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筹建水营
秘密会党打家劫舍、设卡收税、劫富济贫,在广大城乡纵横驰骋。
道光末年,各级官吏怠政,只想粉饰太平。只要会党不触碰官府的红线,官府并不会出兵镇压,各级官吏也懒得管這個闲事。
杨烜带兵攻占三水县城,显然已经把官府的底线踩在脚下。
三水县处于三條大江交汇处,是广州西侧水陆要冲,地理位置紧要。用不了多久,官军必会调兵遣将,全力争夺三水。以杨烜這点实力,肯定是守不住三水县城的。
他也不准备守城。三水靠近广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并不适合做根据地。
入城之后,杨烜连夜布置工作,抢在清军反攻之前招募士兵、筹措军饷。
招募士兵并不难,城内外有大量的失业工人、无业游民。他们走投无路,只要杨烜给他们饭吃,定能一呼百应。
問題是,兵贵精不贵多,大部分失业工人、游民体质衰弱,从未接受過军事训练,并不适合当兵。
杨烜委托苏三娘具体负责募兵,只许她招募五百新兵。搬运工吃苦耐劳,经常卸货装货,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船夫可以驾船,日后可以靠他们组建水营。
這两种人是此次征兵的重点。苏三生前就是搬运工,在搬运工、船夫中很有威望。杨烜让苏三娘负责募兵,倒也十分合适。
三水县有几万名生计无着的搬运工、船夫、无业游民。听說天地会至臻堂打下了三水县城,很多人都想加入至臻堂,从此混口饭吃。
应募者远远超過五百人。苏三娘向杨烜請示,希望招募更多的人。她說:
“民心可用。既然大家愿意来投军,咱们不妨尽量接收。”
杨烜坚持不得超過五百人,他說:
“三娘,這些前来投军的搬运工、船夫、无业游民,大多沒有接受過军事训练,鱼龙混杂。我們招募五百人,能从中选出一百五十個精壮,我就很满意了。
“我們此次募兵,目的不于招齐五百人,而在于从五百人中挑选出两百個身体强壮、思想可靠的战兵。
“上次咱们强攻强家堡,你也看到了。至臻堂有两百個人,你那边有一两百個失业工人。我們有四百号人,却攻不下小小的陈家堡。
“为什么?兵贵精不贵多。当时真正能够担负战斗重任的,只有至臻堂五十個战兵。其他人只能在一边呐喊助威,只能帮忙做后勤工作。有的人连后勤工作也做不了,加入我們只能浪费我們的粮食。
“我們招募五百個人,至少可以挑选出一百五十個人做战兵。這一百五十個新战兵,再加上至臻堂的五十個战兵,将是我們强攻至臻堂的主力。
“有這两百個人,我們方有希望攻下陈家堡。我們财力有限,养活不了更多的人。你招募五百個人后,我們還要进一步筛选、淘汰,最多保留三百個人。加上至臻堂两百人,我們将把队伍控制在五百人以内。”
至臻堂的军夫都是些老弱病残,用处不大。但杨烜毕竟受過至臻堂的帮助,现在還不方便遣散這些军夫。
苏三娘知道杨烜說得在理,還是略感失望,說道:“既然這样,我就只招五百人罢。按你吩咐的那样,优先挑选那些身体强壮的、外地的、神态质朴的、背景简单的人。”
杨烜满意地点点头。苏三娘虽是一介女流,却是個不可多得的女将。歷史上,她在太平天国统率女营,屡立奇功。若能争取苏三娘加入自己的队伍,倒不失为一件美事。
想到這,杨烜问道:“三娘,你放心,我們攻下了三水县城,募了兵,筹了饷,就可以攻破陈家堡,为苏大哥报仇。”
苏三娘想起了死去的丈夫,眼泪又簌簌地流了下来。苏三被陈忠浩的民团打得奄奄一息,不久死去。苏三娘买了口薄棺材,临时装殓了丈夫。
她向官府报案,陈忠浩为了消灭证据,指使团勇烧了苏三的遗体。好端端一個男子,竟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苏三娘怎么会不恨官府,怎么会不恨陈忠浩呢!她說:“杨白扇行侠仗义,冒险为苏三报仇,小女子感激不尽。今后便是让我作牛作马,我也愿意!”
杨烜心裡一动,說道:“三娘,這次攻打三水县城,虽說十分顺利,却也彻底得罪了官府。从此之后,官府必会不遗余力地打击我們。
“官逼民反,我們已经走投无路,再也做不成顺民了。三娘,实不相瞒,我們只能举旗造反。两广江河纵横,要造反必须得建设水营。
“你和许多船夫、搬运工都认识,若你愿意,我想委托你筹建一支小型水营,日后由你做水营的统领。水营人数无需很多,两百人,二十艘船即可。”
苏三娘见杨烜胸怀大志,才略非凡,早已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杨烜委托她筹建水营,更使她大喜過望。她說:
“多谢杨白扇美意。小女子愿意从此追随杨白扇,即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杨烜笑了笑,客气地說道:
“三娘威名远扬,熟悉水情。有三娘相助,我們一定可以尽快建成一支水营。有了水营,咱们便可以乘船战船,把辎重都搬在船上,从此在西江上来往自如。”
“船只呢,可取自三水城外的商船。這些商船大多都是城内富绅家的,直接沒收即可。只是,我一直在犹豫。西江上還有许多胥民,不知這些人可靠不可靠,是否愿意加入我們?”
胥民世代居住在船上,以打渔或运输为生。明清时,胥民地位低贱,不与岸上百姓相往来,境遇比陆地上的农民還要悲惨。
苏三娘說:“胥民大多居住在船上,船只以小船居多。這些年来,广州贸易衰落,灵渠也日渐淤塞,胥民的生计受到很大影响。
“他们地位卑贱,受到官府、水寇双重盘剥。如果他们要来投奔我們,就是全家来投,還是值得信赖的。虽說他们船小,却世代住在船上,水性好,熟悉两广水情。”
杨烜明白了,說道:“既然這样,咱们也不妨吸收胥民加入水营。水营和募兵的事,就拜托你了。”
苏三娘還要为丈夫报仇,办事自然格外用心。她在搬运工、船夫中的人缘很好,又打着杨遇春嫡孙的招牌,开展工作得心应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