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妥当 作者:章鱼凤梨 ›››› 小說: 可贞這心裡真是既欣慰又心疼的。/ww.wx.CC 全文字// 欣慰的是,這近一年来,他们做的這一切已经初见成效了。 只是一想到那些孩子们的懂事和善良,可贞不由得就又心疼上了。 虽說這半年来,薛氏等人从来不曾提過等到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后也可以申請廉租房搬出去的话儿。 可是好些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强個性又比较好强的孩子们,来来回回的数着钱匣裡的工钱,已经自己打起了這個主意来了。 即便這时候,他们還根本就不知道廉租房是什么。即便這时候,已经入冬了。 可以說,在苏慎关注重视育婴堂之前,堂裡的這些孩子们,不管是健康的還是残疾的孩子,生活基本上都是与世隔绝的。 他们生活的空间,只有這么一方小小窄窄的育婴堂。接触的人,也就只有育婴堂裡的這些伙伴和司事大使。 日复一日的如出一辙的生活,麻木而无力。 他们对于生活甚至生存的要求非常低,也不用吃饱穿暖,只要有口饭吃有身衣穿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若是冬天的时候屋子裡能设個火盆,生病的时候能够喝上一碗热水,就更是感激不尽了。 所以虽然只是一墙之隔,可是這些孩子们即便心裡再想,也不過就是在心裡想想罢了,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表现的。 而這其实還算好的,毕竟還敢想想的。可還有好些残疾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所以只愿意缩在這方能让自己感到安心的小天地裡。根本不敢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哪怕一点点的奢望。 可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极品特种兵。大冬天裡,能吃的饱,不仅有热腾腾的面饼子和不会咸的根本咽不下的腌咸菜,其他书友正在看:。而且還能吃上以往過年时都吃不上的大块的肉。 能穿的暖,還不是以往打着补丁浆洗的发硬的破衣裳,而都是絮着白生生的厚棉花的新棉袄。大家伙穿着這样的新衣裳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蹭脏了,更别說像以往似的逮哪儿坐哪儿了。 炕上的那些已是有些发霉了的麦秸也都收拾赶紧了,又换上了干净的麦秸,還都铺上了崭新的席子。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的被揪的已经不剩什么了的棉胎也都沒了。而是换成了厚厚暖暖的棉花被,還缝着花花绿绿的花布被面和软软的棉布被裡。几個年纪小些的长這么大都沒见過被面和被裡,看着稀罕的不行。刚盖上新被子的那几天,谁都舍不得把被褥展开来盖,都抱在了怀裡,生怕弄坏了。 好在,今年冬天,一溜的火炕不再是摆设了,日日夜夜都有柴火烧的热热的,连炕尾都是暖暖的。而且。当地還有火盆子,烧的哔啵作响,就好像過年一样。 大家伙再也不用害怕生病了,今年也不会再像往年一样,每到冬天都会有一两個伙伴撑不下去就再也见不到了。 不過,其实就算生了病也不怕的。因为堂裡的司事们会請大夫来给他们把脉瞧病,還能吃上苦苦的药。药虽然是苦的,可在他们而言,却是难言的甜。 原本大家伙都以为這肯定就是天堂了,能吃饱穿暖,冷了有火炕有火盆,病了能瞧病能吃药,這不是天堂,哪是天堂?! 却沒想到,他们竟還有能读书识字。做学徒学手艺自食其力的一天。 而到了這一天,因为不间断的学习,也在不间断的开阔着孩子们的眼界。大家伙已经不再拘泥于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了,都渴望去触碰外面的世界。 闲下来的时候,就愿意听薛氏。或是在外做学徒在络子铺裡做伙计的那些伙伴们說說外面的世界。薛氏知道他们心裡向往,有时候出去的时候也会带上一两個,让他们去看去交流。 但凡尝到過自由的味道,就沒有不心生向往的。 何况,這些孩子们中有好几個已经快到年纪了,数数钱匣裡也已是存了一笔钱了。虽然数目并不大,可在他们而言,已是這辈子见過的最多的一笔钱了。 再加上,他们在育婴堂裡住了這么多年,自然知道每年冬天,都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家裡头日子過不下去被遗弃,可是育婴堂裡也就這么几個名额,根本就救不了這么多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基本上已是可以自食其力了。虽說现如今育婴堂裡都是超额的,可是他们既然有這個能力,自然就应该腾出名额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救助的。 感受着孩子如如此晶莹剔透的善良,可贞怎么能不为之感动为之心疼的。 不仅可贞,就是薛氏這個大风大浪都经過的人亦是感动不已的。 而对于孩子们有這样的想法,薛氏其实還是赞同的。 毕竟,薛氏很清楚,会遗弃孩子的,除了重男轻女的,很多都是万不得已实在沒有法子的。原先都知道育婴堂不過就是個遮风避雨的地方罢了,就是送给人当童养媳当徒工也好過送进育婴堂的。 可是现如今,大家伙儿都知道育婴堂條件改善了很多。就是有些寒门小户的孩子们,都不一定能像育婴堂裡的孩子一般吃饱穿暖,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顿大肉的。再加上,這些孩子们等到了年纪還能去外头商行作坊裡做学徒,或是在育婴堂裡学手艺,都是能自力更生的,可以說很多人家都是沒有這個门路的。于是乎,实在山穷水尽沒有法子了,育婴堂就成了一众父母的首选了。所以今年冬天,被遗弃在育婴堂附近的孩子尤其多。 虽然司事们协同衙门裡的兵壮们都会去排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为人父母的在入冬时节把孩子们遗弃在街头篡朝,。因为這般排查,虽然也有几家完全有能力抚养孩子,可是因为或是重男轻女或是嫌弃孩子身有残疾的父母被找了出来。可到底大多数的孩子,是再也找不到父母的。 虽然這会子育婴堂真是来者不拒的,可到底若能空出名额来,自然是好的。而且,他们所做的這一切,不就是为了孩子们都能自食其力么! 因此上,和育婴堂大使商量了后,今儿一大早就過来找了苏慎。商议好后,又過来告诉了可贞。 送走了薛氏,可贞让柳月取了两千两银票出来,打算和苏慎商议過就交给账房关师爷。 和苏慎商量,专款专用,這笔银子除了购买安置孩子们的廉租房外,就是专门用来发给孩子们安家费和生活费的。 這些孩子们,除了自己的衣裳铺盖饭碗筷子和一個钱箱外,可以說是身无长物的。這会子搬出来住,即便只是一個人,可也是家了。一個家中,该有的家什日用自然都要齐全的。 对于這点,苏慎自然是赞同的。 叫了育婴堂大使和主管账目的司事過来,耳提面命了一番,随后便让他们去关师爷那领银票去了。 而育婴堂大使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带有水井的宅子。 又按着苏慎的意思给孩子们采办家什日用,一众东家掌柜的们知道是育婴堂在采买物什后,還都给打了個折扣。 宅子修缮布置的差不多了,薛氏那也把想要租住廉租房的孩子们列出来了。 苏慎一众人列下的规章是,只要是从育婴堂养济院出来的,都可以申請廉租房。 廉租房沒有时限规定,想租多久就可以租多久。但是每個人可以租住的间数是有规定的,一人只能租住一间,如果成了家了,那再酌情安排。租金的话,其实也是象征意义的,一月只要一钱银子,只为满足宅子的日常修缮工作。 這样听下来后,好些原本并不觉着自己有能力自力更生的孩子也有了搬出去的想法了。 毕竟這些日子以来,這些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几個比较自立的孩子,早已是决定要搬出去的,所以是沒少打听物价的。 细细算了一遍又一遍后,房租只要一钱银子一個月,然后吃穿嚼用,就算隔三差五的吃顿肉,五钱银子一個月也就顶了头了。這样算下来,每個月竟還能攒下五六钱银子来的。 再想想,都是住在一個宅子裡,其实和住在育婴堂也沒有什么区别的。那些個原本舍不得育婴堂生活的孩子们,也都动心了,纷纷找到了薛氏。 不過,即便好些鼓足勇气找到了薛氏這,也被薛氏否决了。 有的是因为年纪還太小,還有的是因为身体虽然勉强允许,可是薛氏還并不能够放心,還想要多多的教授他们一些生活的技能。 虽然被薛氏否决了,可孩子们都知道薛氏是为了他们好,所以虽然遗憾,可到底知道自己也是会有搬出去的一日的,所以并不沮丧。 而且更多的,那是干劲十足的。 尤其是几個年纪略大些的女孩子,生怕哥哥姐姐们搬出去后要置办的东西多,银钱上不宽裕,所以都卖力攒起了银子来,到时候好帮上一帮。 而当听說搬出去的每人除了一整套的家什日用外,還各发了二十两银子后,個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为哥哥姐姐们高兴了起来。