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章 到汴京了

作者:小雀杏
进了船舱,沈渺洗了颗沙果吃,果子酸得她脸一皱,但好长時間沒吃上水果了,她顶着牙酸吃了好些個,后来又奢侈地用一点淡盐水泡着吃,有了盐的加持,這果子便酸中带甜更可口了。

  她顺带在心中感慨了一声:虽然她和這位谢祁、谢九哥儿素未谋面,但通過這一饭、一果之交,她已明确感受到了家教良好的正经文人和原身那只想吃女人软饭走捷径的前夫哥有多大差距了。

  之后在船上的日子均是乏善可陈,倏忽而過了。在十余日后的清晨,坐船换车的沈渺已站在了曾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中的上善门外。

  她在蔡州换乘时又赁了一辆驴车,此时便跨坐在那驴车的车辕上,有些恍惚地仰望着眼前大宋京都的繁华景象。

  在守门的官兵处交了点铜子,验了公验,沈渺顺利进了城。走近城门时,她仰头满是惊叹,好高的城楼!這门洞起码有八-九米!而且极厚,沈渺觉着自己坐着這驴车应当走了有六丈多,合后世约莫有十八米多,這才走出去。

  怨不得她上辈子学歷史时,辽金挥军南下遇到這类坚城便容易铩羽而归,這么厚的城墙,便是带着投石机也难以攻克啊。

  再往前走,沈渺望见了彩楼欢门、飞天虹桥,四处都是高挑翻飞的酒幡、招子,续走着,竟還偶遇一支满载货物的驼队!

  《清明上河图》果然是极致的写实之作。她仿佛一朝步入画卷中,成了這汴京繁华街景中的一员。由于内城中人实在太多,過桥时车把式便跳了下来,拉扯着驴车在拥挤的人群中一步一挪。

  那驴也被挤得焦躁起来。

  往来的小贩、行人熙熙攘攘,路上卖什么的都有,尤其沿街巷口路口的小店,更是将堆满货物的矮柜横出街面,用来吸引顾客。

  沈渺不禁在心底嘿嘿笑:看来“占道经营”這种事古来有之。

  开封府有汴水、惠民河等河渠穿城而過,因此“桥市”和“河市”最为热闹,整段河岸全是鳞次栉比的小店,沿河的食店多是正面朝路敞开大门,朝河的背面還要搭出去一個吊脚楼式的棚屋,沈渺边走边看,感觉這大约便是后世“违章建筑”的起源了。

  桥市则更为灵活,小摊贩们利用宽阔的桥面两侧摆摊,称为“浮铺”,也有一些商户搭了棚子設置固定摊位的。

  沈渺坐在车上东张西望,過桥时将桥市上的小摊看得最认真仔细。原身父母留下的铺子也不知被烧得如何了,她沒有余钱,想做些吃食攒钱,摆小摊是最好的選擇。

  但一通看下来,倒让沈渺不大自信了起来。汴京各色商品都格外齐全,美食也不少,若手艺不好,或是不卖些新奇之物,只怕会无人问津!

  就要下桥时,沈渺看见了一個浑身上下都插满琳琅货品的货郎,连忙請车把手停下稍等,她下车挑了两個竹制的风车。

  那货郎口舌伶俐,殷勤地拿着风车一边演示玩法,一边說:“娘子好眼光,這竹车一文两個,竹子选得凤阳老竹做得,经久耐用,不怕摔不怕水,能玩好久呢!”

  沈渺挑来挑去,想到原身那一对弟妹的生肖年岁,便要了一個绘了小蛇的、一個绘了大马的,這每個风车叶片都打磨得光滑,不会扎伤孩子的手。一文钱两個的玩意儿都做的這般精细,沈渺算是开了眼界。

  那车把式也笑道:“這位娘子可是回娘家归来?這出门一趟也不忘给膝下儿女带些小玩意儿,母慈子孝,娘子家中将来定是要兴旺的。”

  “借您吉言了。”沈渺笑着上车,沒有多解释。

  就這样挤挤挨挨、拥堵非常地走了有两刻钟,车把式终于吁了一声,用挂在脖子上帕子擦了擦满头汗:“沈娘子,金梁桥到了。”

  沈渺结了钱,车把式還帮她卸下两箱行李,放在了金梁桥后头的巷子口,這巷子裡种了好几棵高大的垂杨柳,故而人称杨柳东巷。

  也是原身自小长大的地方。

  但沈渺到這裡仍旧沒什么安全感,她一路上仔细想了想,還是决定先去沈记汤饼铺看看,再跟邻裡打听打听情况,自己心裡有了数,再去沈大伯家接两個弟弟妹妹比较好。

  她大包小裹刚下了车,巷口柳树下边做绣活边闲话的二三妇人便望了過来,沈渺出嫁三年,除了回来奔丧再也沒回来過。当年那個年方十五、受家人宠爱,被父母娇养得白生生、丰满匀净的小姑娘,如今被磋磨得又瘦又憔悴,因此那几人直勾勾瞧了半晌,愣是沒好意思唤。

  倒是沈渺注意到了她们,很快从原身留下的记忆中找到了這些大娘的名姓,立刻抖搂出袖子裡的帕子,往眼角使劲擦了擦,這便红了眼,呜咽地呼唤道:“顾婶娘、李婶娘、方婶娘,我是沈家的大姐儿啊!婶娘们自小瞧着我长大,怎么如今都不认得我了嗎?”

  還一甩帕子,掩面而泣。

  那三位大娘這才呼啦一声围過来,也都拉着她的手不住地啜泣流泪,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嘘寒问暖道:“哎呀,大姐儿,婶娘险些不敢相认!你……你怎么瘦得跟麻杆儿似的,哎呦,回来也不递個信儿,婶娘好叫你顾二哥去城外接你啊!”

  “哎呦,大姐儿你可算回来瞧了,你不知晓,你家屋子都被火烧榻了一半儿!你那好大伯,也就来看了两回,听闻至少要出四五十贯钱才能修得好,吓得再也不敢過来了!”

  “還有,你快家去!你家济哥儿和湘姐儿,被你那心狠的伯娘一扫帚赶出家门,如今两個孩子可怜得很,孤身缩在那漏风漏雨的屋子裡,全靠街坊邻裡接济才活下来。”

  “何止啊,你家济哥儿前個儿還病了一遭,浑身烧得好似火炉,你顾叔连夜背着去的医馆,灌了两副药才醒過来,如今還起不来床呢!”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