,卻很快笑一笑道:“我便說,不可能瞞得過你。”當下並不否認,直接認同虞瑤所想,“是陛下年前派人送來的。” 虞瑤也不算意外聽見沈碧珠承認。 她看着沈碧珠,面有不解:“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爲何他送來禮物這樣的事要故意瞞着我?” 沈碧珠在心裏暗罵,她早料到會這樣,偏有些人要畫蛇添足,面上卻不得不佯作鎮定,道:“他以爲你不想收。” “瑤瑤,你也別爲此不高興。”沈碧珠輕扯虞瑤的衣袖,“換作是我,自恨不得將東西扔回去,讓他有本事親自來當面交到你手中。可……怪我犯糊塗。” 她說得誠懇,也沒有故意尋藉口。 虞瑤微擰了眉:“當真不是有別的事?” 沈碧珠擺出無辜的表情,反問:“別的事是什麼事?” 未發現蹊蹺,虞瑤只搖頭:“大約我多心。” 沈碧珠有孕在身,她不可能反覆詢問,沒有覺察異樣,這件事便暫翻篇。 開春之際,坐落在半山腰、周遭靜謐清幽的木蘭書院順利落成。 書院開放的第一日是陽春三月。 日漸身子重的沈碧珠不方便露面,但有身爲瑞王的楚辰遠出席,兼之以瑞王府的名義請來闕州城中不少名望,同樣吸引諸多的目光。 大門口匾額上的紅綢布在今日方被揭開。 虞瑤回首,望見上面鐵畫銀鉤“木蘭書院”幾個字,卻是一怔。 這字跡,她認得。 也不可能認錯,分明是楚景玄的字。 以致於回瑞王府的路上,虞瑤頻頻走神發愣。 惹得虞敏輕推她胳膊:“姐姐今日怎麼了?爲何一直在發呆?” 虞瑤回過神,勉強笑一笑:“無事。”又掀開馬車簾子往外看一眼,讓車伕停一停,對虞敏道,“出門之前說好給寧寧和昭兒帶芙蓉糕回去,不能食言。” 兩個人從馬車上下來。 買糕點的人很多,她們排着隊,聽得旁邊有人津津樂道:“此番今上親征,打得南涼落花流水,實在解氣!” 第71章 消息 話語準確無誤傳入虞瑤和虞敏耳中。 兩人皆一怔, 虞敏又下意識望向自己姐姐,見虞瑤愣愣的,少有湊上前去和陌生人搭起話。 大約於市井之間不是稀罕傳聞, 三兩句話的功夫, 虞敏便聽明白了。 當她縮回身子的時候,虞瑤也已回過神。 “姐姐……” 虞敏低聲喊一聲, 虞瑤衝她搖了下頭:“遲些再說。” 外面的確不是聊這些事的地方。 佯作如常買完糕點, 兩個人回到馬車上,馬車車廂內的氣氛一時凝滯着。 虞敏坐在虞瑤的身側。 她看着虞瑤, 伸手去握住姐姐的手,感覺掌心一層薄汗, 不由收緊手指,將虞瑤的手握得更緊。 虞敏壓低聲音道:“姐姐, 我方纔問過那些人, 說如今傳回來的都是好消息。這兩個月已經接連許多場勝仗,興許要不了多久便能得勝凱旋, 班師回朝。” 虞瑤卻並非在想這些。 抑或該說不全在想虞敏所說的這些。 她在想今日的那間書院, 那塊匾額, 想楚景玄的題字。 想他究竟知道多少、參與多少。 虞瑤記起在靈河縣, 楚景玄曾不止一次陪她去過百川書院,他見過她在書院教授小娘子的樣子。 而他無聲無言的支持與包容終究令她感到自慚形穢了。 在做出選擇,依舊決定離開他身邊的那個時候,她所思所想無不是自己。 也覺得他身份金尊玉貴,身邊有她無她, 全無差別, 無論如何, 也不至於會因此過得不好。 其實不是不明白, 她敢那麼做是因有恃無恐。 因爲知道他不會再爲難、強求,因爲知道他不會再做出傷害她的事。 便以爲兩個人徹底分開不過爾爾…… 以爲終不過時光如流水,慢慢撫平一切過往,以爲他遲早看開放下,不會執着非要同她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可似乎是她裝聾作啞的一廂情願。 恰如他御駕親征,這麼重大的一樁事卻在她面前瞞得滴水不漏。 這必然不是一日半日做出決定。 甚至新年收到那些禮物時,她疑心卻未能得知的那件事,興許便是這個。 爲什麼瞞她? 虞瑤心裏隱約有一種答案。 可大概也曉得不可能一直瞞着,遲早會知道。 誰讓他是皇帝呢? “敏敏,回去以後便當我們不曾聽說此事。”虞瑤對妹妹輕聲說道。 虞敏怔一怔,面有不解:“這是爲何?” 虞瑤低聲說:“這麼大的事,碧珠怎會不知?既未說與我們聽,想是無意令我們知曉。她過兩個月該生產了,不宜太過操心,還是別拿這些事擾她養胎。” 虞敏乖巧點點頭。 又不由看得虞瑤兩眼,她小聲問:“姐姐不擔心嗎?” 虞瑤緘默片刻,點一點頭道:“擔心。”戰場上從來刀劍無眼,哪怕他是皇帝,卻曉得他並非龜縮在將士身後的性子,勢必衝在前面,若說絲毫不擔心是假話。 “可這些我幫不上忙,能做的唯有不添亂。”她反握住虞敏的手,垂下眼,“書院開張,往後我們要忙起來了。碧珠眼瞧着一天天臨近生產,一切平平安安方纔最好,最好什麼事情也不要發生。” 一番話說得溫柔,虞敏卻無端從自己姐姐的話中品出些許酸澀。 只此一刻,她唯有點點頭應好。 於是乘馬車回到瑞王府,兩個人面上皆一片風平浪靜。 虞瑤和虞敏去見過沈碧珠。 七個多月身孕的沈碧珠肚子鼓鼓,行動多有不便,圍簇在她身邊的丫鬟婆子無不小心伺候。 落座以後,虞瑤同沈碧珠說了些書院的事情,後來與沈碧珠留下一份糕點,便同虞敏相攜着回住的院子。 而楚景玄御駕親征一事,誰也沒有提起。 在瑞王府的日子比之靈河縣更加衣食無憂、平靜安寧。 書院開張之後,虞瑤出府比往日頻繁,與書院有關的事無不由她經手打理。 有瑞王府的名義在,書院招收小娘子來讀書學習比預想中順利。 沒費上多少時日的功夫便招滿了。 虞瑤執拗,想着機會難得,優先挑選的是家中或貧苦或普通些的小娘子,不少專程衝着瑞王與瑞王妃來又家境不錯的被她一一婉拒。招滿人,提前找來、負責教習的女夫子便開始授課,一切步入正軌。 虞敏一直陪着虞瑤做這些事情。 當瞧見小娘子們坐在學堂裏跟着夫子誦讀詩文,聽着學堂傳出那些稚嫩清脆的聲音,她感覺出幾許心潮澎湃。 這邊廂事事順心,那邊廂也仍在意邊關戰事。 市井之中即便有傳聞,終歸不便打聽,虞敏將目光投向祁寒川。 虞敏認爲,那些事祁寒川必定知曉。 且祁寒川手中的消息應當遠遠比市井流言要來得準確。 心下打定主意,當真要與祁寒川開這個口,虞敏卻發現此事來得有些爲難。 雖然認識祁寒川不是一日兩日,但他們之間的接觸太少,論起關係,比起陌路不過多一層彼此認識罷了。 貿然問起那麼重大的事,唯恐太過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