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7 沒有例外 作者:眉师娘 小說:、、、、、、、、、 眼看着到了年底,张晨的心裡烦躁得很,就想着這一年快快過去,从下半年开始,不仅是他们杭城、上海和北京的专卖店,连下面县级的加盟店,像象山,原来一個县级店的销售,可以抵其他地方一個地级市的销售,今年也說撑不住了。 撑不住,几乎是每家店给张晨打电话的时候,少不了会說的三個字。 有几家店,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转行,但看看其他行业,好像也看不出日子好過在哪裡,百业萧條,几乎就无一幸免。 张晨心裡明白,這几乎是全行业的现象,不是他们的产品出了問題,就是這样,他心裡還是会觉得烦躁。 整個服装行业,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因为他们在上海和北京商场的专柜,营业额降了三四成,但問題是,他们在大多数商场的排名,還是排在前三,比较起来,還算好的,如果不是全行业的不景气,就不会出现這個状况。 经济不景气,服装就是晴雨表,张晨现在理解,为什么衣食住行,衣要排在第一,要是衣不蔽体,你大概就食之无味,不能够穿得体体面面,你连出门的心情都沒有,坐下来好好吃饭的欲望都沒有,随便缩在哪個角落,一碗面就把自己打发掉。 销售上不去,库存的那個老毛病就出来了,毕竟有那么多的店要铺货,有那么高的换货率在 生意好的时候,几乎每家店的换货率都不会用足,他们也不想当搬运工,一個款式剩下来的一两件,反正前面赚到钱了,這一两件,很便宜就处理掉了。 生意不好的时候,上什么什么不动,只能换,换来换去都不动,最后就只好退到厂裡,每家店,不仅把换货率用足了,還都抱怨不够,巴拉巴拉牌子和巴拉巴拉牌子,都已经是百分之百换货了。 而且,销售好的时候,你的基数大,相对来說,库存的比例就小,销售不好的时候,基本是每一個款式生产出来,最后都有三分之一以上会退回来。 库存不断地增加,但款式却越来越多,沒办法,他们几乎就靠不断地出新款,在维持這点可怜的销售。 下面的店裡也是一样,来买衣服的客户越来越少,经常来店裡的,也就靠那几個老客户,每個地方,经济再不好的时候,总還会有那么一些有钱的,又喜歡买衣服的女人。 但服装又不是苹果,你今天吃了一個,明天還可以吃一個,再喜歡的服装,她也只会买一次,甚至是连過眼,都只過一次,每次一到店裡,问的就是有沒有新款。 要维持店裡的销售,同时也要留住和吸引這些老客户,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上新款。 不断地上新款,這几乎是所以专卖店的要求,张晨他们,就不得不满足他们的需求,葛玲她们设计中心,压力变得很大。 大家心裡都很明白,谁也不可能做到设计和生产出来的都是爆款,爆款和滞销款是同样以一定比例存在的,新款越多,滞销款肯定跟着越多,而新款也是上了一次货后就不补货了,滞销款接着退回来,变成了库存。 新款多了,服装的成本也增加了,因为你的面辅料都是新的,不可能所有数量都搭配得刚刚好,肯定会有這样那样的浪费。 加上工人对款式不熟,产量也上不去,产量上不去,你的工价相对就要提高,不然工人的收入降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 所有這些,都造成他们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不少。 最讨厌的還是,款式越多,库存肯定就会大幅度增加,這是一個恶性循环。 服装的销售上不去,连他们私人订制的客户,张晨也感觉到,她们的采购量明显减少。 申屠红燕到张晨這裡来的时候,他们聊起了這個,申屠红燕和张晨說,是這样的,我還不是沒钱了,是不敢花了,原来觉得,钱嘛,来得容易,花掉了再赚就是,现在不一样,知道赚钱沒有那么容易了,更不知道明年后年会怎么样,所以就是有钱,也不敢花了。 张晨很理解這样的心理。 申屠红燕和张晨說,像我,還算好的,因为我的客户,主要是在国内和中东,中东人受影响不大,他们還有钱,還在正常出货。 那些做东南亚的工厂,那個惨,沒法說,不要說工人,就是客户也一样,义乌有好几千韩国人,你知道他们過的是什么日子? 租的酒店退掉,去租房子,十几個人住在一套房子裡,每天就吃面條,還不是方便面,方便面都吃不起,就是买来的那种一筒一筒的挂面,煮熟了,搞点酱油搞点盐這么吃。 他们也沒有办法,原来天天往国内发货,现在沒货发了,他们靠什么赚钱?我們义乌這种小商品,本来利润就很薄的,沒货发么就只有吃老本。 又不敢回国,回国更沒有活路,找不到工作的,韩国和我們這裡還不一样,他们沒有什么小企业,都是大企业,大企业,本来就很难进,這個时候,就更进不去,不是還有很多的大企业都直接关门了嗎。 张总,我和你說,我那天請三個韩国朋友吃饭,结果怎么样,吃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什么菜上来,就抢光光的,恨不得把盘子都吃了,就是這個样子,你說可怜不可怜,几千韩国人,說說還是老外,在我們义乌就是過這样的日子。 申屠红燕這一天,和张晨聊穿衣打扮的话题,還沒有聊這些事情的多。 听着這些话,也是让张晨一边更加烦躁,一边又很爱听,觉得原来现在倒霉的不是自己一個,是大家的日子都难過,大家都难過,這人的心裡,好像就平衡了一点。 张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這样可笑的想法,是人的本能嗎?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巴不得人人都比自己倒霉? 服装的日子艰难,私人订制這块也差强人意,张晨好在還有动感地带這一块,這一块的租金是旱涝保收的,但影响還是大,最大的就是,停车场和餐饮的收入,直线下降了,本来,這两块不仅能维持他们市场本身的开支,维持他们整個公司的开支都绰绰有余。 现在只能是在维持本身的开支外,略有盈余。 每一家店铺的销售都在下降,进出货少了,停车场的收入自然就低,市场裡,不光是客人少了,连营业员都少了,本来三四個人的店,现在就一個人守着,人少了,去食堂吃饭的人就少,餐饮這块收入下降,也很正常。 日子還是能過,但就像申屠红燕說的那样,对未来的预期减少了,当人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时,他对当下当然就会不满,心会浮躁,张晨只是盼望,這狗日的一九九七,能他妈的快快過去。 但這日子還真是,快乐的日子你想留留不住,难熬的日子,你想躲也躲不了,只能一秒秒一分分一天天地過,不会更短,也不会更长,每一天哪怕就是苦熬,也得熬。 刘立杆给张晨打来电话,和他說,晚上一起吃饭,不许不来。 “干嘛,你和谭淑珍订婚,還這么郑重其事?”张晨问。 “屁,還是只闻到腥味,连爪子都沒碰到。”刘立杆說,“我前面碰到瞿天琳了,她說,大家好久沒一起吃饭了,晚上聚聚,我已经给魏文芳打過电话了。” “你不怕吃成忆苦饭?” “不怕不怕,苦中也要作乐。”刘立杆大笑。 晚餐還是在天香楼的那個大包厢,一顿饭,果然不出张晨所料,吃成了忆苦饭,每個人都大倒苦水,說日子怎么难過,魏文芳說,业务下降還不算,這价格也下来了,五毛一块的,客户都要计较。 “那当然了。”张晨說,“日子好過的时候,谁会在乎你的快件费,日子不好過了,五毛一块也是成本。” “我們也一样,现在国内机器也多了,价格也是打得一塌糊涂,還把老客户都打跑了。”瞿天琳笑着說。 “老客户都跑了,你還這么开心?”老谭奇怪了。 “开心的呀,老客户走了,還会有新客户,我现在在谈的客户,要是谈成了,我們就要把厂都搬過来杭城了。”瞿天琳說。 “什么客户這么牛逼?”刘立杆问。 “杭城卷烟厂。”瞿天琳說,“给他们印烟标。” 瞿天琳一說,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客户确实牛逼。 “你们看我們大家,日子都這么难過吧,這卷烟厂,今年的生意還特别好。”瞿天琳笑道。 “那当然。”汉高祖刘邦說,“抽闷烟的人多了,那抽闷烟,抽得多狠,呲一口,大半支沒有了,我感觉我的烟瘾都大了。” “对对,皇上這话說的沒错,皇上都這么烦恼,我們平头百姓,怎么会不抽闷烟,对了,天琳姐,你這個一定要想办法拿下,這可是一座金矿。”刘立杆說。 “对,天琳姐,有需要我們帮忙的嗎?”张晨问。 瞿天琳摆了摆手說,现在還不需要,有需要我会和你们說的呀。 相关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