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
工序麻烦到需要两天才能完成這一道佛跳墙。
把這些食材用煎炒烹炸煮等等做法先炮制出味道来,還需吊汤,吊汤就看厨师选用什么来吊汤,光是這些食材的炮制都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時間。
再然后,把這些炮制好的食材一层层的码在一只大酒坛子裡头,加上之前吊的高汤還有花雕酒,其实用绍兴酒最好,但是這裡也沒有绍兴酒,可以用花雕酒代替。酒坛口密封后,放在文火上煨两到個时辰,最后开封,把剩余的一些比较容易煨熟的食材再放入酒坛中密封起来,继续文火煨两個时辰。
就连煨汤的炭火也必须用上好的银霜炭,木炭洁白如霜沒有黑烟。
正宗佛跳墙的做法之间也有着一些细微差别,食材跟高汤之间稍微一些区别,還有煨汤的一些手法。
但基本都要煨上六到十個小时左右。
這些干的海鲜就算是饶州城都很少有卖的,還是许沁玉托鲁夫人跟之前帮着送火腿给京城的爹娘的周家商队,請他们帮忙顺便从南方带回来的,海鲜自然只有海边有。
這個时代新鲜海鲜就不要想了,沒有那個运输條件。
能够运往其他州城的都是已经泡发晒干或者熟制的海鲜,能够从南边运回這些干货,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鲁夫人還好奇问许沁玉是做什么吃食,许沁玉也沒瞒着,說是做佛跳墙,又把做法简单跟鲁夫人說了說。
鲁夫人一听這样一道菜就需要几十种食材,需要差不多两天两夜的功夫才能给做出来,都有点惊了,惊過后,忍不住问,“许小娘子這是打算给许记添上一道招牌菜嗎?”
许沁玉摇头笑道:“哪能呢,工序实在太繁琐,而且成本太高,价格会非常昂贵,做這個不划算,就是家裡過年弄来给家人尝尝看,以后要是能去饶州城开酒楼,或许会加上這样一道招牌,不過也得提前预定后才能做来吃。”
后世很多酒店的佛跳墙已经是半成品或者料理包,在她看来,那种半成品味道根本都不对,味道奇怪,都已经不是佛跳墙本身的味道。
真正的佛跳墙吃起来各种料和食材互相的渗透,但佛跳墙在煨的时候,因为绝对的密封,反而是沒有什么香味渗透出来的,等煨好后,开封的一瞬间,先是淡淡的酒香,随之而来就是各种食材相互之间的浓香,光是那個香味,都已经是浓郁到让人垂涎欲滴。
煨出来的海鲜吃起来虽然肥厚但一点也不腻,满口生香,其他肉类吃起来更是软烂不腐,又很软嫩,不仅有鲜有香,各种口感交织,却一点都不抢占其他食材的味道。
后世的佛跳墙许沁玉做過不少吃,都是食客想吃,提前跟她预定,需要提前半個月预定,她要准备食材,可见這道菜做起来有多难,前后所有食材的炮制都要处理好。
稍微有些食材沒处理好,就能影响最后的口感。
其实后世不仅是佛跳墙有料理包,還有不少菜都用的料理包半成品,甚至有些酒店裡都使用這些料理包,客人吃的时候加热。
但在许沁玉眼中,這已经不是做菜,是敷衍了事。
她的许记食府,是绝不允许那种料理包的出现,食材也都必须选用最新鲜的。
鲁夫人听得都馋的不成,但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過年时去许家来吃佛跳墙,只盼着许沁玉快些去饶州城开酒楼。
所以许沁玉回来后就开始忙着处理佛跳墙的這些食材。
忙碌了一整日,她才把這些食材都处理好,煎炒油炸烹烩焖等等,把食材都处理好,再一层层码到酒坛裡加适量的高汤和花雕酒。
同样的,這加汤和加酒也也都需要最适合的量,還要一次加够,又刚刚好,不然同样都会影响口感。
许沁玉对這些都是天生的天赋。
加好高汤跟花雕酒后,晚上入睡前放在银霜炭上,用最小的文火煨着。
等明儿起来开封再把剩余食材倒入煨两個时辰就能吃了。
煨到中午,刚好可以吃。
明年就是大年了。
许沁玉打算把年夜饭放在晌午那会儿吃,朝食就不吃,等晌午刚好吃年饭。
明天上午她還得准备其他菜肴。
不過有了這坛佛跳墙,在准备几道其他的家常菜就够了。
她处理佛跳墙這些食材,其他人一点忙都帮不上,只能做些别的活计,宅子的洒扫還有扫雪,裡裡外外换上新的被褥甚的。
前些日子就下了雪,不過雪下的不大,這两日已经停了。
连闻氏她们在宫裡生活了小半辈子,都不知道世上還有工序如此繁琐的菜,两天两夜才能煨出来,不仅是震惊,還好奇這汤到底是什么味道,恐怕真就是天上神仙吃的也不過如此了吧。
一家人都洗漱好,裴危玄帮着大酒坛子搬到炉火上,许沁玉看了看炭火的大小,同裴危玄道:“四哥,這样就成了,我們也回去歇息吧。”
忙碌了两天,许沁玉也有点累。
其实之前過年,家裡大大小小的活儿,甚至做饭都不用她,就是年夜饭那顿才是她准备的,其余时候都是休息。
今年也是這道佛跳墙太麻烦,她处理了两日食材。
“玉娘也早些歇息。”
裴危玄看了玉娘一眼,厨房的灯火映在她的脸颊上,灯火明明暗暗,她的笑脸却一直沒变過。
回屋去歇息。
许沁玉躺在柔软的床榻上,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现在家裡也不缺银钱,她房间的被褥都换成动物绒毛制成的,這样的木雕床加入柔软的褥子,睡起来是最舒服。
這是她在這個时空過的第個年,日子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她记得才来第一年,她跟裴家人穷得叮当响,买了桂花巷的院子身上都沒剩多少钱,都是靠着她去码头卖肉夹馍赚银钱,那时候的宁姐儿也還是公主脾性,什么活儿都不愿意做,整日怨天尤人。
现在宁姐儿也长大了,平日回来帮她干活,外头瞧见好物件,都会想到她,给她买回来。
就连她睡得這上好的褥子,也是宁姐儿用自己赚来的银钱,给她买的。
她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来到陌生的时空可以遇见裴家人。
其实在后世,她虽然是孤儿,但也有惦记的人,一些朋友,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几個小伙伴长大后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還有初中高中时期的老师,也都很照顾她,特别是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老太太特别好,很温柔慈祥,教育孩子们也从来不用打骂的手段,班上的孩子都喜歡她。
许沁玉毕业后也经常去探望老太太。
她离开這两年多,不知老太太過得如何,以往她每年都会带些自己做的吃的看老太太。
许沁玉又想到原身。
不知原身是不是跟她一样,去了她的身体裡,她是希望原身還活着的。
想着想着,许沁玉有些犯困,睡前又迷迷糊糊想到四哥,四哥今年都已经二十二,已经到了成亲生子的年龄。
大盛朝男子二十二成亲生子都已经有些晚了,早的一般都是十六七,迟点的也是十八,九,很少有二十来岁還未成亲的。
许沁玉迷迷糊糊想着,等年后她是不是应该给四哥還有闻氏提一下,两人写了和离书,总不能耽误了四哥。
她跟闻氏說自己二十岁前不打算成亲,但其实到二十五岁前,她都沒什么想法。
搁大盛朝,二十五的姑娘還不成亲,那得被人唾沫星子给淹死,但她可不在乎,這辈子沒有遇见自己喜歡的人,她可以一辈子不成亲。
二十岁在她心裡都還是個小姑娘,哪裡能够经受生育之苦。
想着想着,许沁玉睡下。
………………
次日一早,许沁玉起来,厨房炉子上的佛跳墙刚好煨了個时辰,她過去把酒坛揭开。
密封的坛子一打开,香气扑鼻,酒香混合着食材那种浓郁的香气,瞬间就把人腹中的馋虫勾动起来。
许沁玉本来還不饿,闻见這鲜味都忍不住吞了下口水,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
跟她差不多同時間起来的裴危玄也进来厨房,闻见這股香味也忍不住动了下喉结。他平日不怎么重口腹之欲的人都有些馋,可想而知玉娘做的這道佛跳墙味道有多勾人。
他有些理解這道菜为何叫佛跳墙了。
许沁玉把食材倒入酒坛裡,又快速把坛子口密封起来,那香味也被封在裡头。
但仅仅是一瞬间的香味已经溢了出去。
而差不多這时候,周围的邻居们都已经起来,准备忙大年這天的事儿,也都闻见這股子浓郁的香味。
“什么香味?好香啊?”
“真的好香,隔壁不是住的许记的东家嗎?是不是隔壁许记的厨娘做朝食?”
“应该是,但這做的什么朝食,香味实在太勾人,从来沒闻见過這种香味。”
“咦,香味好像又淡了去,奇怪了。”
沒多久,闻氏跟宁姐儿也起床开始帮忙。
裴危玄忙着写对联和福字,贴对联。
宁姐儿跟闻氏在厨房给许沁玉帮忙。
除了佛跳墙,许沁玉還打算做几道家常菜。
火腿炒冬笋片,清蒸桂花鱼,小煎鸭,粉蒸排骨,另外還有道甜汤,一道八宝饭,两道小炒菜,炒菜是酸辣土豆丝,清炒藕片,還有道炸地瓜丸子。
這土豆和地瓜,是四哥年前带回来的,除了土豆地瓜,四哥還带回来一些干辣椒,不是茱萸,就是辣椒。
這些都是四哥去年跟着商队出海带回来的农作物,已经种了一茬出来,土豆和地瓜可以放,所以吃起来也都是新鲜的,但是辣椒秋季熟了后就要采摘下来晒成干辣椒,所以四哥带回来的就只有干辣椒。
這种辣椒是那种细长條,辣味在中度左右。
许沁玉也不知道這种辣椒具体是什么品种。
毕竟辣椒在后世,都不知道有多少品种出来了。
四哥带回来的土豆地瓜和辣椒并不多,就只有一顿的量,因为从海上带回来的种也不多,现在也就是刚开始种植,第一波种出来,明年的产量又会有所增加,通常等到第年才有足够的量大面积种植,所以四哥带回来的就不多,個土豆,個地瓜,一把辣椒而已。
這些甚至還是偷偷摸摸的给家裡人尝尝味道罢了,也不能让其他人晓得。
更加不可能添加在食肆的菜谱上,除非等到大面积种植后,家家户户都吃上這些。
土豆自然是做成酸辣土豆丝,地瓜加了糯米面炸成香甜糯软的地瓜丸子。
酸辣土豆丝裡头的辣就是加的干辣椒丝。
還有道小煎鸭,裡面也加了辣椒。
小煎鸭也是道比较家常的菜,选用嫩些的鸭子,宰杀后切成丁,再用花雕酒和温热的盐水浸泡去腥味,等浸泡半刻钟后捞出挤干水分,加盐巴和花椒粉腌制下就能下锅炒。
铁锅中下油,油热后加入腌好的鸭肉炒到鸭肉焦香。
鸭肉炒到焦香加入豆瓣酱,切成丁的大蒜生姜粒和花椒干辣椒继续翻炒,最后加入酱油,一些增鲜的调料粉继续翻炒,這道小煎鸭全程不能加水,都是炒熟的,鲜香麻辣,很是下饭。
其实最后還应该加一些新鲜的青红辣椒提下味,但是沒有,只能作罢。
许沁玉忙碌一上午,等這些菜肴做好,炉子上的佛跳墙也已经煨好。
這会儿刚好巳时中,早上十点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朝食的时候。
做好菜,祝太守他们也赶着马车過来。
今年祝太守跟朱氏依旧沒带家裡头的儿子儿媳孙儿孙女们過来吃年饭,虽然家裡的儿子孙儿们觉得奇怪,为何连续两年都在源宝镇吃年饭,但也知祖母身体不好,也是因为待在源宝镇吃的舒服身体才又好了些,但也不会多问什么。
祝太守先過去桂花巷接妹妹和老娘。
老娘這会儿已经醒了,精神头還算不错,就是沒什么力气。
祝太守抱着老娘下马车,进了裴家宅子。
堂屋裡的饭桌上已经摆满吃食,那一酒坛的佛跳墙摆在圆桌的正中央,罐子下面垫着厚实的竹子片,不会烫坏桌面。
见到祝太守抱着祝老太夫人进屋,裴危玄从他手中抱過曾外祖母,安置在旁边铺着褥子的藤椅上。
许沁玉笑道:“外曾祖母,快来尝尝我做得這道佛跳墙,特意给您老人家做的,又叫福寿全。”她又简单說了說做這道佛跳墙大概需要多少道食材,听得祝太守和朱氏都瞪大了眼睛。
许沁玉說着,揭开密封的酒坛,裡头的酒香瞬混着食材的香味,瞬间就出来了,满屋子都是浓郁荤香。
“好香啊。”朱氏喃喃道。
她這辈子都沒闻见過這种浓郁荤香,具体是什么荤香也分辨不出,只知道自己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连祝老太夫人闻见這香味都精神了些。
许沁玉开始给大家盛汤,她盛汤每人碗中食材都能盛到。
她這一坛子的量可不少,每人能分個两碗。
最先递给的自然是祝老太夫人。
祝氏在旁边照顾着老太夫人,帮着把汤吹了吹,喂给老太夫人。
祝氏吹汤时候,口水分泌的都快有点不好意思了。
最先给祝老太夫人尝了口汤,祝老太夫人尝了口就呆住了,本以为最开始吃到玉娘给她准备的,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的菜肴已经是难得,现在才知什么是真正的值得。
其实祝老太夫人也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她已经很是满足,多活這一年多的日子,陪伴了女儿,還吃了一年多玉娘做的吃食,哪有什么不满足的,然而沒想到,到了寿终正寝时,玉娘竟又为她准备了一道這样的福寿全的吃食。
她笑道:“玉娘的手艺果然了得,老婆子我這辈子都值了。”她是真的觉得值了呀,真正一点遗憾都沒有留下。
众人眼中也都有泪光闪過。
等到众人都品尝到這道佛跳墙,终于理解其菜名的意思。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而周围邻居们也的确闻见這浓郁荤香,有多馋不必說,连自家朝食都吃得沒滋沒味起来。
“哎,這香味肯定是许记的东家做的,一大早的,许东家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实在香的我快受不住了。”
“我也是,到底什么吃食哦,以前在许记也吃過朝食暮食,都沒闻见過這样的香味来。”
“這還是吃朝食,我感觉這個味道我能记到晚上吃年饭,恐怕会连年饭都吃的食不下咽,你们說說,许记东家怎得不過年时也开着食肆,咱们就能去许记定年夜饭来吃。”
“你這不是想累死人家许东家,大過年的,肯定都要好好歇息上几日。”
“也是。”
而這個邻居也是一语成谶,到了晚上吃年饭时,他们都沒法忘记晌午的浓郁荤香。年饭吃起来都是沒滋沒味的。
许沁玉一家子還在吃团年饭。
除了這道佛跳墙,其他菜也是各有各的滋味。
吃到酸辣土豆丝,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道小炒菜,也是酸辣开胃,還有那道小煎鸭,众人才知何为真正的鲜香麻辣,同茱萸做出来的辣味完全不同。
炸的地瓜丸子也软糯香甜,凤哥儿和芫姐儿很喜歡。
宁姐儿也特别喜歡,连着吃了好几個。
還问许沁玉,“四嫂,這是什么吃食?”
许沁玉笑道:“地瓜,不過可不能說出去,這东西亩产量能有几千斤,就是你四哥跟着之前的商队出海弄回来的农作物,现在应该還是刚种第一茬,想要大量种植還需要两年,等個四年,基本上人人都能吃到地瓜,而且這东西存储起来方便,放上個大半年都是問題,磨成地瓜面或者做成粉條還能存放的更久。”
宁姐儿有些震惊,竟真的有亩产量几千斤的粮食吧?那岂不是就算是灾年,也不会有灾民饿肚子了?都能活下来?
以后的百姓也能吃到這软绵绵甜糯糯甜丝丝的东西,真好。
祝太守也不惊讶,看样子应该是裴危玄早跟他說過這些。
自然,裴危玄隐瞒了這些农作物是他带人寻回来的,跟說给家裡人的說法一样。
现在還不到时机,他不能把所有的都說给祝太守听。
需要一個契合的时机。
今年的年饭吃得早,吃過年饭后,朱氏跟闻氏去厨房洗碗刷碟,许沁玉在堂屋陪着祝老太夫人。
沒一会儿,祝老太夫人有些犯困,過去客房歇息,祝氏過去陪着老太夫人。
祝太守跟裴危玄過去书房谈事情,许沁玉也回屋歇息了会儿。
晚上时候,许沁玉就做了一桌简单的家常菜,一家人吃過,也沒出去逛夜市,待在堂屋裡,围着炭盆前說說笑笑,满屋欢笑声。
…………
裴家的年夜饭吃的一家人温温馨馨。
冬家這個年過的却是冷冷清清。
冬骞已经知道父亲在外养外室還生了孩子,這两日面上都沒什么笑意。
到了吃年饭的晚上,冬氏,长子次子還有幺女,加上长媳和孙女就几個人,冷清清的。
吃的年饭也是长子和次子掌勺做的。
看着家人都到齐了,冬氏才道:“吃饭吧。”
岳席忍不住叨叨起来,“爹怎么回事,每年都要去祭拜祖父祖母,年回去祭拜一次不就好了,也该陪着我們過過年。”对于父亲每年過年时都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他還是有点怨言的。
冬氏听闻此话,拿筷子的手颤了下。
想到丈夫此刻陪伴在另外個女子身边吃着年饭,一家口亲密无间,她的心仿佛在滴血,在一起二十多年,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冬骞皱眉道:“席哥儿吃饭了。”
岳席這才沒有說什么,就是忍不住看了门外一眼,他就记得幼年时,父亲每年還会陪伴一家人吃年饭,大概他七八岁时,父亲每年都要回老家祭拜祖父祖母。
等到了正月初四,许记开门营业。
东来居通常要到正月初八开始营业,但每年东来居正月初八开业时,也是其他两個大厨和帮厨忙着,岳为民通常都要等到正月十五后才回。
到了初八,冬氏也沉得住性子,东来居照常开业。
冬骞前几日已经回许记继续做帮厨,他私底下還跟许沁玉道了谢,但還沒說家裡头具体情况,只說他爹還未回来。
這天晚上,差不多暮食快结束时。
裴危玄匆匆来到许记,告诉许沁玉,“玉娘,曾外祖母過世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