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鸟小飞(下)
虽說现在的账目,对他来說,比较容易,后世的某些人,那才叫做账呢!然而帐册多,也需要一個安静的环境。
先从天圣二年的帐目开始盘查。
刘掌柜与郑账房死活不承认,那么自己来给他们上一堂生刻的教育课。說起来郑账房,還是同族的人,受過父亲的大恩,唉,人心不古啊。
敲打着算盘,四儿好奇的问道:“大郎,這样就能算出来啊?”
“嗯,如今最快的计算方法。”
算盘珠子响個不停,宋伯从外面买了一些饭菜,端了进来,草草地吃了一顿饭后,郑朗继续清算帐册。老宋头看他查账的速度,唬得一愣一愣的。
低声问道:“大郎,管用不管用?”
“宋伯,你看這裡,再看看這裡,仅此一处,就误差了五十六缗多钱的账款。”
宋伯趴在上面看,沒有看出来,做得很巧妙的。郑朗细细地指出后,才恍然大悟。
“這仅是天圣二年,那时我的爹爹尚在世间。”
“他们为什么如此胆大?”
“简单啊,爹爹生性马虎,自己還有丰沛的薪饷,对這项收入并不计较。不過应当误差不是很大。倒是爹爹去世后,几個人看我家孤儿寡母,胆子也逐渐大起来。后来又听到我的故事,认为郑家早迟会让我败光。于其让我败光,不如先让他们腰包肥起来,又自认为自己做得很巧妙,所以今年出现了亏空。”
“大郎,這是什么物事?”
“珠盘哪,你问一下肖伯就知道了,我在珠盘上做了一些改进。”
“老天终于开眼哪。”老宋激动的說。
這個管家還是很忠心的,郑朗立即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低声說道:“宋伯,不要激动,呆会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等我将账目全部查完后,一一清算。”
“嗯,要不要我回去对几位大娘娘们通禀一声。”
“不用,太平盛世,想他们也沒有這個胆量。”
宋朝的老百姓也许比唐朝生活得好,然而锐气与锋芒,都让赵匡胤与赵匡义哥俩锉完了。就连地痞小流氓打架斗殴时,经常出现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搞笑场面。以前那個郑朗,是令类中的令类,生生将晏大学士都吓着了。
仅凭店裡面這几個人,沒那胆。况且還有几個对郑家很忠心的人,比如宋伯与许伯的儿子,此时就在店裡面干活。
天色将黑,刘掌柜笑咪咪的走进来,說道:“大郎,若是缺钱用,先从我這裡再支一些。”
别玩了,凭你怎么能将我的账目查得出来?回家喝奶吧,或者继续到明珠楼泡你的娄大美妹,看看她今天会不会给你小屁孩的面子。
“不用,這些帐目我還沒有查完,我要将它们带到客栈去,大约三天后,才能還给你们。”
“遵命。”刘掌柜继续笑。心裡面想,凭你,查十年也别想查完。或者你另請了高人,今天前来只是做一個幌子,但刘掌柜也沒有认为有那個高人,三天時間就将這些账册全部查出来。
带着四儿,宋伯,将账山搬到牛车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
四儿爬上了床,先替他将床暖热,期盼地问:“大郎,你真能三天時間将它查完?”
“大约吧,有可能要不了這么久。”
今天大约将天圣四年的账目理出来一大半,就是四年前账目也有巨大的漏洞,查到目前,前后出现了七百多缗钱的错误。有可能仅這一年,就有上千缗钱,进了店裡面几個重要人物的腰包。說着,借着油灯,继续在灯光下面,核对着账目,有错误的地方,用笔写在纸上,以便到时候双方核算。
沒有過多久,外面禀报,說刘掌柜来了。
将那几张纸藏起来,笑着迎了過去,說道:“這么晚,刘伯前来有何贵干?”
刘掌柜不放心,虽說是败家子,凭借他老江湖的经验,总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来客栈看一看。沒有其他人,仅是郑朗一人,心中松了一口气,满面春风的說道:“你来郑州城中次数不多,我不放心。”
“沒事,有宋伯呢。”
“是啊,那就好。”随便聊了几句,告辞。
“這個坏家伙。”四儿愤愤不平的說。
“不能這么說,人心,总是沒有足意的,又误认为有了机会……”
“以前我還认为他是好人。”
“好人坏人,岂能从脸上看得出?用之好,则是好人,用之坏,则是坏人。欲望是一步步养成的,道德也是一天天培育起来的。但我還是不放心,怕冤枉了他,所以一来郑州城,到李记茶楼观察了一会儿。一溜子,十几家布店(宋朝城镇各手工业行,喜歡聚集在一起),我家的生意不算最好,可也是中上等份。這是一本活账册,通過它就能看出是否能盈利。进了店后,看了一下布料,比较齐全,這也决定了是否能招来客人,也是盈利的关健。然后我又担心爹爹去世后,团行对我家打压,確認了一下。這才断定,非是亏损,而是几人贪墨了。”
“原来如此啊,大郎真聪明。”
不是聪明,我不是仅活了十年,而是活了近三十年,這么多年饭不是白吃的。
也感慨宋朝商业的发达,仅自家一個店铺,有可能一年盈利就达到了三千多缗。和平年代,宋朝物价也上涨,初期每斗麦仅十文钱,米二十文钱。现在每斗麦三十文钱,米七十文到一百文钱,粟更贱,然而农业的发展,不象唐朝,除了一些偏远的山区外,粟渐渐不成为百姓的主粮。除了粟外,還有黍与豆。
按米价折算,一缗钱相当于四百多元人民币。考虑到宋朝稻米贵,实价更高。
当然,象他家這样的大店铺,在郑州城各行各业,加在一起,也不会超過几百家。许多中小店铺,仅只能温饱,有的潦倒连房租都付不起。
呆在客栈裡整整查了两天,到了傍晚来临,对宋伯說道:“麻烦你到武推官家中,将武衙内给我請来。”
“這不……”宋伯脸色犹豫不决,武衙内正是原来郑朗狐朋狗友之一,在家老三,比郑朗大两岁。自家小郎君好不容易学好了,怎能又与這些人裹在一起?
“宋伯,我喊他有用。”郑朗心中只是觉得好笑,都是蛋大的小孩子,在家中又娇惯,自家有钱有势,难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难道還能影响自己的心性?
“……”
“宋伯,他父亲是推官,明天能扯一扯虎皮。”
宋朝的官制,让人头很晕,有职官,這是定品级、俸禄、章服与序迁的。但不是职权所在,职权所在的是差官,比如带有判、知、直、试、勾、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眼的官职,這才是实权所在。后来在寄禄官上又加上权、行、守、试的字样。往往一個高官前面有几個头衔,先是寄禄官阶,然后是散官阶、差遣、封爵、食封,這样的顺序组合,又称结衔。官越高,衔结得越长,有时候能拖近十個头号出来。
還有的官职分工不明,比如說推官,隶属于三司六部的推官沒法比较,相当于后来的办公室主任,高级秘书人员。京城的推官相当于法院院长,很有实权的。地方的推官,仅有挂职而沒有实权的意味了。
不過用来吓唬吓唬刘掌柜足矣。
一会儿武三郎带了過来,见面大声喊道:“郑大郎,想死我啦?”
“为什么不去我家?”
“這不是怕几位老大娘骂我嗎?我陪罪,明儿請你到醉白楼大吃一顿如何?”
“三郎,倒不用了,明儿帮我一個忙。”
“什么忙啊?”
“你附耳過来……”
“行么?”武老三狐疑的看着旁上厚厚的账册。
“放心吧。”
……
第二天,更近了年关,店裡面十分忙碌,带着武三郎,以及四儿与宋伯,又回到了布店。沒有让武三郎进去,只是让他站在外面。自家事,能解决之前,沒有必要惊动外人。
将刘掌柜与几位主事的人喊了进去。
让众人坐下来,郑朗将纸打开,說道:“以前的账,我就不问了,天圣二年间,你们利用各种手段,扣克了五百六十七缗又三百二十七文钱,利用大宗金银交易的差价,扣克了三百八十九缗又七十三文钱,還有三百多缗账目有意混淆不清。天圣三年,扣克了九百六十四缗又八百七十六文钱,金银的差价,扣克了四百九十五缗又四十一文钱,還有六百多缗账目不清。天圣四年,扣克了一千一百五十六缗九十七文钱,金银差价扣克了七百九十一缗六百三十七文钱,還有九百多缗账目不清。至于今年,你们大约贪墨的心思乱了,经营状况是不如前几年,然而克扣得更凶,特别我出事后。我替你们查清了一下,共计克扣了一千五百九十八缗又四百七十二文钱,金银误差八百七十二缗九十九文钱,以及一千余缗不清的账目。”
“大郎,你不能胡說啊。”
“我有沒有胡說,你们看這份账单。”将手中写下来有問題的账目单据拿了出来,一共两份,一份备抄,這是原始的数据,交到他们手中。
“這不可能。”
“若你们不服,账册我送到武推官处,那么我們只好公堂上见了。”
“這是谁算的?”刘掌柜脸上终于失去了笑容,变得阴晴不定。
“是我算的,莫欺了少年,刘伯。”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