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3章 弃城

作者:左茂行
广州距离燕京足有五千华裡。满清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是驿站裡的“八百裡急递”。即便這样,燕京若有消息传至广州,也至少需要六天時間。

  从广州城發佈的布告来看,老皇帝死于十天前,大概是杨烜带兵出征的日期。

  這就意味着,杨烜确实在老皇帝死之前,就准确地预测了道光之死、皇四子之即位。

  這对殷正来說,无疑是不寒而栗的。一個胆大妄为的年轻人,既是名门之后,又能未卜先知。假以时日,他岂不要像哪吒一样,把整個东海搅得天翻地覆?

  殷正隐隐感到一丝威胁。

  至臻堂的会众们,更是惊诧万分。

  在晚清那個年代,华人不分官员、百姓,不分身份贵贱,普遍都很迷信。由此而产生了许多教门,譬如北方的白莲教、弥勒教等。

  近些年,北方教门与南方会党开始合流,出现了类似斋教的组织。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更是异军突起,日后把整個南中国搅得天翻地覆。

  却說殷正惊闻道光帝薨,印证了杨烜的预言,一夜辗转难眠。早上起床后,一個小厮上前服侍。

  趁他穿衣洗漱,那小厮冷不防地說了一句:“堂主,老皇帝死了。堂裡的兄弟都說杨白扇未卜先知。兄弟们還說,就算是哪吒三太子下凡,恐怕也比不得杨白扇。”

  殷正愣了一下,正想发火。看到小厮一脸期待的模样,他又把怒火吞了回去。這小厮一向机灵,今天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殷正假装毫不在意,问道:“是嗎?大家伙儿都怎么說?真把杨烜当成哪吒了?”

  那小厮得到鼓励,眉飞色舞地比划了起来:“堂主,大家都觉得杨白扇神机妙算,既像哪吒那样敢作敢当,也像诸葛亮那样未卜先知。

  “如今他夺了三水城,這在至臻堂歷史上可是从未有過的大事。兄弟们都很振奋,也都很踊跃,想去三水城支援杨白扇……”

  那小厮說得十分得意,猛然看到堂主脸色越来越难看,便不敢再說下去。

  殷正冷哼一声,說道:“你老实告诉我,大家心裡都是怎么想的?”

  小厮鼓足勇气,小声說道:“回堂主,兄弟们觉得至臻堂在广州处境越来越难,官府压力越来越大。不如去三水城,避开官军……”

  殷正悲从心起,走出房门,看见会众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似乎正在议论杨烜在三水城的壮举。

  看见殷正后,他们立刻变了神色,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自觉地四散离开。

  完了,人心散了!

  恰在此时,陈虹和薛昊一起,前来求见殷正。

  這两人一大早過来,必是为了三水城的事。他们两個搅和到一起,事情可就棘手了。

  果不其然,他们正是为杨烜而来。陈虹抢先說道:

  “杨白扇未卜先知,至臻堂上下震动。如今,兄弟们都传言他是哪吒三太子转世,都想去三水县增援他。人心不可不察。

  “堂主,杨白扇刚刚加入至臻堂,勇于任事,带队为‘红棍’苏三报仇。他带着两百‘草鞋’在三水县孤军奋战,咱们不能为了保存实力,坐观杨烜成败呀!”

  殷正有些恼怒,可又不知该怎么反驳陈虹。他转而征询二把手薛昊的意见。

  薛昊已经变了主意,說道:“堂主,咱们至臻堂乃秘密会党,凡事都以得人心为根本。如今,人心都飞到了杨白扇那裡,咱们也不应该违逆众心。

  “另外,广州形势逐渐缓和。总督有十万民团无所事事,正可用来围剿各地天地会。俗话說,狡兔三窟。咱们在广州处境困难,应当预留后路。

  “杨烜在三水县大闹天宫,虽說惊动了官府,却也在广州以外获得了立足点。万一我們在广州出事,亦可急召他来救急。”

  陈虹看了下薛昊,不由得暗生敬佩:姜還是老的辣,這個老狐狸一向沉默寡言,一开口就令人刮目相看。他能站在堂主的角度思考問題,无疑更有說服力。

  果然,殷正被薛昊的话打动了。陈虹和薛昊是至臻堂领导层中最有见识的人物,他们都主张增兵三水,可见人心向背。

  殷正不情不愿,却也只得拨给陈虹两百精锐,让他前去三水县增援杨烜。

  陈虹挑选了两百個精壮,点齐军械钱粮,立即向三水城进发。他心情急切,把两百人马交给至臻堂“先锋”王成指挥,自己骑上一匹快马,和徐作新一起先行到达三水城。

  杨烜见到陈虹和徐作新,大喜過望。寒暄已毕,冯可钦向陈虹介绍起当前的形势。他說:

  “官军陈兵三水城外,陆续增兵,目前有四百名绿营兵、一千名团勇。我們這边,招募了五百個新兵,筹了一万六千两现银,另有军械、战马无算。

  “咱们虽有七百人马,却缺少训练,人心不齐。至臻堂這边有一百五十個军夫,难堪大任。新招募的五百新兵裡,又有两百人充任水兵,缺少训练。

  “总督派人過来招安,我与他虚与委蛇。官军误以为我想投降,尚未组织攻城。”

  陈虹问道:“咱们有把握守住城池嗎?”

  這個問題由杨烜回答。他說:“我們不打算死守三水城。此地三江交汇,靠近广州,乃四战之地。不久之后,官军必会全力争夺三水。

  “我們打算放弃三水,先去陈家堡打垮陈忠浩的民团,为苏三娘报仇血恨。然后再引军西向,前往广西梧州府,与罗大纲的艇军结盟。”

  三水县是座大城、富城,得之不易。杨田、苏三娘和刘旻虎都反对弃守三水,只有冯可钦赞成。陈虹在城外见识到官之之盛,也赞同杨烜的意见。

  杨烜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弃守三水。

  官军使者已被扣押了好多天,杨烜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让使者不明就裡。

  有了陈虹的援兵,杨烜就有把握了。他找来官军使者,明确說道:

  “兄弟,我有意投顺官府,但官府要有所赏赐,至少得是二品武官“总兵”衔,或者四品文官“道员”衔。

  “与此同时,官府必须還我父亲以清白,把冤案调查清楚。哪怕后面牵涉到广州将军,也要把他捉拿归案。”

  使者见杨烜旧调重弹,不免又要唯唯诺诺,說自己做不了主啦,需要請示总督啦。

  出人意料的是,杨烜這次很大度,說:“兄弟,你来三水城也有段時間了。本帅招待不周,請多见谅。为了显示我投诚官府的诚意,我将弃守三水,让城池让给城外的绿营兄弟。

  “三水城是座富城,我做好人把三水城让给绿营,让绿营不战而收复三水。到时候,你们尽可以在奏折上大肆吹嘘,我都不反对。

  “绿营兵苦日子過多了,也可以进城享受享受,问那些城内的恶霸劣绅要点钱粮,以激励绿营士气。不過,我做了回好人,等我們出城时,也請绿营的兄弟不要为难我們。”

  那使者又惊又喜,虽說這次沒能劝降杨烜,却迫使杨烜弃守三水。

  事后官军上奏,自然不会說绿营不战而得三水城,一定会捏造战绩,邀功請赏。到时候论功行赏,還能少得了自己?

  使者十分高兴,說道:“阁下這番好意,我先替绿营官兵收下。我們绿营官兵最讲知恩图报,一定不会叨扰阁下。”

  道光末年,绿营兵已经朽坏不堪,别說打不過洋人,就连应付天地会都很吃力。

  绿营无力镇压各地民变,清廷无奈,开始鼓励地方缙绅自办团练。

  团练武装起源于川楚白莲教起义。因两广天地会起义不断蔓延,两广境内的团练武装也不断发展壮大。

  但此时的团练只是八旗、绿营的附庸,组织程度很低,战斗力還不如绿营。他们不算正规军,由地方自行筹饷,主要担负辅助任务,用完即撤。

  团练真正走上歷史的舞台,還要再等三年。1853年,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收到朝廷谕令,要他在家乡办理团练,对抗如日中天的太平军,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湘军。

  杨烜把三水城让给绿营,却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绿营的友军-民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