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意見分歧

作者:左茂行
隨着戰事的推進,第一軍司令部已經前移至半壁山東側的富池鎮,革命軍最高統帥部也前移至江西九江府瑞昌縣。

  革命軍在戰前新成立了一個通信團,直屬於陸軍司令部。通信團可以熟練架設電報線,提前把瑞昌縣接入了電報網。

  吉字營請降是件大事,李秀成不敢怠慢,派信使乘坐鐵甲艦,先趕到了富池鎮,向第一軍司令部遞交密信。隨後,信使繼續趕往下游瑞昌縣,向最高統帥部遞交同樣的密信。

  到下午三時,楊烜已經得到了吉字營請降的消息。下午四時,第一軍司令陳虹深知事情重大,亦從富池鎮來到瑞昌縣,當面向楊烜彙報軍情。

  來到最高統帥部,陳虹首先向楊烜彙報前線最新進展:“吉字營放棄半壁山後,湘軍再未派人過來接防。我軍已經控制了半壁山,曾國藩則枯守田家鎮,已有向西後撤的跡象。

  “吉字營這邊,已被我軍完全圍在了金牛鎮。步四師在東面,陸戰隊在西面,可以隨時向吉字營發起總攻。曾國荃已經陷入絕境,所以派人向我軍請降。”

  副總司令馮可欽笑道:“曾國荃是個聰明人,功名心也重。他主動歸順皇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過,他期望過高,竟像和左宗棠那樣當個師長,未免有些異想天開了。”

  楊烜則考慮得更多。這次與湘軍決戰,革命軍亦有很大的傷亡。

  決戰之後,革命軍還要挺進大西南,佔領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青藏等地。算上安徽、江西,革命軍將新佔領八個省份,面積新增約四百萬平方公里,人口新增約一億六千萬。

  擴大陸軍規模,已是勢在必行。湘軍喫苦耐勞,人數衆多,戰鬥經驗豐富,是合適的兵源。將湘軍降軍改編爲革命軍,既能安置湘軍、減少兵亂,也能解決革命軍兵力短絀的問題,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

  想到這兒,楊烜問道:“李秀成率軍在高橋河截擊吉字營時,傷亡很大,具體數字統計出來了嗎?”

  陳虹對這個數字很敏感,也很痛心,說道:“一共陣亡、失蹤2153人,重傷1269人。當時,參戰兵力主要是步四師輕騎兵約兩千人、陸戰隊第一聯隊約三千人。

  “陣亡、失蹤,加上重傷的,超過了六成。騎兵傷亡尤其大,超過八成,步四師騎兵團團長鄭成釗陣亡。這是場實打實的硬仗,李秀成是指揮官,自己也上了前線。革命軍以寡敵衆,總算截住了吉字營。這麼大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楊烜點點頭,說道:“鄭成釗沒有白白犧牲,回頭要好好宣揚他的事蹟,做好傷亡官兵的善後工作。湘軍是滿清當前戰鬥力最強的軍事力量。這次與湘軍決戰,革命軍自身傷亡不小,應該補充兵力。

  “後面要挺進大西南,還得擴大陸軍規模。守備力量暫且不管,主要是野戰力量。張樂行的騎兵暫編旅、李鴻章的步兵暫編旅,屆時將擴編爲師。左宗棠的步兵暫編師,將擴編爲主力步兵師。

  “這樣,就已新增兩個野戰步兵師、一個野戰騎兵師。湘軍這邊,等他們投降後,再以湘軍爲基礎,改編爲一個野戰步兵師、一個陸戰隊支隊。

  “步兵師這邊,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出面統領。陸戰隊支隊這邊,由彭玉麟或者楊載福統領。你們覺得怎樣?”

  馮可欽一直呆在統帥部,與楊烜多有溝通,附和道:“曾國荃願意投降,曾國藩不見得願意。不過,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就算曾國藩不肯投降,也擋不住部下要投降。

  “這樣的話,整個湘軍將改編爲兩個步兵師、一個陸戰隊聯隊。左宗棠已經佔了一個師,曾氏兄弟佔另外一個師。陸戰隊支隊則由湘軍水師改編,彭玉麟或者楊載福出任支隊長。

  “兩個師、一個支隊,足以安置湘軍降軍了。”

  陳虹卻另有看法,說道:“湖南那邊,還有一支湘軍。羅澤南死後,正由李續賓繼任統帥。這支湘軍本就弱小,又在湖南本土作戰,開小差的現象很嚴重。

  “我倒覺得,也應安撫好李續賓這支湘軍。將來,在湖南組建守備師時,不妨以這支湘軍爲主體。”

  楊烜點點頭,說道:“不錯,就這麼着吧,先這樣安排起來。吉字營那邊,可准許改編爲一個步兵團,曾國荃擔任上校團長。

  “再讓曾國荃向曾國藩遞信,允許曾國藩麾下的湘軍改編爲一個步兵師,師長可由曾國藩擔任。不過,曾國藩投降可能性不大,你們還是要以打促和。

  “就像李秀成對付吉字營那樣,把曾國藩逼入絕境,他不投降也不行。”

  陳虹猶豫再三,說道:“現在底下有個說法,在中下級官兵中很盛行。革命軍在前面的戰鬥中傷亡很大,這筆賬都算在吉字營頭上。

  “吉字營已經陷入絕境,風聲鶴唳。不妨一鼓作麼,將他們全殲了,爲死難的戰友報仇。料理完吉字營後,武昌城將門戶洞開。守武昌的,只是官文、綿洵這種滿人草包,還有王國才這種綠營廢材。

  “不妨派一支勁旅提兵西進,先奪下武漢三鎮。曾國藩在半壁山、田家鎮佈置防線,本就是爲了保衛武昌。我們直攻武昌,武昌乃敵所必救,正可調動曾國藩的兵馬。

  “湘軍擅打呆仗,一日運動起來,就容易暴露漏洞。到時候,我軍可以尋找戰機,殲滅曾國藩的湘軍。然後,再派兵南下,與第二軍合攻長沙。

  “武昌、長沙是湖北、湖南兩省的省會,這兩座城池一被攻克,兩湖其他城池將望風而降。湖南、湖北兩省,也將歸入帝國版圖。”

  陳虹是第一軍軍長,負責前線的指揮,難免受到前線將士的影響。馮可欽則一直呆在最高統帥部,爲楊烜參畫機宜,更瞭解楊烜的想法。他說:

  “吉字營已是窮寇,彈盡援絕,瀕臨崩潰。咱們現在過去強攻,意義不大,還會給自己增加傷亡。反正李秀成已經給他下了最後通牒,明天中午就會有結果,到時再作理論。

  “我們革命軍一向主張優待俘虜,瓦解敵軍。楚軍受到優待,吉字營上下對此心知肚明。這一次,他們已經陷入絕境,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形勢如此,即便有人想死戰到底,下層官兵也很難再爲他們賣命。大家要知道,湘軍都是普通人,心裏想的是軍餉,想的是活命。

  “只要我們擺出友善的態度,開出合適的價碼,湘軍一定樂於投降。這將減少我軍傷亡,亦有利於對付長江北岸的曾國藩。武昌和長沙固然是兩湖的名珠,但曾國藩還有七八萬大軍,陳兵長江北岸。

  “前線將士說攻打武昌可以調動曾國藩的兵馬,可曾國藩近在咫尺,根本就不需要調動。況且,打仗之難,難在後勤供給。在武昌城下與曾國藩決戰,無故拉長我軍的後勤補給線,怎麼說都是件不划算的事。”

  道理很簡單,但陳虹之所以提這個問題,實有難言之隱。在時人的觀念裏,攻克名城,纔是軍人揚名立萬的最佳途徑。

  羅大綱掌理第二軍,當面的湘軍更弱,已經攻克了衡陽。不久之後,第二軍必能攻克長沙,甚至進一步攻克武昌。陳虹可不想把攻克武昌的功勞讓給羅大綱。

  (歷史上,曾國藩有意讓曾國荃帶兵到上海,爲的是方便提攜曾國荃,保舉他做江蘇巡撫。但曾國荃一門心思要攻克天京,原因就在於此。)

  楊烜也不便戳破陳虹的心思,說道:“老馮說得不錯。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敞開了講。我們要打軍事仗,也要打政治仗。下步何去何從,關鍵要跳出思維定勢,以大局爲重,向我們的總體戰略看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