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爆 震撼的電視機技能
電視劇出來很多部,電影只有一部。
前者的劇情裏,興哀帝大多數只是個配角,主要講述的都是齊太.祖的故事,或者是齊太.祖時期的開國重臣或將領的故事。
後者劇情裏,興哀帝倒算得上半個主角了,主要講得是大興朝亡國的故事,把那時候的奸臣當道,皇帝無能,民不聊生的悲哀拍得極好。這部影片當時還獲獎了,圈內外一致的評價是,“影片拍得很好,就是興哀帝差了些感覺。”
而這已經是所有飾演興哀帝的演員裏,獲得過的最高評價了,由此可見,這位亡國之君,到底是有多難演。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興哀帝的顏值是真的高,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男生女相。
根據記載翻譯,他是真正的曠世絕色,風流昳麗,霞姿月韻,燦若驕陽,顧盼生輝,又眉目爾雅。
但他可不娘氣,相反,興哀帝玉樹瓊枝,氣質高華,龍章鳳姿,極有帝王威儀。
這麼一串詞下來,足見他的顏值高到什麼程度。從古至今,各朝各代的美男子數不勝數,興哀帝卻能一直力壓羣美,傲立第一!
畢竟是驚豔了兩個朝代,讓一位開國皇帝至死難忘的人物,他這戰績是真的沒誰了。
只是這顏值,娛樂圈裏別說男演員了,就是女演員都沒幾個能符合標準的。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再從那幾個勉強符合標準的演員裏面,挑選出符合興哀帝的高華氣質、帝王氣勢,還得演技實力足夠,能演出興哀帝悲哀一生的演員,這上哪挑去?這不是爲難人家導演嗎?
也就難怪興哀帝這個角色,一直是影視劇裏的最難演的幾個角色之一了。由此可見,電影裏扮演興哀帝的老演員,能被稱一聲“差了些感覺”,而不是被羣嘲,已經足以證明他的演技之絕了。
雲扶搖牌電視機想了想,果斷選擇了播放電影。
她把音量改成靜音,屏幕亮度調低,以防干擾到雍君行的睡眠,開始“看”電影。
雲扶搖牌電視機本以爲,她會體驗到電影在自己體內播放是什麼感覺,卻沒想到,片頭剛結束,電視機內部就如同誕生了一個巨大的旋渦,強烈的吸力直接把她的意識捲了進去,瞬間陷入昏睡。
雲扶搖再睜開眼時,發現自己變成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被人舉過頭頂,激動地道:“恭喜陛下,皇后誕下皇子!”
“哈哈哈!好好好!朕終於有太子了!”身穿龍袍的皇帝大笑着接過嬰兒,眼眶泛紅。
雲扶搖整個人都傻了,她差點以爲自己又穿越了!還穿成了一個男嬰!
冷靜下來後,雲扶搖才發現,她不是穿越了,更像是附身在了一個男嬰身上。因爲她的視角不僅來自男嬰的眼睛,還有一種神奇的上帝視角,如同人在空中由上往下下俯視,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知道很多很多的事。
於是,雲扶搖知道了這是哪——大興朝。
她來到了亡國之君興哀帝,剛剛出生的時候!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雲扶搖又震撼又興奮,親身體驗歷史,這是什麼樣的超凡偉力才能做到的事?
同時,雲扶搖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能成功出演興哀帝的機會。
想演出一個真實的興哀帝,沒有什麼比觀察興哀帝本人更好的辦法了,她必須得好好珍惜。
雲扶搖逐漸沉浸在觀察和記錄中,宛若沉入一場大夢,不知歲月流逝,忘記外面的世界。
大興朝的時間過得非常快,皇帝今天說要立太子,明天男嬰就成了太子,後天男嬰就成長到開始讀書習字了。
偏偏這樣快的時間流速裏,雲扶搖又能清晰地感知到發生了什麼,彷彿這座宮廷裏的一切,這個天下的一切,都逃不過她的感知。
皇帝登基十多年,後宮賓妃無數,卻只誕生了男嬰這一個孩子。不是其他孩子都被害死了,而是皇帝的身體有問題,任憑他怎麼努力,都生不出孩子。
因此,男嬰也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太子。
小太子從小就備受寵愛,哪怕賓妃們宮鬥,都不敢涉及到他。一旦小太子死了,皇帝就得從宗室中過繼兒子,那她們這些妃子的下場,恐怕也不會好過。
皇帝對小太子更是疼愛有加,他剛出生,就開始爲他選拔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等教導、輔佐之臣。並親自下旨,允許太子一切待遇與他等同。
小太子從小就生活在千嬌萬寵之中,所有人都敬着他、供着他,他活得無憂無慮,每天最大的苦惱,就是今日太傅佈置的背書和練字,除此之外,他應有盡有。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在朝堂上,在這座宮廷內外,皇帝早已變成了只知道享樂,忠奸不分,不顧百姓死活的昏君。可在小太子的心裏,他卻是一位真正的慈父,哪怕小太子說要天上的月亮,皇帝都要下令讓人給他摘來。
幸運的是,皇帝至少還有自知之明,他自知自己不是明君,寵信的也是奸佞之臣,所以他爲小太子選擇的太傅等教導、輔佐之臣,都是真正的忠君愛國之人,是朝堂裏被排擠得幾乎無處立足的忠臣、清官。
所以小太子被教導得很好,他小小年紀就知道體恤、關懷他人,有着一顆憐憫柔軟的心。
爲了讓身邊伺候的小太監們晚上不用辛苦起夜,小太子每晚都會讓人留下一壺冷茶和一盤糕點。夜裏他餓醒了,就自己悄悄地起來喫上兩口,再回去繼續睡。
可他沒料到自己金貴的身體受不了這種折騰,沒幾天就病了。
小太子知道自己說出實情,小太監們會被罰,就硬撐着說是自己的錯,其他人都不知情,還哀求太醫不要告訴父皇,他不想看到從小陪伴自己長大的小太監們,被下令活活打死。
小太子十歲時,照顧他的大太監老了,要出宮回鄉了。
小太子不捨,拉着大太監的手對他絮叨,翻譯過來就是說:“我記得你家中已經沒有親人了,不如我賞賜金銀,你就住在京中,我也好關照你。”
大太監感動不已,但依然堅持回鄉,想落葉歸根。
小太子沒辦法,只好仔細詢問大太監的家鄉情況,然後認認真真地和大太監商議着賞賜,給他準備一切用得上的東西,想讓他榮歸故里,老有所依。
這一切都被大太監的乾兒子,一個接替大太監職責的小太監看在眼裏,從此對小太子誓死效忠,肝腦塗地。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在天災人禍不斷,皇帝昏庸,奸臣當道,人人都掙扎求生的大興朝末期,小太子就如同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這座黑暗的宮廷,血腥的朝堂,餓殍遍野的天下。
不管是宮中的太監侍女,還是接觸過小太子的文臣武將,都堅信着,只要太子登基,大興朝必將迎來轉機,恢復盛世。
因爲他是那麼仁慈的儲君。
可惜的是,教導太子的太傅、少傅等人,到底是被皇帝的昏庸狠心嚇怕了,只記得教太子仁君之道,愛民如子,卻忘了教他心狠手辣。
太子十六歲那年,容貌之盛,已經綻放光華。那年,他代替皇帝祭天,浩大的祭祀中,盛裝出行的太子宛如身披彩霞的天神下凡,驚豔朝野,引得無數人激動跪拜。
這也是雲扶搖第一次體會到齊太.祖當年的心情,念念不忘大半生,至死都要把興哀帝的畫像帶進棺材,原來真的不誇張。
雲扶搖自從獲得檯燈技能後,她的笑容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再美的美人,不管男女,在她的笑容面前都黯然失色。
可興哀帝,十六歲的太子容顏、氣質之盛,比笑起來如同光耀天下的雲扶搖,居然還勝一籌!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曠世絕色,驚爲天人,舉世無雙,這本就不該是凡塵俗世能擁有的人。
難怪齊太.祖遺憾半生,說“滿朝文武百官,後宮三千佳麗,不及興哀帝七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這樣的美人,還是堂堂太子,一國之君,容貌、氣質、氣勢、權勢賦予他的一切,都變成了他的魅力,無人能敵。
古往今來,第一美男子,名副其實。
可再想到,這樣的興哀帝最後自焚而死,命運悲哀,別說是齊太.祖了,雲扶搖都覺得自己要遺憾半生了。
太子長大了,皇帝也老了,他對朝堂的掌控力開始下降,終於迎來了自己寵信奸佞的惡果,一步步失去了對朝堂的掌控權。
皇帝不得不召回了坐鎮邊疆的忠誠老臣,封爲宰相,幫助自己鎮壓朝堂。
宰相確實非同一般,他本人文武雙全,才華橫溢,加之以文臣身份督軍多年,見慣了戰場拼殺,一掌權就以雷霆手段,給了奸佞們沉重一擊,讓原本抱團的奸臣黨派四分五裂,隨即他逐一擊破,徹底把奸佞們趕出了朝堂!
自此,朝堂清明,百官歡慶,迎來了短暫的欣欣向榮。
而對於後來的興哀帝,現在的太子來說,這位宰相,同樣是改變他一生的人物。
宰相肅清朝野後,吸取皇帝的教訓,當仁不讓給太子當了太傅,嘔心瀝血地教導太子,生怕他以後登基了又是一個昏君。
從此,太子知道了邊疆戰場,知道了百姓之苦,知道了大興朝已經是大廈將傾,知道了奸臣當道的惡果……
知道了,他心中的慈父,原來是個昏君。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宰相教了他太多太多,也是在這個時期,太子立下了雄心壯志。
他說:“既然父皇讓天下百姓不得安寧,那孤便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宰相聽得老淚縱橫,跪地叩首。
那一天,宰相給太子留下了一首聞名後世的《勸君詩》,被太子掛在了自己的寢宮。
從此,太子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默默誦讀這首詩,不讓自己迷失在皇權富貴之中。
就這樣,少年太子和老年宰相互相扶持,一路走過皇帝病重、駕崩,然後太子登基,拉開了大興朝末期的嶄新篇章。
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大興朝不至於亡國,興哀帝的仁慈和宰相的足智多謀,足以扭轉這個即將衰敗的朝代。
可不幸的是,興哀帝剛剛登基三年,宰相便因年老病重,病逝了。
他這一走,簡直是斷了興哀帝的臂膀,興哀帝爲了穩住朝堂,不讓動盪的羣臣再次出現激烈的黨政,只好重用宰相的學生,提拔爲了新的宰相。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宰相在世時,那學生的一派忠君愛國模樣,居然是裝的!
哪怕是精明謹慎的宰相,都看走了眼!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學生成爲宰相後,一開始還沒露出真面目,只是用計策慢慢地蠶食着興哀帝手中的權利,並利用各種藉口打壓其他黨派朝臣,試圖學習先帝時期的奸臣,一人掌控朝堂,徹底架空皇帝。
但興哀帝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就發現了端倪,悔不當初,開始和學生爭權。
皇帝和宰相爭權,這帶來的影響就太大了,肅清沒多少年的朝堂,很快就再次被拖入了泥濘之中。
學生也因爲手掌大權,迅速拉起了自己的黨派,無數曾見證過先帝時期奸臣威風的官員們,蜂擁而來,納頭便拜。
興哀帝本就是被當做仁君教育長大的,根本不擅長政治鬥爭。老宰相回來後,雖給他補過課,但時間太短,加上老宰相當時在朝堂說一不二,興哀帝沒能實踐過,這就成了要命的缺點。
興哀帝鬥不過新的宰相,手中權力被一點點剝奪,日漸被動,處境艱難。
幸好的是,他還有一批對他忠心耿耿的忠臣良將。這些忠臣爲了幫助興哀帝奪權,甘願犧牲前途與性命,以己身去拼掉新宰相黨派的重臣。
可奸佞之臣遍地都是,忠臣良將太過難尋。拼到最後,興哀帝身邊能用的臣子越來越少,最終他棋差一招,被新宰相架空了。
而此時的興哀帝,也已經不願意拼了。
他是個真正的仁君,哪怕臣子們甘願爲他犧牲,可他不願意。每一個臣子或被誣陷入獄,或被冤屈害死,或揹負污名被罷官趕出京城……興哀帝都淚落如雨。
他知道自己鬥不過新宰相了,根本沒法幫忠臣們翻案,只能親筆寫了一本《忠臣錄》,一筆一筆,把信重的臣子們的冤屈,全部記錄下,留給後來人。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在此之外,興哀帝還寫了一本《奸臣集》,記錄了當朝奸臣們的所作所爲,以作爲後來翻案的證據。
興哀帝開始隱忍,暗中積蓄力量,想要避開新宰相的鋒芒,然後等到力量足夠時,再一舉翻盤。
支撐他還能這麼做的,是老宰相當初特意爲他提拔上來的一位年輕將軍,那個將軍手裏,有兵權!
這是興哀帝最後翻盤的力量。
可惜的是,新宰相畢竟是老宰相教出來的學生,老師的一切佈置,他了如指掌。
爲了斬斷興哀帝對軍隊的掌控力度,新宰相暗中與外族合作,開啓了邊疆大戰。
大興朝輸多贏少,最後連城池都丟了,有能力的將領也快死光了,興哀帝沒有辦法,在羣臣逼迫下,只能派出那位年輕的將軍。
在年輕將軍領兵出戰前一夜,興哀帝留宿他,與他徹夜長談,推心置腹。
最後興哀帝含淚道:“朕只剩下將軍可以依靠,便是爲了朕,將軍也要保重自己,平安歸來!”
“待你凱旋,朕必去城門外接你,你我君臣攜手,肅清朝堂,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年輕的將軍同樣眼中含淚,他明白自己效忠敬重的君王,處境是多麼艱難,他不想離開京城,他怕自己走了,君王會遭遇不測。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年輕的將軍含淚叩首道:“陛下保重,臣一定平安歸來!”
那一天,興哀帝親自把大軍送出京城,在年輕將軍即將上馬時,他突然拉住將軍的手,哽咽反悔了。
興哀帝泣道:“戰事敗了就敗了,朕只要你安全回來!”
興哀帝怕了,身邊臣子們一個個離去,讓他痛苦萬分,他覺得都是他的錯,若不是他無能,那些人又怎麼會遭受那些壓迫。
年輕將軍淚流滿面,什麼都沒說。
興哀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興哀帝擦乾了淚水,最終堅毅地道:“好,你去吧,去把勝利帶給朕!只要朕還活着,就一定保住大軍的糧草!”
將軍哽咽難言,最後三叩首,上馬率軍出發。
從那一天起,已經藏起光芒的興哀帝,開始再次在朝堂上和新宰相鬥智鬥勇。
此時的興哀帝,已經是孤軍奮戰,他身邊甚至連能用的臣子,都沒有幾個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可他得保住大軍的糧草,不讓他的將軍和兵士們,因爲沒有糧草而死在戰場上。
興哀帝知道,新宰相做得出這種事。
新宰相確實做了。
在大軍征戰一年後,新宰相斷了大軍的糧草。
興哀帝得知後,差點暈在御書房裏。
他孤坐一夜,第二天讓大太監捧着他的寶劍,上了朝堂。
新宰相以各種藉口,拖延、拒絕安排糧草,到最後甚至隨口胡扯,說年輕將軍搞不好已經投敵,糧草送去也是資敵,不如不送。
新宰相對興哀帝的輕蔑和不屑,是刻在骨子裏的。他看不起興哀帝,覺得他不配爲帝,找藉口時連敷衍都懶得敷衍。
如果不是殺了興哀帝引來的反抗太激烈,新宰相都不會讓興哀帝繼續活着。
興哀帝第一次在早朝上怒吼咆哮,他拔出了自己的寶劍,衝下皇位,一劍刺向了新宰相!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