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盛唐的詩人們

作者:肥鳥先行
因爲在隴右折衝都尉府的任職經歷,讓杜甫的身體好了不少。

  在都尉府中每日都要定時起牀休息,每天的食物供應充足,三餐還有一頓牛奶,杜甫這個折衝都尉還要跟着新兵訓練,竟然還練出了一些肌肉來。

  這一次籌建陸軍學堂,杜甫這個資深的折衝都尉也被選調入長安,他要負責在兵備作戰科編寫教材擔任教官,負責爲全國的折衝都尉制定新兵訓練綱要。

  隴右的生活讓杜甫非常滿意,但是能夠回到繁華的長安,還是讓杜甫全家都歡欣雀躍的。

  杜甫一家迅速收拾行囊,從武威出發前往長安。

  之前爲了出兵隴上,拓寬了隴右入關的道路,杜甫一家坐在前往長安的馬車上,這可要比當年杜甫被貶謫到隴右舒服多了。

  唐軍佔領了彌敢城之後,蘭州再次安定下來,而長期的戰亂結束後,地方上重新恢復了秩序。

  杜甫看着沿途這些滿面含笑的百姓,想要提筆寫詩,卻突然覺得沒有詩句可以寫。

  杜甫只是一笑,再次掏出一本兵書來,他到了長安還要編寫練兵綱要,看來寫詩這事情可以放下了。

  杜甫如今是仕途順利,新成立的軍事學院級別不低,杜甫也升到了六品。

  不過相比杜甫,王維的日子就有些難受了。

  自從被玩家解救了之後,王維已經被皇帝赦免。

  不過被俘了從賊的罪名,讓之前和王維來往的老朋友紛紛避之不及。

  而王維的弟弟王縉,也因爲給王維擔保受到了牽連,被外任到地方上爲州官。

  王縉本身仕途大好,卻因爲自己受到了牽連,王維整日在家中也是哀嘆不已。

  被赦免之後,王維保留了太子中允的閒職,如今他趁着越王立爲太子的時機,向朝廷上書乞骸骨,請求朝廷將弟弟王縉召回長安。

  王縉用自己的高官厚祿爲哥哥擔保的事情,李倓自然是也知道的。

  王縉在朝廷官聲相當的不錯,爲人剛正能幹,李倓也有用他的想法。

  不過如今有大量玩家在中樞,李倓也認爲大臣應該在州縣好好鍛鍊,於是下旨駁回了王維的奏章,以“朝廷官職豈可因爲私情私相授予”爲理由,駁回了王維的請求。

  不過朝堂還是下旨,將外貶的王縉調任富庶的汴州擔任太守,又讓王縉負責汴水疏通的重任。

  王維無心朝堂,李倓也爽快的批准他告老還鄉,還賜予他回鄉的金銀。

  這位前半生官運亨通,後半生捲入政治漩渦的詩佛,終於可以返回故里。

  王維也是太原王氏一族,他從長安出發前往河東,他在車上想起了賀知章那首“少小離家老大回”,忍不住淚流滿面。

  但是在洛陽囚禁的生涯,讓王維再也沒有了之前曠達自任的心境,他想要提筆寫詩,卻也發現心中積鬱的東西太多,實在不知道寫什麼,也只能扔掉筆搖頭嘆息。

  揚州望海樓上,淮南節度使高適正在宴飲江淮名士。

  節度使已經是封疆大吏了,如今大唐朝廷的對於各地節度使的態度是逐漸收回其旌節,改派觀察使或者乾脆不再設立州以上的職位。

  高適是平叛功臣,禁海令解開之後,江淮的市舶司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朝廷多次下令嘉獎。

  收回旌節之後高適肯定是要返回朝堂爲官的,以高適的職位也只有宰相的職位能夠安置他了。

  江南鹽鐵使元載,市舶司使王亞東也都在座,這兩位是江淮的財神爺,衆多士子也圍繞在他們身邊。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身穿硃紅色衣服的宮廷使者,急匆匆的在節度使府親衛的帶領下登上了望海樓。

  只看到這位朝廷使者手持白色的麻紙,登上望海樓後立刻對着高適一拜。

  高適立刻起身回拜,使者展開白色麻紙,宣讀了太子李倓寫下的宣麻拜相詔書。

  拜相!

  高適一陣子恍忽,他想到了自己在長安得不到管制,不得已從邊疆入仕的歲月。

  又想到自己剿滅永王叛亂,就任淮南的場景。

  如今人生終於圓滿,入政事堂爲宰相,從此禮絕百僚,協理君王。

  高適在元載和王亞東的提醒下辭讓了拜相的旨意,接着又在衆多士子的勸說下三讓,最後接受了拜相的詔書。

  望海樓上再次熱鬧非凡,王亞東站出來說道:

  “今日能親眼目睹高相國拜相,爲我衆人幸事,當做詩文爲宰相賀!”

  衆多士子紛紛附和,大家又看向了高適,元載站出來說道:

  “相國詩才無雙,我輩豈能班門弄斧,請相國先做詩文,望海樓必能因爲相國的詩文而留載史書!”

  樓下的望海樓主人更是激動不已,今天如果高適能夠留下詩文,那望海樓就能和滕王閣、鸛雀樓一樣,成爲天下名樓。

  高適也興奮的接過筆墨,可是當他展開宣紙後,大腦中卻空空如也。

  其實這些年來,高適已經很少作詩了。

  遠離邊塞之後,高適再也沒有了年輕時候豪情賦詩的感覺了,墨汁落在了宣紙上,高適卻久久沒有下筆。

  還是王亞東看出了高適的窘迫,他連忙上前說道:

  “相國秉持國政,筆墨千鈞,豈可爲詩詞小道爾?相國請安坐,吾輩爲相國唱和作詩賀!”

  說完這些,王亞東搶過毛筆,化解了高適的尷尬情緒。

  高適對着王亞東感激的一笑,在元載的簇擁下回到了主座之上。

  看着窗外海上千帆競渡,高適有些悵然,自己終究要離開繁華的江南,返回長安城了。

  在場的士子紛紛在望海樓上賦詩,希望能通過詩才引起自己這位即將進入政事堂宰相的垂青。

  高適也想到了自己的青蔥歲月,他當年在西北從軍時候,寫下那麼多的壯美的邊塞詩,不也有着博取上司重視的心思嗎?

  不過如今自己已經成爲坐在主座上的人,卻再也沒有寫詩的心情了。

  和高適一起在西北的故友岑參,在相州平叛中追隨郭子儀立刻功勳,戰亂平定之後,岑參被任命爲陝州太守。

  陝州是上州,陝州太守也是從三品的高官了,岑參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之後,在相州軍營中和同僚大醉一場。

  相州戰場鏖戰了大半年,郭子儀和手下也建立了親密的感情,不過如今戰事平定,衆人都得到了高升,郭子儀的功勞也將寫入史冊,必定能和開國功臣們並列。

  岑參這一批手下接到了命令,馬上就要前往赴任,而郭子儀如今已經六十二歲了,恐怕從此天高水遠難以相見。

  衆人都知道岑參的詩才,紛紛要請岑參作詩。

  岑參這纔想起來,自從被北庭都督曹令忠派往關中平叛,自己已經好幾年都沒有作詩了。

  如今同僚們讓他自己作詩,岑參張開口,卻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就連郭子儀也看向岑參,岑參只能尷尬的饒頭。

  郭子儀看着岑參,岑參拱手說道:“元帥,天下太平,參無以詩。”

  郭子儀哈哈大笑說道:“吾聞岑參軍之詩雄奇瑰麗,君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如今天下無戰,君無以詩,這是聖天子在朝的盛世啊!”

  緊接着,郭子儀乾脆站起來,以劍爲錘,敲打起桌子,唱起了《秦王破陣樂》中的歌詞。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賬中都開始唱起“共賞太平人”,緊接着賬外的軍士也跟着唱起來,只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才知道太平的可貴之處。

  岑參也跟着唱起來,此時他也覺得,再也沒有詩句能比這首《秦王破陣樂》更能代表他的心情,如今這天下太平,自己的邊塞詩也可以封筆不寫了啊。

  盛唐的衆多詩人中,只有李白還鬱郁不得志。

  他捲入永王叛亂,乾元初剛被天下大赦返回了江陵,可是從永王之亂後一直陪伴李白的宗夫人,卻最終堪破了人生,出家去了。

  】

  李白抵達江陵後悵然若失,宗夫人雖然將家產都留給了他,可是幾經戰亂,李白又有什麼家產可言。

  李白準備投靠族叔李陽冰,卻在江陵遇到了一名隴右來的商人,這位商人要在江陵創辦一份報紙,重金聘請李白擔任編輯。

  李白本來對於編報紙這種事情沒興趣,但是一想到自己這輩子一事無成,一把年紀還要投靠親自,又看到對方開出的薪水,只好答應了下來。

  李白絞盡腦汁,又蒐羅了不少志怪,湊齊了第一刊的報紙內容。

  李白拿着樣刊找到商人,請對方給報紙命名,這個隴右商人想了一會兒,最後說道:

  “忘己之爲大,無私之謂公,就叫做《大公報》吧。”

  李白呢喃着報紙的名字,又想到自己蹉跎的一生,不由的癡了。

  創刊之後,李白不再寫那些瑰麗的詩句,而是改爲批判時政,他總以“大公”爲初心,鍼砭時弊,每期報紙的評論文章都是他親筆撰寫,他文風犀利又都能切中要害,《大公報》由此大賣。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