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物侯之異

作者:風逝
對於這種不科學的事,楊華也以爲只是無稽之談,可聽了正主鄭重其事的講述之後,他才知道鄒衍吹律不僅沒有絲毫的迷信色彩,反而是件極具科學精神的事情。

  作爲周王室極爲重要分封國之一,燕國當然要用周曆尊周正,可正是因爲這樣,給燕國帶來了極大的困撓。

  燕國地處華北平原北端,氣候相比黃河中下游及關中要寒冷得多。因爲緯度的不同,如果按周曆該播種的時候,燕國的冰雪都還沒化盡。

  換而言之,除了少量南方的土地,燕國的絕大多數地方都不適合用周曆來指導生產,這也是一直以來燕國國力不及中原各國的原因之一:農業這個根本極爲薄弱。

  唯一解決的辦法當然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制定出一套適合當地的歷法來指導農業生產。可使用曆法是臣服的標誌,周室強大之時燕國哪敢有這種念頭。

  湊合着使用周曆,又或讓農人自由發揮,燕國的農業一直都極爲混亂,有時播下的種子剛發出嫩芽,一場寒流之後便全數凍死了。看似只損失了一些種子,可對於貧困的農人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打擊。

  也正因如此,燕國雖然弱小,卻與齊國、趙國、中山國多有領土紛爭,因爲這些土地對於燕國來說,實在太過寶貴,是燕國唯一可以照着周曆進行農業生產的救命之地。

  周王室衰落了,各國都可以明目張膽地拋棄周曆而不擔心受到懲罰。可燕國同樣虛弱不堪,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來完成修訂曆法這樣的大事。而其他國家只會歡迎燕國使用自己的歷法,哪裏會願意幫助其制訂一套量身打造的歷法。

  這個困擾燕國數百年的問題,直到遇上鄒衍才迎來了一絲曙光,這也是燕國君主如此禮遇的主要原因。

  鄒衍吹律,實際上就是鄒衍根據燕國的實際情況,重新找尋物候的規律,以此來指導氣候有別於中原的燕國進行農業生產。

  寒谷便是其第一份實驗田,所謂的寒谷並非終年積雪,只是到了中原已經可以播種的時節,那裏仍然積雪覆蓋,而解凍之後,又後有數次反覆,不掌握其規律根本無法進行耕種。

  正是秉承着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豐厚的天文曆法積累,僅僅一年,鄒衍的實驗便成功了,寒谷在燕國的歷史上第一次順利地收穫了成熟的黍。

  可以想見,國土遼闊絲毫不遜於中原各國的燕國,其大量像寒谷這樣的“雞肋”之地一改之前農業薄弱的局面之後,國力必然會大漲。

  鄒衍吹律無疑是爲燕國送上了一份重量級的強國大禮。

  可惜,作爲一名“方士”,歷史並不會記載他這件堪稱創舉之事,甚至連強燕的功臣裏也不會有他的名字。

  在坐的諸國星官卻明白其中的份量,無不回以肅然起敬的神情。就連同席不明所以的各國權臣勳貴在聽了本國星官的解釋之後,神色也極是複雜,畢竟他國的強盛絕不是本國之福。說到最後,鄒衍拋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南北物候之異?

  蓋天說和渾天說似乎都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論知識和經驗又沒誰可以凌駕其上,所以他的問題並沒有一人敢接。

  楊華倒是知道答案,可目前他還沒有發言的資格,況且要解釋清這個問題,實在不是一兩句能夠說清的,那得推翻目前的很多東西,重新認識這片天地。

  其後,趙國的尹皋也有類似鄒衍的發現,只不過只有發現,沒能像鄒衍這樣重新找尋規律而進行突破而已。

  趙國的南北差異也非常大,甚至連朝中大臣也分爲南北兩個派系。

  北方大量的領土並不適合按周曆來進行農業生產,只是趙國找到了自己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向北方強敵學習,發展畜牧業,這也成爲其胡服騎射的重要誘因。

  可這個辦法並不完美,直接導致了趙國糧食儲備遠遠落後於中原各國,平時問題倒不大,可一旦發生相持不下的連綿戰爭或者災害時,卻會成爲一個致命的“隱疾”。趙國之所以遷都邯鄲,其實也是想開發華北平原來改善自身的不足。

  尹皋的發言頗有些戰戰兢兢,偶爾還略有哀怨地望向鄒衍。

  雖然也是老資格的星官,且完全憑真材實料坐上今天的位置,可他與鄒衍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鄒衍可以吹律而谷生,他卻沒有這個能力。以趙國對糧食問題的敏感,他幾乎已經知道自己回國後會有什麼樣的境遇。

  若是耗上二三十年,他也不是沒有把握制訂出一套適合趙國北方的歷法來,可以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他可是一點也不能出錯,只要出錯一次,不要說他,連趙國也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心情如此沉重,讓尹皋的發言比起之前的三個就顯得平淡無奇。不過楊華倒是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出彩之處:趙國由於自身的原因,對於盆地氣候的研究走在了各國之前,同時對山脈的阻隔作用認識也更爲深刻。

  尹皋之後便韓國擺竈和吳國子韋也先後發言,不過因有明珠在前,二人又是亡國降臣,其表現連尹皋也大爲不如。

  眼看時間要到午時了,終於輪到了楊華最感興趣的秦國屍佼。屍佼本是魏人,身形高大,一身秦人樸素的打扮,可他的發言卻令楊華大失所望。

  屍佼先是向東道主魏國的款待表示感謝,又對石氏歲星法大加讚賞,頗有秦國願意行此法之意,對自己的研究發現一句也沒有,就連楊華熟知的那句“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也沒出現。當然,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後人其實頗有爭議,但出現在流傳於世的《屍子》一書中卻是無可置疑的。

  怎麼說也是個“子”啊,怎麼這就完了?看着屍佼心安理得地結束髮言,楊華的嘴巴張得都快能塞下一個雞蛋了:如果要評最遜星官,不用等後面的人發言,鐵定要頒給屍佼。全程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盡拍魏國馬屁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